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东北地区炼化企业在生产与资源布局上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文/顾 飞 王 晔
2014年以来,受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炼化企业成品油库存持续高位运行,屡创新高。下游市场感冒,上游炼化企业就发烧、咳嗽。在石油行业上下游一体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要缓解当前产销矛盾、提升炼化企业营利水平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既需要集团总部层面统筹优化、促进产销平衡,也需要各炼化企业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真正实现以销定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东北地区原油加工和成品油生产的分配尚不合理,黑龙江和吉林地区产能有些过剩。 摄影/何天林
东北炼企举足轻重
目前,东北地区共有11家中国石油集团所属的大型直属炼化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1亿吨/年,占中国石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55%以上,约占国内同行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24%,在国内的炼油化工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装置的地区分布来看,蒸馏、催化裂化、焦化等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分布为较为合理,辽宁地区炼化企业所占比重较大。
1999年重组改制以来,东北地区直属炼化企业原油加工总量和成品油生产量逐年提高。从原油加工分布来看,由于辽宁沿海地区炼化企业更靠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主要成品油市场,所以近年来原油加工量权重增幅较大。辽宁地区炼化企业原油加工份额从期初的61.9%增加至目前的71.5%;吉林地区炼化企业原油加工份额维持在11%左右;黑龙江地区炼化企业原油加工份额从峰值时的25.6%下降至19.2%。与此相对应,辽宁地区炼化企业成品油生产份额逐年增加;吉林地区基本维持不变;黑龙江地区呈逐年递减趋势。
2011年11月起,国内成品油市场取消90号汽油,2012年开始全部生产93号以上品种汽油。目前,东北直属炼化企业93号汽油生产权重从重组之初的2.6%提升到28.7%,97号汽油生产权重从最低的0.1%提升到目前的5.4%,负35号低凝点柴油从最低权重2.8%提升到4.2%,权重增幅不大,但消费量增长较大,近几年维持在200万吨/年左右。
从东北地区炼化企业的资源销售流向来看,辽、吉、黑等东北区内市场消费和供应南方沿海市场的下海量各在2000万吨/年左右,进关销量600万吨/年左右。今年以来,东北区内市场成品油销量萎缩,被迫增大了资源进关、下海力度,造成了整体运费增加。从销售品种上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汽车工业持续发展,汽油销量保持大幅增长,柴油销量在经历多年上涨之后,近两年的增速开始放缓,特别是低凝柴油因为其价格较高、应用季节性强,市场销量有逐年下降趋势。
供需分布问题多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成品油的市场消费也逐年提高,东北地区炼化企业保持平稳可控的炼油加工能力,对于中国石油提高国内的成品油市场份额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长远看,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断进行,东北地区成品油的消费量会大幅度提高。下海、进关和区内的辽宁、大连地区仍将是东北炼化企业成品油资源的主要市场。同时,由于家庭轿车的普及率上升,下海、进关流向和区内大部分省市的汽油销售量会增加。另外,低凝柴油(负35号)需求仍将集中在龙江和内蒙古等高寒地区。
受产业布局影响,东北地区目前在成品油生产和需求分布上,存在一些问题。
原油加工和成品油生产的分布还不尽合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分布着4家炼化企业,原油加工量和汽、柴油产量占11家炼化企业30%份额,汽、柴油产量1500万吨/年。两省市场需求量1000万吨/年左右,每年有近500万吨油品需要进关或下海,增加了运输成本。
炼化企业炼油技术水平发展缓慢。近几年,国家在不断加快产品升级,中国石油在炼油技术水平上投入力度不足,一直落后于中国石化。在国家规定的升级时间,部分炼化企业产品达不到标准,影响了中国石油形象,损失了部分市场份额。
销售企业的市场控制和营销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高标号汽油需求主要市场集中在南方,中国石油在南方加油站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市场竞争力差、占有率低,高标号汽油过剩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汽油资源过剩,影响炼化企业生产后路。一直以来,汽油资源供大于求,市场需求不足,使得炼化企业汽油库存居高不下,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储运设施能力不足,影响炼化企业正常生产。由于部分炼化企业(如大港石化安全库容6.7万吨)储运设施不足,遇到市场低迷时,没有足够的库容能力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因为成品油生产与销售布局不合理,东北地区铁
路货运异常繁忙。 摄影/马谊东
生产与资源的优化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降低成品油物流费用为中心,在生产安排上,应加大辽宁地区,主要是抚顺、大连、大连西太平洋和辽阳等炼化企业的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充分发挥沿海炼化企业高辛烷值汽油生产能力,保持吉林、黑龙江地区炼化企业一定的生产量,保证市场供应。在低凝点柴油的生产组织上,充分发挥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炼化企业负35号柴油的生产能力,发挥辽宁地区炼化企业装置齐全、生产组织灵活的特点,生产负10号和负20号柴油,保证辽宁、大连、专项和区外需求。从资源的配置顺序上看,由于进关、下海运距遥远,平均吨油运费要比供应东北区内市场多花300元左右。因此,优先保证东北区内市场所需资源供应,在品种结构、品种数量上给予优先满足,也应是东北炼化企业进高营利水平的不二选择。
此外,笔者还有一些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提高辽宁沿海炼化企业一次加工能力,关停低效生产装置,进一步降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炼化企业加工量,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距离目标市场较近的炼化企业,如大连石化、西太平洋和辽阳石化等。二是东北炼化企业要加大生产装置技术水平的投入力度(如辽河石化),跟上国家的产品升级步伐,打造精品炼化企业。三是中国石油所属的销售企业要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力度,积极开拓南方市场,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东北炼化企业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方案,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产销有机结合,实现中国石油成品油整体物流优化。四是加大成品油出口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汽油市场,保证生产企业后路畅通,实现稳价增效。五是加大炼化企业储运设施投入力度,增加吉林石化、辽阳石化、辽河石化和大港石化等企业成品油库容能力,保证炼化企业有效地库容调剂能力,保障炼化企业生产后路,并且要加大管输地付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吉林-长春、抚顺-沈阳成品油管线,提高龙凤油库地付能力,持续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成品油产销业务的整体效益。
责任编辑:石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