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陈卫东专栏】石油公司亟需转型
2015年03月31日 15:05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陈卫东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石油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石油公司的投资行为模式必将发生深刻转变。

  半年多来,石油价格大幅下跌,石油公司收入大幅减少,大幅裁员和削减投资成为新年以来的世界石油界的主要话题。中国石油企业也不例外,2月份宣布了2015年度投资计划,较上一年度减少7%至26%不等,明显反映出对今年石油价格不乐观的预期。

  高油价有高油价的冲击,低油价有低油价的烦恼。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石油是第一大能源,并有很强的需求刚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被赋予“特殊商品”或“战略资源”的极高地位。对中国而言,石油资源相对贫乏,而且有数十次“激情燃烧的石油会战”的记忆,有着“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气,石油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中国石油工业是中国对外投资最多、跨国并购规模最大和全球作业范围最宽的行业,中国石油公司参与投资的海外石油区块生产作业的产量已经超过国内的石油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石油公司”了。

  我们必须注意到“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随着勘探开采技术的进步,原来许多低品位的油气资源可以被大规模地开采出来了,成本还具有很好的竞争力,如美国的致密油气和深海石油,也是技术进步的使然,石油不可替代的石油领域已经不多了,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少数几个行业里。过去几年,汽车发动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令石油使用效率大幅度持续提高。而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越来越多的替代产品的出现,总有一天,石油将被替代。

  石油被替代不是神话,但也不是明天就会发生的事。石油工业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很长的行业,一个重大项目上百亿美元投资,3~50年的投资回收周期并不少见。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是知识积累的爆炸,我们很难估计在什么时间出现重大的突破,一旦突破形成商品的时间将是非常迅速的,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一样。作为世界级石油公司的战略规划者和决策者,对这个趋势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

  个人认为,这次OPEC坚持石油不减产,除了重视市场份额、挤压高成本石油产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打压石油可替代品的研发投资。延长石油的寿命,是石油输出国最大的利益所在。

  石油也是商品,也服从价值规律,在相同质量的条件下,成本低、价格低的商品更具竞争优势。石油价格肯定会上涨,我个人已经历3~4次类似的油价起伏周期。它们的类似之处在于供求关系还是基本面。但这一次还有它的独特性,就是石油替代品出现的技术可能性。

  从供求基本面和技术替代可能性两个方向上看,今后石油价格回升不会重复上一轮(2002年至2008年)的模式,石油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石油公司的投资行为模式必将发生深刻转变。石油工业是天然的全球化行业,从中国公司到国际公司到跨国公司,再到全球公司,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转型的道路艰巨且漫长,我们走在大路上,不会也不能停下来。

  责任编辑:赵 雪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