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油气】中原油田大漠寻油
2016年11月14日 16:1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于银花 白国强 周理永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原油田在银额盆地首口参数井获高产油气流,为油田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开辟了新战场。

 

 

  日前,中原油田内蒙古探区部署在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的首口参数井——拐参1井压裂试油用3毫米油嘴放喷求产,获得日产原油51.67立方米、天然气7290立方米的高产油气流。该井以2毫米油嘴放喷求产,日产原油20立方米以上、天然气2000~3000立方米。

  探秘巴丹吉林沙漠

  银额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面积约12.3万平方千米,盆地中部分布有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海拔高度在1200米~1700米,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沙山高200米至300米,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该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其中西北部有1万多平方千米的沙漠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有的油气地质工作程度极低的大中型盆地,也是最具勘探潜力的盆地之一。

  2013年12月,中原油田通过国土资源部油气勘察矿权竞争性招标,在银额盆地获得芨芨海子、务桃亥、银根苏木三个区块共1.64万平方千米的油气探矿权。

  油气探矿权的取得,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在沙漠地区实施高效勘探,是摆在指挥部广大干部职工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中原油田内蒙古探区勘探开发指挥部决定从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做起,落实区域地质特征。

  茫茫沙漠戈壁,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常年风沙多。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野外勘察人员冒着严寒、吃着沙尘,历时23天,完成了9条地质剖面调查及浅钻取心取样等工作。累计路线长度7500公里,共计取样246块,分析样品922块次。初步查明了地层沉积层序和岩性组合特征,发现了侏罗系出露,证实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四套浅海陆棚相暗色泥岩、页岩,烃源岩厚度可达600米,展示出银额新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在此基础上,2014年春节指挥部组织实施了务桃亥二维地震勘探,由于地震资料采集位于沙漠腹地,没有道路,只能靠沙漠车来回运人、运设备。连绵起伏的百米沙丘,给地震采集带来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为了保证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指挥部建立了施工队伍自查、物探监督巡回检查、运行组成员随机抽查的三级监管模式,加强全过程监管。在务桃亥实施的 425公里二维地震采集,资料合格率达100%。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相比于芨芨海子区块实施的二维地震勘探难度,务桃亥地震勘探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芨芨海子区块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这里沙丘落差平均在300米以上,地震采集难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几百米的沙丘对地震有效波的高频信号吸收衰减作用非常明显,给地震资料采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沙丘相对落差大、潜水面深、沙丘鸣震等诸多技术难题,内蒙古指挥部组织地震采集技术人员开展专题攻关。细化试验方案,优化单线设计,通过三维高清影像优化测线设计,“避高就低”优选测线,采用宽线、高覆盖观测系统,深井激发等针对性措施,在沙漠地区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2015年,在沙丘最为高大的芨芨海子区块260千米的二维地震采集施工中,原始记录合格率达到100%,一级品率达到95.9%,获取了第一手品质较高的新资料。

  为保证地震采集资料解释精度,内蒙古指挥部成立了地震处理技术攻关组,组织中原油田物探研究院、中石化南京物探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攻关,采用层析反演静校正、叠前去噪等技术方法处理资料,获得了较好的剖面构造图。在此基础上,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联合攻关课题组,扎实开展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烃源岩展布、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通过近一年的地质攻关研究,银额盆地区域特征和新登记区块地质特征逐步清晰,推测新发现的中生界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是实现战略突破的首选区块。

  2015年4月,中石化股份公司油田事业部正式签发中原油田在拐子湖凹陷西部斜坡带近洼部署的参数井——拐参1井井位通知单,标志着银额盆地的油气勘探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为了取全取准地质资料,中原油田安排勘探管理人员与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共同进驻施工现场,与录井公司地质录井人员充分沟通,协同配合。钻入目的层后,指挥部及时组织研究人员携带设备到现场开展烃源岩、古生物、储集层等取样分析,现场研究人员及时准确卡位,连续取心4筒,将该套油层以“穿鞋戴帽”的方式完美取心,不但发现厚油层,而且见到油浸级别油气显示。

  打通生命通道

  位于额济纳旗东南方、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的拐子湖面积达600平方公里,蕴藏的油气资源吸引着中原石油人寻宝的脚步。中原石油人赋予了拐子湖更深的含义。在石油市场的“寒冬期”,他们期待中原油田能从拐子湖走上一个新“拐点”。在拐参1井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中原油田增储上产找到新的突破口。

  拐参1井井口位于沙漠腹地,距沙漠边缘近70公里。如何把几百吨重的钻井设备运到井场,成了首要问题。有人说铺一条钢板路,有人说铺水泥路,甚至有人提议不用修路,租用直升机吊运。经过多方论证,指挥部决定修一条简易砂石沙漠公路,不但满足本次施工需要,也为后续的生产做好准备。

  2015年4月,指挥部带领有招标意向的施工单位对拐参1井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从古日乃苏木乘坐物探公司沙漠车连续两天进入沙漠进行勘察,皆因沙山陡峭、沙窝太深无法到达井口位置。无奈之下,相关人员租用当地民用沙漠越野车闯入沙漠,最终找到井口位置。从井口位置到沙漠边缘选择施工路线,若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需对路线进行反复侦察,至少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经与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协商讨论,内蒙古指挥部决定从北京一家公司购买高清卫星地图,从高清卫星地图上选择一条由井口到沙漠边缘的路线,每隔20米读取路线沿途坐标数据,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完成了修路的第一步。

  2015年7月下旬,钻井三公司内蒙古探区项目部、钻前工程大队、运输大队、综合服务大队、70865钻井队,以及中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职工,陆续抵达拐子湖畔的温图高勒苏木安营扎寨。

  2015年8月10日,在阵阵鞭炮声和欢呼声中,拐参1井沙漠道路建设正式开工。道路一米米向沙漠深处延伸,每一米都记录着艰辛。9月25日下午4时,7名职工上井场运土,一直到晚上11点还没回来。沙漠里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水源,甚至连辨别方向的标志物都没有,在沙漠里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钻井三公司内蒙古项目部7086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刘卫立即组织车辆和人员进行搜救,在43公里处找到了因沙尘暴被困的车辆和人员。

  为防止流动沙丘掩埋道路,施工人员大胆试验探索,与地方防风固沙公司协商在已修路段开展防风固沙试验。在几处特殊路段做了8万平方米的“草方格”防沙、固沙。不仅保护了易被埋、易垮塌路段,也为今后沙漠筑路积累了经验。

  2015年10月27日,从拐子湖畔到拐参1井的73.57公里沙漠道路全线竣工。70865钻井队的设备也从新疆塔河长途搬迁而来,通过新修的沙漠公路运往拐参1井井场。

  打开地下宝藏

  2015年11月22日,承载着油田未来发展希望的拐参1井开钻了。

  这是内蒙古探区第一次在沙漠里进行钻井施工。没有任何施工经验可供借鉴,没有任何资料可作参考,地层压力多大?有无硫化氢?作为在银额新区打的第一口参数井,还要保持油气活跃度,如何使用钻井液?同时,施工现场位于沙漠腹地,距离沙漠边缘70多公里,不通电,沿途没有手机信号。设立生活点的温图高勒苏木距额济纳旗300多公里,来回就是600多公里,如何组织生产运行?

  为保证钻井顺利进行,钻井项目运行组制定了《拐参1井钻井工程运行协调组成员岗位分工》,成员统一在生产运行协调组的领导下,认真落实每一名前线值班人员的岗位职责。

  2015年11月,项目组人员接到拐参1井打导管施工遇阻的消息后,驱车近300公里连夜赶到井场,制定措施,组织施工。零下30多摄氏度的现场,寒气逼人,人冻得几乎站不住。他们采取10分钟一轮换的办法,在井上忙了一整夜,终于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确保了工作进度。

  拐参1井钻遇苏红图组、巴音戈壁组两套油层,钻井过程中槽面见原油溢流,泥浆分离器点火,瞬时火焰高达15米。岩屑(岩心)录井见油浸、油斑等各类油气显示38层73.05米;测井解释油气层24层46.4米,单层最大厚度10.9米,展示了良好的油气前景。如何踢好最后的临门一脚,是关键的关键。

  针对拐参1井钻井期间反映出的地层高压、高油气比显示,指挥部组织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井下特种作业公司等单位,讨论设计了最优试油方案。5月12日,拐参1井试油现场准备工作启动,试油施工人员、设备、物资分别从濮阳、普光、内蒙古三地向拐子湖进发。5月23日,指挥部优选巴音戈壁组7层22.6米油气层射孔试油,3mm油嘴放喷,油压3.0兆帕,获日产5.86立方米的工业油流。6月1日,开始关井测压力恢复,到6月9日油、套压分别回升并稳定到21.5兆帕、23.2兆帕。

  为了落实拐参1井的实际产能,油田决定进行压裂改造,提高井筒附近的渗流能力。

  6月15日早上7时,拐参1井施工现场,马达轰鸣,压裂施工开始实施,指挥部、井下特种作业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专家一起盯在压裂指挥车里,根据压裂曲线及时调整压裂施工各项参数,确保压裂施工质量。当大家看到完美的压裂曲线呈现在眼前时,瞬时忘却了所有的疲劳。拐参1井压裂后用3mm油嘴放喷,油压9.17MPa,获日产原油51.67立方米、天然气7290立方米的高产油气流。为获取该井稳定产能,6月20日以来,以2mm油嘴放喷求产,油压稳定在11 MPa左右,日产原油20立方米以上,日产天然气2000~3000立方米。截至7月10日,该井压后累计气量84114.39立方米、累计出油615.82立方米。拐参1井的成功钻探,揭示了拐子湖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中原油田油气资源战略接替阵地建设拓展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下一步,中原油田将在拐子湖凹陷整体部署三维地震采集1000平方千米,其中2016年在拐子湖凹陷中洼,围绕拐参1井周围部署三维地震307平方千米。目前,三维地震采集方案已经得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的批复,正在组织施工采集。同时,中原油田将在拐子湖凹陷综合评价及勘探潜力分析的基础上,优选有利勘探方向,加快勘探部署论证和优化施工工作。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