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油气】青海油田:低油价下争上游
2017年03月14日 09:4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郑丹 / 董绪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低油价寒冬中,青海油田员工苦干实干、勇于担当,取得了盈利能力位居中石油上游企业前列的成绩。

 

  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一座海拔2800~3000米、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油田——青海油田。在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石油人苦干实干、勇于担当,在柴达木石油精神的引领下,积极应对低油价。

  2016年,青海油田以建设千万吨高原油气田为目标,取得了勘探增储最多、开发上产最快、炼化运行最佳的业绩,盈利能力位居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上游企业前列。

  效益勘探应对低油价

  老地质学家曾把柴达木盆地比作一只盘子,被摔碎在地上又踏了一脚。意思是盆地经历了非常强烈的构造运动,地质构造极其破碎。

  要想在这只破碎的盘子里寻找到大油气田,并非易事。

  上世纪60年代,青海石油人在柴达木盆地取得油气勘探的辉煌成绩后,20余年间再无大发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实地勘探和地震勘探资料分析,近年来,青海油田又相继发现了昆北油田、英东油田、东坪气田、扎哈泉油田四个亿吨级油气藏,英西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成绩接踵而来,困难也随之相伴。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对上游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噩耗”。如何让勘探工作显现出更多效益,成为承担青海油田勘探任务主要单位的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近两年时间里,研究院在注重精细开发稳老区的同时,又重点进行效益建产上新区。在柴西南富油凹陷老区,研究院优选重点区域开展精细勘探,在扎7、扎9和扎11三个甜点区获得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在英雄岭构造带、柴西南富油凹陷、阿尔金山前和冷湖马仙构造带取得4项主要成果。其中,狮52井、狮49井获得高产油流,发现新的富集区。

  研究院还通过推进管理提升和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使油田的油气产量稳步增长。2016年,青海油田完成石油液体产量226万吨,完成天然气61亿立方米,均超额完成中石油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

  “低油价下,青海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始终围绕效益勘探这条主线,从部署设计、采集实施、处理解释等方面优化施工方案,强化施工管理,依靠技术进步,提升资料品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王传武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青海油田公司还通过与合作方共同减少三维地震勘探投资来达到效益勘探的目的。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处副总工程师张立军表示,为了实现效益勘探,东方公司近年来实现了规模化可控震源施工作业,今年首次在柴达木盆地风成大沙漠区和高原山前丘陵区实施扎哈泉、英东东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在保证资料品质的前提下,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资源投入、缩短了施工周期,还有效减少了项目运行成本。

  优质优速降本增效

  近两年来,受国际油价走低拖累,石油企业上游勘探开发效益普遍受到影响。2016年,青海油田坚持低成本发展,强化精细管理,较好地完成了降本增效目标,不少下属油田在国际油价降至每桶30~40美元时,仍能保持盈利。其中,既有最年轻的英东油田,也有最老的尕斯库勒油田。

  青海油田采油五厂厂长陈聚昆告诉记者,英东油田产量从2011年组建之初的日产不足40吨到突破1000吨,仅用了3年左右时间。在5年多时间里,累计建成产能52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20余万吨,成为青海油田“勘探周期最短、建产速度最快、效益评价最好、方案符合最高”的新区建产典范。通过实行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油田标准化、油田数字化建设,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使油田成为中石油集团公司高效开发油田的样板之一。油气生产实现跨越式增长,创造了优质高效的英东速度,“五个英东”(英东速度、英东模式、英东样板、英东效益、英东精神)成为油田效益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少人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是英东油田最突出的特点。在采油五厂英东第一采油作业区,经理徐向东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油井口对记者说:“那个井口是可以采集数据的,通过把蓝色压力表的数字远传至控制中心,结合视频远程监控实现油井井场全天24小时数字化巡检;注水井则通过对生产数据、设备参数等采集,实现无人值守。”他还告诉记者,采油五厂现有员工260多人,第一采油作业区只有80多人。这是因为高度自动化实现了“少人高效”。

  1977年,青海油田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油田尕斯库勒年产量在1991年迈上百万吨大关以后,迄今已连续稳产24年。尕斯库勒油田所在的采油一厂的厂长、党委副书记程长坤说:“通过实施低成本战略,开源控本和挖潜降耗,不仅尕斯这样的老油田,一厂所管辖油田的吨油操作成本全部控制在公司计划指标以内,实现降本增效3000万元。”

  目前,采油一厂的低成本战略主要包括开源控本、挖潜降耗和创收增效。程长坤举例,采油一厂非常重视落实“三不”原则,即自己能干的绝不进油田内部市场、油田内部能干的绝不出油田市场、中石油能干的绝不进社会市场。

  例如,采油一厂各采油作业区今年自主完成油水井换光杆、井口维护,转偏心井口等工作。同时加强设备日常维护维修,减少设备外修,像老井恢复、油气水集输系统管网维护、抢险等工作都由本厂生产保障中心自行完成,做到自己能干的绝不进油田内部市场;采油一厂各项工程,如尕斯联合站循环泵房维修等交由油田内部单位完成,油田内部能干的绝不出油田市场;采油一厂安全防护设施隐患治理工程、原油储罐机械清洗工程等中石油兄弟单位能干的工程,绝不进社会市场。

  在低油价下,油田效益化开发愈显重要。采油一厂持续强化油田储层基础研究,结合动态资料,针对不同区域储层适应措施方式和参数,优化选井选层,深挖剩余油潜力,先后对油田井采取了补孔、酸化、找堵水、防砂及老井恢复等增产措施,从而提高新老油田的开发效益。

  柴达木精神不惧低油价

  柴达木盆地自西向东分布为山地、戈壁和沙漠。举目望去,八百里翰海无人烟;跋涉其间,无边荒漠走不到头。对几代青海石油人来说,这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地方使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坚守,要克服高原反应和其他种种不便。

  窦文贞是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狮子沟采油作业区的教导员,已经在青海油田工作了23年。他对记者说:“我们员工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可以说全靠着精神在支撑。”

  狮子沟作业区平均海拔约3000米,拿着棉纱擦井口、握着管钳紧螺丝和设备养护等日常工作都会耗费更多氧气,人也容易感觉疲乏。如果迅速从油罐爬上爬下,当时便会喘得够呛。虽然和20年前相比,员工工作生活条件已有明显改善,但猛烈的风沙和夏季早晚温差大仍然让新员工感觉不适应。这里夏天的晚上仅有4℃-5℃,外出巡井必须穿棉衣。遇到新井投产时,员工更是要接连一两个月加班加点地“连轴转”。

  “尽管如此,我们从没有让巡检、拉油、更换闸门等日常工作受影响。”窦文贞说。

  11月的英东作业区,夜晚温度已降至零下十到二十几摄氏度,被誉为“高原铁军”的井下作业公司作业大队仍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他们主要从事油气水井的维护作业,是最脏、最苦、最累、最险的工种。作业大队作业6队司钻孟艳平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停止夜班了,但今年工作量增加了,夜晚还要作业。站在井上,有时上面喷的水或者油淋到身上冻住后非常难受,大家仍坚持在岗位上。如果遇到突发状况,我们就要及时处理,保证完成任务。因为组织为我们付出很多,我们也要为油田、为公司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石油管理局局长付锁堂看来,这种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为核心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在青海石油人的创业实践中不断被丰富和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青海石油人的不懈追求。

  今年,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青海石油人把柴达木石油精神和应对低油价实践相结合,为抵御低油价做出了积极贡献。青海油田采油三厂副总地质师、英西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组副组长唐士跃告诉记者,采油三厂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修旧利废、降本增效活动。同时,在英西产能建设过程中,配合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优化产能建设方案,优选井位部署,今年在英西地区陆续打出了狮1-2井、狮205井和狮1-3向1井等3口日产千立方米以上的高产井,使该区吨油操作成本控制在百元左右。

    本文图片均由青海油田提供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