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18年,往返意大利与中国60次,行程逾150万公里,推广实施近80个项目。
○ 文/彭 展
2013年9月29日,包括弗拉维奥·习穆拉在内的50名外国专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并于9月30日参加国务院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畅叙友谊。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而弗拉维奥·习穆拉先生是中国石化唯一推荐获奖的外国专家。
“我深感荣幸能够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也非常感谢中国石化及其子公司巴陵石化的推荐和支持。”习穆拉先生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中,“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鼓励更多的外国专家到中国中西部工作,我完全理解和赞同。”
“我见证了中国的巨大进步”
今年63岁的弗拉维奥·习穆拉(Flavio Simola),是意大利康瑟(CONSER)公司总经理,1975年毕业于罗马大学化学工程专业。
在近40年的工作中,习穆拉参与和管理了上百个项目,与研发人员及工程团队以环境更友好、技术经济指标更先进为目标,开发和升级了甘油法环氧氯丙烷(ECH)、马来酸酐等多项石油化工工艺技术。同时,他还是多项国际专利的共同发明人之一。2013 年他带领技术团队,开发出一套利用甘油和盐酸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新工艺,已获得专利并形成工艺包,推动了新的绿色环保环氧氯丙烷技术研发。
“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95年2月,是去吉林石化推广康瑟的工艺技术,当时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第一次和中石化接触是1996年,在北京交流马来酸酐和环氧氯丙烷技术。”时隔近20年,习穆拉记忆犹新。
1995年至今,康瑟公司在中国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化工集团等企业推广实施近80个项目,习穆拉几乎全部参与了这些合同项目的技术和商务谈判以及执行管理工作。
习穆拉认真做了记录。这些年来,他先后60次往返意大利与中国之间,行程逾1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0圈。足迹所至的东西南北中各省市,习穆拉耳熟能详。
“我见证了中国在经济和技术领域发生的巨大进步。”习穆拉感慨,“每一次到中国来,我都会有新的经验。同时,也激发了我学习新鲜事物的兴趣和意愿。”
有个有趣的细节故事习穆拉先生记得非常真切。“2000年9月,在巴陵石化环氧氯丙烷项目建设期,当时装置处于最后的安装和验收阶段,我和德西尼布公司的开车经理西蒙先生住在巴陵石化宾馆。他负责装置的试车指导工作,需要住上几个月。西蒙先生抱怨说,‘没有带厨房的房间真遗憾’。没有想到,一天之内,巴陵石化就帮我们建好一个新的厨房,包括水池、燃气炉和其他设施,完全达到了西蒙先生的要求。”习穆拉感慨道,“从这可以反映出中国人的好客和效率!”
“他像呵护孩子般呵护装置”
2000年,巴陵石化引进康瑟公司专利技术,采用丙烯高温氯化法生产技术,建成配套的年产2.4万吨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习穆拉是该项目的专利商项目负责人。
此前的1996年和1998年,习穆拉两度到中国对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进行过全面交流,就技术转让细节与巴陵石化做详细沟通,最终以巴陵石化方面乐于接受的价格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
从前期的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合同签订、装置开车指导,到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调优和技术改进,习穆拉都亲力亲为,为巴陵石化环氧氯丙烷装置的建设和技术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产2.4万吨环氧氯丙烷装置开车正值2001年隆冬时节,雨雪交加,天寒地冻。在装置现场,人们总能看到习穆拉先生的身影。”曾担任习穆拉翻译的巴陵石化外事办翻译陈燕介绍,“他全面细致的检查核对、清洗吹扫、生产备装及总体试车方案,反复斟酌每个需调试的DCS控制点和需设定的参数,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着装置。”
新装置试车的最初48小时是决定装置能否开车成功的关键“黄金期”,习穆拉全程跟踪,连续加班。直到所有的工艺流程全部打通,他才稍微放心回到住处休息。
2001年,巴陵石化新建环氧氯丙烷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并连续多年获得良好经济效益。装置开车后,习穆拉依然心系巴陵石化,先后近10次和同事到生产一线,就装置优化运行进行技术交流,2005年指导氯丙烷装置氯丙烯单元进行扩能改造。
2011年,习穆拉代表康瑟公司与巴陵石化签订合作协议,承诺继续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2012年起,巴陵石化每季度将环氧氯丙烷装置运行报表发送给习穆拉审查。他每次都认真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氯丙烯车间主任何茶生说:“他在现场指导开车时,随身带着计算器,测算工艺参数。常常中午不肯回宾馆吃饭休息,把香蕉当午餐,晚上也在现场转悠。同事都说习穆拉先生可以当劳模呢。”
为推动环氧氯丙烷装置持续改进,习穆拉带领技术团队发明了新型丙烯氯气反应混合器,并为巴陵石化无偿提供反应器设计图纸,如试运成功可延长装置运行周期,促进节能降耗。在最近一次技术交流中,他又提供了环氧氯丙烷氯醇化反应改进技术,实施后将减少反应副产物形成,提高产品收率,降低蒸汽消耗。
“我和同事现在正在努力解决装置运行存在的问题,希望很快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习穆拉表示。
“我们同他交往非常有收获”
习穆拉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殊荣的消息在巴陵石化不胫而走。巴陵石化员工都为他感到高兴。与他有过交往的员工都说:“习穆拉先生是一位非常有绅士风度的外国专家,工作严谨,坚持原则,待人真诚友善,与他交往我们非常有收获。”
何茶生与习穆拉相识有10多年,很多细节至今印象深刻。“装置开车后他回到罗马,由于时差,我们每天下午准能接到他早起后打来的问询电话。许多关键参数控制,他反复叮嘱。”
对于康瑟公司的专利技术,习穆拉先生也一分为二,坦诚其优缺点,从不隐瞒,并能提出改进的地方。这是很难得的。何茶生说:“有一次,他拿着一本英文版的新操作法来找我,说根据工艺优化改进情况做了修改,一页页翻给我看标注,并问我可不可用更准确的单词来替代。”
几十年的严谨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让习穆拉先生在业界富有影响力。利用这种影响力,他没少给巴陵石化带来福利。如他积极主动联系国内外同行,每年举行一次环氧氯丙烷新技术交流会,不收分文。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技术开发科科长陈康庄说:“要是我们牵头与科研院校及同行联合进行,劳神费力不说,费用至少需要数十万元。”
习穆拉先生是典型的意大利人,开朗、健谈、热情奔放、直爽、不拐弯抹角。工作偶有闲暇,习穆拉先生边喝咖啡边和大家随和地聊天,讲成长经历、晒兴趣爱好,尤其对酷爱的尤文图斯队津津乐道。“习穆拉说,尤文图斯队脱胎于一个中学生足球队。尤文图斯在拉丁语中有‘青年人、青年’之意,所以,他也羡慕富有朝气的年轻人,祝愿大家胸怀梦想,积极努力地工作。” 巴陵石化外事办主管柏楠感言,“我们同他交往非常轻松。”
对于自己的“中国经历”,习穆拉先生也有深深感触:“无论是在人文和专业技术方面,通过与中国人的交流和交换彼此的经验,我倍感愉悦和受益。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合作,使我本人以及我们康瑟公司的视野更加开阔,对新的机遇更加敏感。我领悟到,包容和折衷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在学到新东西的同时,在专业技术领域和人与人的关系也能不断地得到发展。”
本文图片均由彭展摄影
责任编辑:石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