从“碧水蓝天”行动看油企如何主动应对环保大考

杨春雁 摄

  嘉宾介绍:

  刘春平,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84年进入天津大学土木系环境工程专业学习,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取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1991年3月进入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工作,1998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2000年3月,调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环保处工作,2004年任环保处处长,2008年任安全环保局副局长,2013年任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副主任。

  1984年开始学习、研究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从事水资源化研究,主要课题是海水资源化处理项目。在天津工作阶段,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循环水、化学水、新鲜水、三废处理和石油化工消防工程设计,熟悉相关工程设计标准规范;在北京工作阶段,主要从事石油石化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于石油化工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及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等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于中国石化环保体系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杨春雁 摄

 

  以下为嘉宾演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共同交流与探讨石油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就“油企如何主动应对环保大考”这一命题跟大家交流,希望在这里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共同为石油石化企业的清洁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帮助我们顺利通过环保大考。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一是简要分析一下环保大考主要考我们什么;二是向大家介绍中国石化主动应对环保大考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大考来袭,当前油企面临的环保形势和任务

  近年来,雾霾天气范围不断扩大,环保逐步引起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诉求也日益迫切,全民环保意识有了大幅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谈环保、关注环保的时代。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首次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任的表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连续发布一系列环保新规和标准;在监管和执法力度上也不断加强,从去年“两高”司法解释的出台,到今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修订,表明国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认识上更加清醒,态度上更加坚定,内容上更加丰富,要求上也更加明确。对于石油石化企业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考验:

  (一)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重点控制区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对新建燃煤锅炉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要求,并将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前置条件,新建项目要试行2倍或1.5倍减量替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治理,是国务院确定的本届政府环境保护三项重点工作。要求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打好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今年下半年,国家还将陆续出台《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和《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相关环保要求将更加严格,逐步形成高标准、全方位、立体化环境治理大格局。

  对于石化企业来讲,三废治理要求更高,企业投入和生产成本增加,污染物减排和环评的压力更大。

  (二)达标排放难度更大

  已经出台的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新的排放限值要求。此外,《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也都进入送审或征求意见阶段,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都有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年3月22日,环保部传达中央要求,京津冀2014年7月1日就执行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周边地区晋鲁蒙提前一年完成所有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设施。各地也制定了严于国标的排放标准,如北京市去年新修订的污水排放标准,就规定COD排放浓度小于30mg/L。

  上述要求对石油石化行业的达标排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划定总量减排“三条红线”

  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要求,“三条红线”逾越任何一条,考核结果就为不通过。所谓“三条红线”,第一条是指年度四项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部完成,第二条是重点减排项目按目标责任书要求全部落实,第三条是监测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达到相关要求(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75%、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80%和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95%)。2013年中石化限批除油品升级和节能减排之外的新、改、扩建炼化项目环评,原因就是未能完成红线要求中氮氧化物减排指标。

  (四)项目准入条件不断提高

  一是提高了“两高一资”行业的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项目准入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二是把污染物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新建项目要实施减量替代,实现增产减污。三是强化区域规划及规划环评约束。化工、石化等项目原则上应进入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齐全的产业园区,项目环评受理要以规划环评为依据。四是用水管理成为新的限制条件。停批用水总量超标地区的建设项目新增取水,限批用水总量接近指标的地区的新增取水,不予批准地下水超采地区的取用地下水申请,这将对高耗水的石化产业的选址布局产生较大影响。

  (五)环保处罚力度加大

  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对企业在上一年度存在未批先建、总量超标、恶意偷排、构成环境犯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对重污染天气响应不力等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评为环保不良企业(红牌);并将采用经济处罚、环评限批等惩戒环境失信行为,将严重影响企业声誉。去年的“两高”司法解释,和今年刚修订完成的新《环保法》,对各种环境违法的情形进行了准确描述,对违法处置废物的数量进行了量化,对生态破坏、财产损失以及人身伤害等方面有了明确的界定标准,明确了从重处罚的情形;违法入刑的门槛很低,环境违法风险增大。

  二、中国石化对环保大考的认识

  (一)审时度势,着力转变企业的社会形象

  石油石化企业是重化工企业,有着与生俱来的环境高风险,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石油石化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备受诟病。过去由于标准低、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管理粗放给人民群众留下的印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难以改变。

  中国石化致力于改变油企形象,恪守央企社会责任,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世界一流为愿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积极履行国有企业“三大责任”的同时,把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绿色低碳作为我们的使命来坚守,作为我们的责任来担当,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以打造“高度负责任、人民满意的企业”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将“开门办工厂、开放办企业”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批评,全面履行责任。

  (二)与时俱进,将绿色低碳作为发展战略

  2011年,中国石化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的基础上,在深入分析人类发展共同面临的能源、粮食和水安全及气候变化等威胁,以及新一轮工业化浪潮带来的新挑战、我国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情况下,我们把绿色低碳战略作为公司六大发展战略之一,力求打造绿色低碳新优势,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软实力,增强国际综合竞争力,占领道德制高点。

  三年来,我们把绿色低碳战略作为打造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重要举措,切实加以推进。一是勇于担当,率先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为全球契约领跑者,在里约+20会议自愿承诺10项原则,继续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敢于创新,在国内工业企业中首家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作出“只要环境保护需要的投资一分不少,不利环境保护的事情一件不做,破坏环境带来的效益一分不要”的承诺,坚持安全环保“四个让位”,以严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三是公司治理,率先在董事会下设立了社会责任委员会,把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作为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制定出台领导干部事前问责事件处分、制度体系等强化公司绿色低碳制度化管理。四是能源革新,把地热作为主业加快发展,把页岩气作为重大发展专项,提出要在页岩气开发利用上走在全国前列,并在实践中实现了重大突破;比国家规定时限提前完成油品质量升级任务,并配合部分大城市推行国V标准汽柴油。

  对于绿色低碳战略的认识,我们从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造世界一流、满足人民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角度进行过反复强调。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还将从建设生态文明、加快转型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绿色低碳战略的理解和认识,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务求长效,推行能源环境一体化管理

  为深入践行“绿色低碳”战略,我们不断深化理念、加快行动,力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能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三个方面工作密切相关、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提出推行能源环境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中国石化2013年3月21日正式成立了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专门负责节能减排、节水管理、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碳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去年上半年启动“碧水蓝天”专项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下半年又启动了“能效倍增”计划;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减排、内汽外电、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今年,我们又在合同能源管理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合同环境管理试点工作。

  三、大胆破题,全面启动碧水蓝天行动计划

  (一)“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的产生过程

  过去,由于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和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上的不足,在环保方面与国家的要求、公众的期盼和党组确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13年,结合中国石化环境保护现状,党组审时度势,深刻理解“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的内涵,提出“要宁可少上一套大炼油、大乙烯,也要确保安全、环保投入”,坚持管理、投资、科技并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推动环保水平持续好转。明确提出要用2-3年时间,集中力量解决目前突出的环保问题。

  为此,我们在2013年5月份启动了“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计划,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还清旧账、不欠新账”的项目审查原则,组织45名专家分4个小组对87个企业上报治理项目进行审查,最终确定了803个项目,计划投资228.7亿元,重点解决国家新法规、标准出台带来的达标排放、总量减排、环境风险防控及VOC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主动应对环保大考的追求实效之举。

  (二)“碧水蓝天”专项行动主要内容

  一是污染物总量减排专项工程。主要包括责任书指定总量减排项目、责任书明确治理要求及四项主要污染物治理减排核算核查相关工作要求等。

  二是环保隐患专项治理。主要包括各类环保隐患、污染物达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挥发性有机物(VOC)检测与控制、油气回收、异味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外排口在线监测系统等。

  (三)“碧水蓝天”专项行动效果预测

  一是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二是全面实现所属企业外排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全面增强所属企业环境安全防控能力;四是全面履行中国石化环境保护“白皮书”承诺,打造人民满意的企业。

  各位同仁!“碧水蓝天”并不是标准答案。6月13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要推动能源管理“四个革命”,并对国家的能源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石化也将按照党中央要求,逐步建立完善能源环境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源头控制、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转变方式,继续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征程中,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并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建绿色低碳的美好家园!

 

论坛资料
  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企业操作层面带来诸多影响,集合各路精英使石油石化企业了解如何发展清洁能源、减少雾霾,共同探讨全球石油石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未来。
    论坛时间:2014年6月19日-20日
    论坛地点:北京中奥马哥孛罗大酒店
    活动议题:雾霾下的使命与机遇---油企的清洁发展之道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媒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