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文/康丰继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国石油雄师》是一部反映石油会战的纪实影视作品,且作为庆祝八一建军节86周年的重点宣传内容,在央视《军事纪实》栏目频道隆重献映。这样的安排看似在情理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2013年5月,该片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纪录·中国”文献类一等奖。
这是第一部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石油师人的纪录片,由《沙场秋点兵》、《玉门摇篮情》、《运输野战军》、《石油西圣地》、《川中遭遇战》、《石油大会战》六集组成,每集30分钟,史料文献价值,故事性、权威性十分突出,较系统地纪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的光辉历程。原石油部副部长李敬评价认为,“很受启迪,发人深思,激人奋进,是一部有意义的好片子!”石油战线的老同志也给予了较高的赞誉。
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这支部队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一路浴血走来,1952年8月,8000子弟兵奉毛泽东主席令,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中国石油工业因此有了这支生力军和骨干力量。他们与广大石油职工一起艰苦创业,相继发现建成了玉门、新疆、四川、青海、大庆、胜利、江汉、河南、中原、江苏、华北、塔里木等大油田,以及开发了海洋石油、建设了石化工业、建设了石油管道储运系统等。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跻身世界石油大国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片主要用典型的情节和生动的故事来诠释、解读石油师人精神。笔者将其概括为:“勇赴国难,为民谋利;听党指挥,政治坚定;求是开拓,科学实践;保持传统,创新光大。”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为国为民的使命感、责任心。57师自打过黄河后,至1952年转为石油师以前,先后转战豫、皖、陕、鄂、川等省,参加大小战役和战斗200多次,共歼敌25200多人,俘敌13160多人。57师先后涌现出师级以上英雄模范692名。57师伤亡2600多人。1952年8月1日,在汉中北校场上的军旗虽然因为部队的工作性质改变而降下,却在往后的岁月里,始终飘扬在指战员的心头。上世纪60年代开发大庆油田,有2000多名石油师人参加会战,在饥饿和各种困难压顶的情况下,大庆有5000多人逃跑,而石油师人没有一个人当逃兵。他们的唯一信念就是要打破国内外反华势力对我国经济的封锁,摘掉贫油帽子。
石油战线上举行过多次石油大会战,那是因为当时我国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处于劣势,而大搞协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的优势。正像余秋里说的那样:“国家经济困难,拿不出投资,石油工业底子薄,必须得尽快搞到油。大会战不是关门想出来的,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呀!”石油师的人说,他们仍然像在部队一样,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石油大会战,只是那些石油战斗比打仗还要复杂罢了。
近几年,笔者访问了许多石油师人,总的印象是,他们认为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任务,一生没有白过,感到很欣慰。至于谈到待遇问题,他们都看得很淡定。有个老人说:“在宁强广坪河剿匪烈士纪念碑上,只有两个烈士有确切的姓名,其他17个人连名字都查不到。这些战友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享受到啊!我们还计较什么?!”
纪录片《中国石油雄师》由北京恒和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拍摄,前后历时5年,摄制组先后在北京、汉中、大庆等近20个地方拍摄采访,行程达一万多公里。其中,接受采访拍摄的老石油师人如张文彬、秦文彩、李敬、陈烈民等,多达四五十人,拍摄时长计3000多分钟,收集到珍贵照片1000多张。总导演朱良东曾在新华社工作,受到石油师人的事迹感动后,毅然辞去原有工作,成立影视公司,克服许多困难,成功出品了这部纪录片。
责任编辑:陈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