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中石化霍姆斯范本
2013年12月27日 16:3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陈躲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无论事件责任归属最终如何认定,公司都将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对漏撒胶粒的清理;公司愿意先行垫付打捞和清理过程发生的费用;公司都将承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决不推诿。”

 

胶粒撒漏事件之后,中石化在港500名员工和香港环保自愿者义务参加了清理活动。 供图/东方IC

  9月24日,美国权威公关行业媒体霍姆斯报告宣布,凭借去年在“香港胶粒漏撒事件”处理中的杰出表现,中国石化集团荣获2013年亚太地区品牌与声誉杰出成就奖之危机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两项金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年度内最杰出的企业传播活动。该案例同时还入选霍姆斯报告2012年50个最佳传播案例。

  “香港胶粒撒漏”事件发生已一年有余,在渐渐淡出民众视线的时候,此次得奖又将其推向舆论高潮。一次本该是危机的事件,最后为何转为机遇,赢得荣誉?

  重要的三个承诺

  这是一桩源于台风的危机事件。

  2012年7月23日,热带大风暴“韦森特”正面侵袭广东海域。彼时,中海集运“永信捷1轮”货轮正执行从南沙港开往汕头港集装箱任务,受台风影响中途抛锚。随着风力不断增强,6个装载中石化聚丙烯产品的集装箱坠落海中。部分包装袋及颗粒被海潮冲到香港海域和离岛沙滩,大量白色颗粒散落在沙滩及岩石缝隙中。

  “聚丙烯颗粒漏撒事件”顿时引发香港各界的高度关注。香港市民质疑:聚丙烯颗粒是否有毒、海域生态是否受影响、鱼类健康是否受影响、香港渔业是否受影响、渔民是否能得到赔偿。“胶粒是剧毒”、“渔业受到重大影响”等大篇幅的文章,更是出现在香港媒体报道中。

  尽管香港政府有关部门表示,经过诸多专业人员分析,胶粒本身对香港的水质、海洋生态、鱼类和食物安全带来影响不大,市民不用过分担心,并表示会尽快追究有关责任方;尽管有媒体和环保组织指出,只从货品包装了解到是中石化的包装,现未能确认该批货品是否属于中石化,但当塑料包装上生产商为“中国石化”等几个字样映入人们眼帘时,中国石化瞬时成为香港舆论的焦点。

  虽然此时距离法律责任认定日期尚远,但是中国石化没有坐视不管。

  事发第三天,7月26日,中石化香港代表处闻讯后迅速派人前往现场查看,了解实情。稍后,中石化驻港单位共同行动,成立了应急处置小组。一方面连续派专人前往实地勘查,主动与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及环保团体积极沟通,第一时间了解事态变化,并将其汇报给中国石化集团总部;另一方面主动提出配合环保组织和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对漏撒颗粒进行清理,并购置了专用的工具和设备,同时持续组织中国石化在港员工前往南丫岛、愉景湾等地参与清理海滩散落颗粒。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明确提出:“无论事件责任归属最终如何认定,公司都将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对漏撒胶粒的清理;无论事件责任归属最终如何认定,公司愿意先行垫付打捞和清理过程发生的费用;无论事件责任归属最终如何认定,公司都将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决不推诿。”

  针对这一态度,我国资深公关关系顾问沈志勇表示,中国石化在这件事情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承担责任的担当非常可贵。他指出,事实上,中国石化的胶粒吸水性很弱,对环境无危害,至多作为固体垃圾。可即便如此,它会对香港的民众、环保团体产生恐慌。“在这个时候,如果跟民众讲,这个东西没什么污染,他不会相信,反而会认为是在推卸责任。所以出现危机之后,要照顾舆论的情绪,必先拿出态度。企业在处理危机的时候,态度是第一重要的。”沈志勇这样认为。

  1000万设立专项基金

  积极的态度之后,是快速的执行力。

  8月9日,中石化在香港港丽酒店召开媒体沟通会,凤凰卫视、《苹果日报》、新华社等42家在港新闻媒体近80名记者到会。会上,中石化代表对“聚丙烯胶粒漏撒”给香港市民带来的困扰和不便,“深表不安和焦虑,对渔民兄弟深表同情”。

  新闻发言人吕大鹏承诺,公司将严格按照傅成玉董事长的要求,积极配合对漏撒胶粒的清理。并先垫付1000万元港币专项资金,用于加快打捞和清理工作,还将视情况在必要时继续追加这方面的费用支出。将来如果法律和行政部门认定是中石化的责任,中石化决不推诿。

  发布会后的第三天,中国石化1000万元港币专项资金注入到位,并单独设立账户,聘请当地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利用这笔资金,中国石化先后购置柴油、汽油小型发电机20台,工业吸尘器40台,聚丙烯颗粒与沙土手摇式分离器20台,成型分离机器20台,对讲机44台,急救药箱10个,租借移动厕所2个,在港员工义务参加清理500多人,为胶粒清理行动提供了更多的人力与物力。

  紧随其后,中国石化驻香港代表处主动邀请前期组织参与清理工作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等9个香港环保团体代表共商共谋,制定了一系列后续措施,极大加快了后续清理工作的速度。

  事件进展到这里,素来敢写敢说的香港媒体,已一改当初的质疑和责问,不惜笔墨对中石化此次的作为进行充分肯定和赞誉。作为香港最有影响力报纸之一的《明报》,都罕见地发表题为《胶粒事件如一面镜子折射各方承担与取态》的社评,指出“中石化这次应对胶粒漂港事件,使人耳目一新”。

  事情还没有结束。“1000万的专项资金剩下600万。如果有可能,我们准备用这笔钱在香港做一个基金, 比如说海洋环境检测或者是某一个海滩的看护。将来如果涉及环保的问题,有这样一个基金就会容易解决很多事情。”吕大鹏目前表示。

  出色的表现为中石化在香港赢得了民众的尊敬。“后来我去香港,一司机说,中国石化这次在香港做了一次活广告,比一千万都值,做得非常漂亮。”吕大鹏没有掩饰自己的骄傲。

  积极与民众沟通

  民之所向,胜之所往。此次事件,中国石化积极与民众、环保社团沟通,可以说是又一亮点。

  李建国作为中国石化驻港机构新闻发言人,每天的工作除了协调沟通还是协调沟通,与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媒体记者、环保团体、香港市民。

  中石化高层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与民众沟通的机会。

  8月23日,参加完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后,傅成玉便与驻港员工、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大屿山愉景湾附近的长沙栏海滩,与当地环保团体、志愿者一同对海滩散落颗粒进行清理。劳动间隙,傅成玉多次与在场的环保团体人士、志愿者进行热情交谈。望着汗流浃背的环保团体人士和志愿者,他对其热心环保事业、积极组织清理胶粒的行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深表敬意。

  这一切努力逐步赢得了民众的理解。

  一位环保团体负责人Kevin Laurie曾给中国石化驻港机构邮件中写道:“很多企业遇到这种情况会选择不理,但是你们没有,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请向公司所有工作人员表达感谢,对于他们的辛勤和付出,我们真得很赞赏!”

  沈志勇表示,环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在香港社会有着很强大的影响力,能影响舆论和政府的决策。所以企业平常应跟他们多沟通,听听他们的意见,跟当地社区也要多沟通、合作,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项目。长期以往,企业才能得到认可,同时这也是为企业建立良好声誉的有效办法。

  面对一起台风灾害造成的聚丙烯产品漏撒事件,在法律责任没有厘清之前,中国石化以负责任的态度,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行动,赢得了公众的支持与尊重。正如傅成玉的那句话:“遇到相关事件的发生,在法律责任没有厘清之前,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把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分开来对待,不要因为承担法律责任而躲避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侯瑞宁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