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并轨”提速天然气市场化
2015年04月01日 15:4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济 民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存量气价格和增量气价格的并轨,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大一步。

  ○ 文/济 民

  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终于完成“破冰”之旅。

  国家发改委网站2月28日发布《关于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决定4月1日采暖基本结束后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按照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将各省份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

  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的并轨,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市场化改革提速天然气发展,将使天更蓝、山更绿。 (摄影/胡庆明)

  价格是主要抑制因素之一

  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从形成机制看,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与能源消费规模、能源消费结构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是造成国内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数据显示,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例依然高达66%。虽然国家一直在做能源替代方面的努力,但收效不明显。

  理论上讲,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增加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选择路径之一。虽然是老话重提,但是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2014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仅为5%,距世界平均水平的24%还有很大差距。天然气消费比重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受到供需双方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从供给方面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天然气产量比较低是影响供应的重要因素之一。2014年天然气产量为1200亿立方米,这个产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并不算靠后,但与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地位相比还是比较低的。为了弥补国内供应量的不足,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天然气资源引进力度,先后建成中亚、中缅管线,沿海地区的LNG接收站规模也在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2014年我国和俄罗斯在天然气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俄天然气管线正式纳入发展规划。从长期趋势看,国内市场包括国产气和进口气在内的天然气供应应该不成问题。特别是中东和非洲的天然气资源国一系列大型LNG项目先后上马竣工,北美页岩气革命的发生与持续以及最近几年全球油气发现天然气占比的提升事实让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天然气市场的气源已经多元化,供应有保障。

  从需求看,价格是主要抑制因素之一。中亚管线霍尔果斯口岸天然气到岸价大约为2.2元/立方米,沿海LNG接收站的天然气到岸价为3~4元/立方米,若考虑运输和再气化成本,天然气工业用户的用气成本很高,用气企业对高成本用气颇有怨言。在价格有管制以及石油公司引进天然气资源巨亏情形下国内企业使用天然气尚有压力,一旦价格放开导致价格上扬情况一定会变得更糟。美国的天然气价格结构同国内正好相反。目前在美国,居民用气价格同国内相似,大约为2元/立方米,而工业用气价格比较低,折合成人民币大约在0.5元/立方米。由于有价格优势,美国的天然气在产量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大面积取代煤炭等高碳化石能源。为此,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页岩气革命之后大面积下降。鉴于美国的天然气供应渠道和结构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完全照搬美国的模式肯定行不通。但是美国经验中有一点可以借鉴,那就是要拉动天然气需求,一定要在价格方面做文章,想办法降低用户特别是工业用户的用气成本是关键点。

  市场定价模式中的三个问题

  不过,近半年来的国际能源市场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气价与油价的走势同步性,在国际油价一路下行的情况下,气价也出现了下行。以亚太为例,2013年时最高气价曾达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14年年末气价跌至10~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降幅同样接近腰斩。

  对于今后气价的走势,应该与油价走势基本一致。目前众多机构对未来油价的预期均持低位运行预判,天然气价格未来低位运行可能性很大。

  近日,发改委宣布城市门站增量气与存量气价格并轨意义重大,为实现国内外天然气价格接轨做了铺垫,虽然国际气价在下跌,但当前国内气价仍低于进口气价。在此形势下降价,意味着政府对天然气消费的鼓励。接下来则需要抓住低气价契机,加快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特别是国内外气价接轨,这是国内气价改革的终极目标,目前国内外气价倒挂是权宜之计。高气价下的接轨会对经济运行带来硬伤,低气价下的接轨影响力要温和许多。中国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一直以来比较复杂,始终有政府调控的影子,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需双方协商的市场机制定价模式,当前是时候推进了,尽管有一定难度。

  就目前情况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其一,国内工业企业的用气成本依旧比较高。如前所述,美国工业用户用气价格为0.5元/立方米,而国内工业用户用气价格要远远高于这个水平。当前的油价有可能已经跌至谷底,按照油价气价走势一致的事实做判断,当前的天然气价格很有可能是一个底线价格了。不妨做一个大致的测算,即使国内进口天然气到岸价格按照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计算,考虑运费等因素,实际使用成本价格也不会低于3元/立方米。若再考虑天然气供应合同的照付不议因素,短期内天然气的实际进口价格可能要高很多,数据显示2014年天然气的平均进口价格为3.6元/立方米。其二,改革需要顾及国内生产企业的天然气生产成本。国内天然气产量的主要增量之一是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气源,非常规天然气生产难度比较大,成本比较高,通过调控实现国内气价全面降低对国内天然气的生产势必形成抑制,减少国内供应。其三,当前的煤炭等替代能源价格处于低位,促使部分企业放弃天然气转而使用煤炭、液化石油气的现象已经出现,业界称之为能源逆替代。理论上看,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对特定的天然气生产消费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补贴,依靠补贴帮助相关企业渡过难关。

  推进天然气供需双增长意义重大

  要消除雾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实现这些环保目标,一方面要对工业领域的落后产能关停并转,另一方面要充分意识到能源结构的转型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一点有必要予以重申。能源结构转型除了依靠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和发展新能源等手段之外,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战略选择是发展天然气产业,推进国内天然气供给和需求的双增长。

  国内常规天然气勘探处于早期,有一定的资源潜力。再加上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天然气的国内供应有较强的资源基础。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2000亿立方米。因而加大国内资源开采力度,做好国内供应非常重要。但是仅有国内天然气产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充分利用全球范围资源,而全球天然气资源供应充足以及当前低气价为资源引进提供了保障。即使如此,改革的推进依然会有一定难度,需要迎难而上。

  责任编辑:侯瑞宁

  znhouruining@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