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美元被袭后的石油战
2015年01月04日 17:0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一 白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日元与欧元“偷袭”美元,致其被动升值增强了美元的购买力,从而引发了本次石油价格下跌潮。

  文/一 白

  国际油价还在下跌。其中,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下跌了38.18%和39.03%,不仅可以认定已进入熊市,而且对全球经济社会的影响在同步发酵。

  阴谋阳谋之辩

  为明原委,阴谋论甚嚣尘上,阳谋论也振振有词,谁是谁非难以辨析。

  在阴谋论中,一是美国的主流智库、学者和媒体普遍将油价下跌认定是沙特搞的阴谋。称其不惜一切代价快速打压油价,同时携欧佩克“死磕”美国“页岩气革命”,造成页岩油气开发不经济而减产,以确保沙特在美的市场份额;二是欧洲的智库和学者,特别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高管、智库和媒体更愿将油价下跌与美欧对俄罗斯制裁挂钩,甚至更愿意相信是美国和沙特搞的阴谋,意在打压油价,造成如同前苏联经济崩盘和最终解体那样的后果。

  凡此种种使阴谋论不一而足。

  在阳谋论中,预测的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老套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分析方法依然是主要分析手段。该论派指出,从全球经济状况看,今年以来,除了美国经济傲视群雄外,其他国家经济复苏情况并不乐观。其中,欧元区陷入通缩困局,日本经济出现大幅滑坡,中国经济不仅增速放缓而且出现通缩苗头,使全球原油消费需求减少。

  加上受伊拉克战乱中走私量的增加、对伊朗制裁的松动、利比亚等“阿拉伯之春”国家财政对石油美元需求的增产,都使原油产量和出口量有所增加。

  俄乌冲突、IS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作乱,使原本可以因地缘政治不稳而带来油价上涨的边际效应开始下降。CFTC公布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投机资金等削减了原油期货多头仓位,使做空情绪日渐浓厚。

  证据凿凿又使阳谋论不由公众不信。

  美国高悬免战牌

  其实,石油市场只是全球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对石油市场进行研判时,就需要先用全球视野和实证的方法由表及里地进行研究。

  2008年,美国引发了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后,就不断通过印钞,以增加货币供给来摆脱其国内危机。在三轮超发后,美国经济开始企稳并复苏。

  从美国量化宽松效果看,资本市场不仅收复了所有下跌失地,而且屡屡创出新高,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近43%,财富效应吸引实体企业开始投资,使失业率从2012年9月的8.1%下降至5.9%、通胀不断接近2%的目标值、PMI指数从2009年3月时的36飙升至2014年10月的56.3。即使如此,实体经济因创新不足而对整个经济贡献匮乏,以及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本市场支撑乏力造成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还是让美联储不得不如期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QE)政策。

  因此,10月29日,美国联储会发布声明称,在10月完成最后一轮150亿美元购债活动后,将不再进行此类活动。这意味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历时六年的QE政策正式结束,犹如在全球货币战中率先挂起了“免战牌”。

  若此时各国的量化宽松也都跟进并终战,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也将进入一个相对平静期,就可为全球资本、资产、大宗商品等价格创造一个可以进入再平衡后的稳定期,从而为在美元体系下的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消除最不确定的汇率风险。

  日元偷袭美元

  好事多磨。正当人们为全球的货币战争即将结束而欣喜时,10月31日日本央行意外扩大了量化宽松(QQE)规模,将此前60万亿~70万亿日元目标扩大到80万亿日元。

  早前,日本为了走出经济长期滞涨的困境,安倍效仿美国大量供给货币以期拉动经济,但同步跟随美元超发和内需不足造成的货币增量效应递减在逐渐吞噬着“安倍经济学”中货币超发的功效。此时,看到美国“免战牌”高悬,日本似乎看到了“鲤鱼”翻身的机会。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长途奔袭美国珍珠港,成功击沉了在港内的大量美军战舰,由此拉开了太平洋战争和全面入侵、占领亚太各国的序幕。

  而此时日本扩大QQE规模,犹如二战时偷袭珍珠港那样“先发制人”,以超发日元偷袭美元,打破了国际储备货币间几近平衡的汇率关系,致使美元被动升值,不仅打乱了美联储想通过退出QE来挤压资本市场泡沫的预期,而且意外触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包括原油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体系,“炸沉”了原油价格,“灼烧”着全球经济,使已经趋于相对平静的汇率市场再次动荡起来,驱使着美国资本市场重拾升势,并屡创新高。

  欧元乱中取利

  与此同时,日本“突袭”美元又造成了欧元兑日元的升值而使欧盟不安。尽管此前欧洲央行一直在以小规模购买担保债券等工具持续向市场注资,甚至欧央行主席德拉吉誓言要让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到1万亿欧元,以刺激物价和重启欧元区经济增长,但都事与愿违,无法有效扭转欧洲经济的颓势。于是,北京时间11月26日下午,也是欧佩克决定是否减产的会期中,新上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上突然抛出30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

  该计划被称为欧洲战略投资资金(EFSI),大部分由私营机构参与,以担保和小额资金的形式让欧洲投资银行(EIB)能够投资更多的一项计划,可以在不增加公共部门债务的情况下增加欧盟内部的投资。一方面试图通过这类金融工具增加货币供给,启动几乎陷入停滞的欧洲经济;另一方面,在全球视野都紧盯欧佩克例会,关注其是否减产时,不显山不露水地去刺激货币供给,犹如帮日元向美元发射了一枚“鱼雷”。

  美元被动升值

  前有日本在10月31日的“偷袭”,后有欧盟在11月26日向美元发射的“鱼雷”,直接导致了美元持续升值,并激发了WTI等油价快速跳水。

  若将时间重置不难发现,本轮油价波动与2008年WTI油价暴涨暴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依旧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延续,并非是独立事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为了拯救金融机构,美联储率先印钞,使大量美元外溢并降低了美元实际购买力,进而使以美元计价的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跟进印钞增加各自货币供给量后,美元又被升值,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又迅速暴跌。因此,市场才见到了WTI油价涨到每桶147美元后又暴跌到次年每桶31美元的图景。

  只因随后各主要经济体货币供给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才保证了WTI油价最近4年维持在每桶95美元左右小幅度摆动,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包括原油在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风险。近期,日欧相继对美元发起“偷袭”,的确再次造成了美元的被动升值,同时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原油价格再次被“战争”。

  美国应对价格战

  此时,尽管许多美国页岩油气开发商咬着后槽牙称,WTI油价还没有跌到盈亏平衡点,但市场管理者深知油价已经跌进许多借助高油价开采页岩油去弥补页岩气亏损企业的安全生产边际内。

  为了应对这场石油“价格战”,一方面,芝加哥交易所(CME)降低重要产区的天然气期货等金融工具的交易杠杆,使气价从2014年10月27日后的10个交易日上涨了23.9%,随后站稳在每百万英热单位4.2美元,增加了开采页岩气的销售收入,使这些企业有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避险场所和进行资产配置可操作的空间与机会。另一方面,市场管理者频频被动应战,9月19日至12月2日,共15次调整了在CME上市交易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等衍生金融交易工具的交易杠杆,以及提高了NYMEX、ICE和迪拜等跨市场、跨商品、鹰式、蝶式等组合金融交易工具的交易杠杆。其中,WTI原油旗舰期货的交易保证金分六次从每手2970美元上调到4895美元,而维持保证金从每手2700美元上调到4450美元,升幅均达64.81%,试图通过增加不同交易者做空油价投机的交易成本,抑制其打压油价进行投机的冲动。

  但这种通过价格杠杆干预市场的努力几乎无法冲抵美元被升值给油价带来的影响。因此,美国的监管者只好无奈地在降低主要交易工具的价格涨跌停板限制的同时,降低成品油等金融工具的交易杠杆和增加新的交易工具,以满足美国实体企业避险需要。因此,联手沙特整治俄罗斯说纯属主观臆断。

  谁是价格战中的赢家?

  在本轮“价格战”中,的确直接冲击到了许多产油国的财政预算安全。尽管沙特一直充当着“慈善家”, 2013年8月起,就将原油日均出口量从779万桶一路减少至今年8月的666万桶水平,降幅达14.51%,试图用一己之力默默地维持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但也无法消除市场对沙特的“恶意”揣测。因此,抢占美国市场说纯属主观遐想。

  在面对欧佩克减产议题时,无论沙特同意与否,随着油价下跌各成员国都会更有动力去超产和出口,换取购买力更加强劲的美元,以维持各自社会和经济稳定。因此,减产变成了欧佩克一种政治宣誓,对沙特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更何况全球只有区区一二万亿美元的石油贸易量,根本无法撼动数百万亿美元的货币等金融产品的价格体系,即使产油国全部减产50%,每天减少1500万桶原油的供给量也无法改变美元计价的原油贸易体系。这样,减产与否都不会改变产油国已经受损的现实和被战争的格局。所以,产油国没有赢家,最优选择只能是维持原产量,并接受被战争的事实。

  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油价是否下跌、欧佩克是否减产早已不是什么大事。最核心的事情是本币与美元间的汇率。只要能与美元汇率同步升值并保证经济增长,油价下跌才会受益。但在货币战争中,几乎没有国家愿意本币随美元升值,因此,油价下跌也就没了大赢家。

  总之,只要美元偷袭与被偷袭引发的货币战争不终止,由美元实际购买变动引起的美元计价商品价格的变动就将是常态。而西方主流社会故伎重演,将货币竞争性贬值。通过货币超发对全球征税、洗劫财富的罪恶手段转嫁给产油国操作油价的宣传似乎在被更多的产油国看穿,闻鸡起舞的时代正渐行渐远。

  有鉴于此,石油被战争何时才能休战,将取决于美元被偷袭造成美国经济的伤害程度与相机抉择而定。

  责任编辑:侯瑞宁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