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页岩储气量少、产量低、投入高,环境伤害风险大等特征决定着寻找“页岩气甜点”是极奢侈的事,若政府再以政治力强行推进“大会战”,必将使页岩气的商业风险转嫁给社会或全体纳税人。
冯跃威,多家媒体专栏作家,专注于国际能源投资、避险等课题研究与咨询
由于雾霾天气已演变成全国亟待解决的政治问题,再加上美国“页岩气革命”成果被扩大到即将“能源独立”的高度,于是,“全民”笃信美国EIA为中国划定的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智库更是力主开发国内页岩气。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后超发的4万亿元货币又急需寻找去处,以消化过高的债务水平。更重要的是,领导人也需要这份政绩,期待能有天然气立即改变天气现状。进而,国内媒体和机构研究报告中几乎千篇一律地将中国页岩气产量有望在2020年突破1000亿立方米的事情作为中国治理雾霾的梦和希望。
2011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宣布,将页岩气按独立矿种进行管理。2011年6月和2012年10月,国土资源部开展了两次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但从实际投资效果看,始终达不到市场预期。到2014年初,完成页岩气井不到500口,且能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页岩气田更是凤毛麟角,使预期前景与2012年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对页岩气“力争2020年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的展望相距甚远。
为了避免陷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窘境,原定2013年底的第三次招标没了音信。而且,今年8月初,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称,“组织开展页岩气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大会战’,重点突破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到2020年,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分别达到300亿立方米。”在腰斩预期产量后,似乎又想用政府有形之手将页岩气产业拉回到久别的1960年的“大会战”年代。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获取外汇,矿产资源部门宣称“中东有原油,中国有稀土”,致使政府采信了用稀土出口换汇、拉动经济和实现改革的政治目标。结果,中国稀土供应了全球90%的市场,将国际稀土价格从黄金价打到白菜价。21世纪前后,为了实现做大GDP蛋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目标,私有化了煤矿,结果使煤炭与原油等其他一次能源间的价值关系被严重扭曲,不仅失去了其应有的内在价值,也被贱卖到今天的萝卜价。
无论稀土还是煤炭,都受当时政治氛围影响,走出违背价值规律的开发模式,造成本该归全民所有的矿产资源资产大量流失,不仅创造了“土豪”,拉大了贫富差距,而且滋养了一大群“老虎”、“苍蝇”,至今都没能干净。
今天,在国务院简政放权大背景下,不仅在全球独树一帜地将页岩气确立为独立矿种,增加个别部门事权,还将其列入国内资源开发战略,按照“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规划页岩气产出量,并以政府牵头搞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大会战”,使原本科学的页岩气等矿产资源开发再次背离市场经济规律,创造出政治矿种或政治产业。
其实,页岩并不产气,仅仅是个储层,是最差的储层。气来自何处都没完全搞清,就要搞“大会战”。况且,页岩储气量少、产量低、投入高,环境伤害风险大等特征决定着寻找“页岩气甜点”本身就是极奢侈的事,若政府再以政治力强行推进“大会战”,必将使页岩气的商业风险转嫁给社会或全体纳税人,实不可取。
责任编辑:赵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