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36年前的“向工人学习日”
2013年12月26日 14:5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烙榇蓟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大庆机关干部深入偏远、艰苦的采油队和钻井队跟班劳动,向工人学习,帮助基层解决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机关工作效率提高了,基层工作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文/烙榇蓟

  “他们跟我们一样拎着油桶采油样,保养井口,那么高的储油罐爬上爬下,领导真是扑下身子和大家打成一片,带劲儿!” 1977年4月3日,大庆油田的8000多名干部,身穿工作服,手拿劳动工具,奔赴千里油田上的1300多个基层单位,在生产第一线度过了每月一次的“向工人学习日”。

  领导和咱一个样

  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这天下午1点30分,8000多名干部高唱《踏着铁人脚步走》的歌曲,从各机关出发了。大庆党委和革委会机关的304名干部,在大庆党委书记宋振明、党委第一副书记陈烈民的带领下,深入到偏远和条件艰苦的采油队和钻井队,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贴心交流,倾听一线“原声带”,为基层答疑解惑和献计献策。

  在大庆油田,到基层接地气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到基层挂职和见习,开展跟班劳动已形成制度化和组织化。“向工人学习日”,是大庆油田党委1975年5月制定的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革命化的一项措施。大庆油田党委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同时,订立了“向工人学习日”的制度,制定领导干部每月到基层班组和工人同劳动一个班,同参加一次学习,同吃三顿饭,同睡一宿觉,向工人学习,在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要求干部带着责任跟班,结合岗位需求务实事;带着问题跟班,了解生产情况办好事;带着感情跟班,化解职工矛盾解难事,努力做到“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从那时以来,已经形成制度,一直坚持下来。

  机关干部工作调研在一线、服务职工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大家越走越亲。宋振明到采油一部中区一队后,白天同工人们一起抬管子,清理井场,晚上和工人们一起揭批“四人帮”。夜里11点钟,他又跟夜班工人一起上岗,巡回检查了5口油井。春天的大庆草原,北风还有些割脸,他们顶着寒风,踏着冰碴,从这一口油井走到那一口井,从采油树到分离器,进行认真而细致的检查。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次日1点了。4日早晨7点多钟,宋振明又跟着早班工人上岗了。他接过青年徒工弓小平的工作,开始清蜡。他手扶清蜡绞车摇把,把刮蜡片徐徐下到井筒里,半个小时后就把一口井的积蜡清完了。

  保持工人的本色

  这天,参加“向工人学习日”的,除大庆油田领导机关的干部外,还有50多个指挥部的干部和各大队的基层干部。根据大庆油田党委的规定,那些年来,除老弱病残者外,大庆油田党委、革委会的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平均每人每年劳动了60天左右,指挥部的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劳动了100天左右,大队干部劳动了150天左右。此外,还有31批共151名领导机关的干部,参加了从头至尾打一口井的劳动。

  大庆油田的各级领导干部,74%来自工人。他们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工人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他们大都会一门至几门技术,走到哪里干到哪里,工人身上有多少泥,他们身上有多少泥。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大庆会战初期“硬骨头”十三车队的第一任指导员喻新盛,这天回到“老家”向工人学习时,走遍了车队的停车场、保养厂、食堂、职工宿舍、家属区,挨门挨户问长问短,问暖问寒。当他了解到车队的职工和家属们急需打一口吃水井时,立即和有关同志商量,安排给车队打井。

  “老指导员真是老把式,当了领导还是和咱一个样。”司机们笑着说。4日一大早,喻新盛又踏着薄冰来到停车场,和当班的司机一起干起活来。他们握着汽车摇把,把一辆辆汽车发动起来,开始了一天的运输工作。

  艰苦奋斗永不忘

  井下作业指挥部党委副书记詹世清,是1960年的“老会战”。1973年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他仍然像普通工人一样,每年平均有300多天在井场。这天,他和井下作业准备大队的工人们一起,把井队的大锅炉、大水罐、工作活动板房、操作台和五六个大铁池,从一个井场搬到另一个新井场。

  大庆党委副书记、老标兵周占鰲,常年住在前线指挥所,拿起焊枪在施工现场劳动,一边向工人学习,一边对青年工人进行传、帮、带。这一天,他回到了他曾任队长的油建十一中队。他在电焊工人们的“练兵场”附近,发现了一根被丢弃的焊条,立即捡了起来。他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他在这个队当队长的时候,一个雪天,有个工人下班后,发现自己丢失了一根小撬杠,便立即转身去找。撬杠已经埋在雪里,很难找到了,但那个工人来回走了好几趟,硬是把一大片积雪踩遍,把撬杠找了回来。

  “焊条虽说值不了两毛钱,可不能小看它。我们工人是创造财富的,怎么能白白地浪费财富?这个经济账,我们要算;但更重要的是要算政治账,我们要永远艰苦奋斗,永远勤俭节约。”3日这天晚上,油建十一中队召开了一个职工大会,请老队长周占鰲讲这个故事时,他说了这样一番话。第二天一早,油建十一中队的干部把丢弃在工地上的一根根半截子焊条,全部捡回来了。

  考核群众说了算

  这天夜晚,到基层向工人学习的干部中,有1900多人同9.7万多名工人、家属一起,学习党中央的文件,愤怒揭批“四人帮”。当年和铁人王进喜并肩战斗的大庆油田党委常委、老标兵马德仁,来到王进喜曾经带领过的1205钻井队。在这里,他遇到钻井指挥部的党委书记—他当年的徒弟的徒弟汤锡贰。他们一起在1205队的活动房里,参加了井队党支部总结揭批“四人帮”的经验交流会议,听了25岁的井队党支部书记田洪明的总结讲话。马德仁赞扬1205队的工人们发扬铁人老队长的“四斗”精神,不仅在钻井上打头阵,而且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也打了头阵。等他们开完会,月亮已经移到当空了。

  “干部和我们没啥区别,同吃同住同巡检,油岗和水岗技术学得有模有样,还带着本子记要点和体会。这么用心,我们更得好好干。”工人们感慨地说。作为“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优良传统的载体之一,到生产一线,向工人学习,成为大庆油田机关干部的必修课。为避免到基层只是“踩踩点”和走马观花,干部跟班劳动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干部作风在基层到底有没有转变,群众说了算。

  “不到现场,心里发慌。基层走得越勤,工作就越顺。”大庆油田建立了写实管理机制,干部跟班劳动,都由一线小队进行写实考核。基层下得越深,脚板沾泥越多,获得分数越高。面对面服务基层,倾听基层呼声,及时解决问题。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率,为基层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陈尔东

  点 评

 

  深入基层 转变作风

  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到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接地气回机关增底气,领导起来心里更明亮,指导工作针对性便强,安排工作会科学,管理就能到位。

  相信和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走来走去,坐在上面听汇报。缺乏对第一手情况的真实了解,便会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须眼睛向下看,腿往下迈,到基层去,到职工群众中去,面对面倾听职工心声,身到手到心到。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深入群众,摸实情,办实事,帮助基层单位出思路,定对策,解难题,把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落实到基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