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打造石油的“中国价格”
2017年07月13日 16:45 来源于     作者:本刊记者 赵玥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作为成功者,布伦特基准油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值得亚洲国家借鉴。

  对于一再被看好的中国来说,尽管有了野心也有发展前景,但要真正建立一个新的“布伦特”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所强调的“深化体制改革”和“市场化”无疑是中国油气能源的最终目标,也为中国定价权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从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能源政策和即将开展的油气体制改革来看,我们距离石油的“中国价格”已经越来越近。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

  4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公开直言将力推石油期货在今年上市。

  消息传出,令不少业内人士为之一振:经过五年的筹备,我国终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石油定价简单说就是期货市场决定现货,这样一个机制凸显出期货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说。

  近几年来,建立一个本地原油期货市场以影响国际油价,成为中国能源问题专家讨论的重点话题。

  在这一方面,中国过去不是没进行过探索。2005年,上海重设燃料油期货交易上市。这是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9年以来第一个批准上市的期货交易品种。

  由于当时新加坡的燃料油现货市场每年的交易量在三四千万吨左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企业做出来的,刚刚上市的燃料油期货所表现出来的市场能力,也已经超过了新加坡的规模。因此,部分乐观的业内人士认为,燃料油期货可以说是建立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切入点和“试验田”,将为今后陆续放开其他石油品种期货品种提供样板,并有望使亚太地区燃料油定价中心向中国转移。

  然而,现实毕竟骨感。

  国内现货购买机制以及市场化放开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这一期货品种遭遇搁浅。

  斗转星移,十几年过去了。大多数专家认为,随着亚洲成为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以及国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而一旦中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建立,其他国家也会参与进来,对国际市场肯定会有影响。

  正因如此,一些专家更是把下一个“布伦特”瞄准在中国。

  “要形成全球性基准油价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亚洲国家中中国是最具备条件的。”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副所长陈蕊说。他认为,中国既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近年来,国家加快了油气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逐步优化和改善市场环境,为其提供了条件。

  人民币与定价权

  引进期货只是第一步。这标志着在我国交易原油有了标准化合约,从而统一了国内原油交易市场标准化。

  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引进资金进入这个市场,包括国内炼厂、石化企业以及贸易商,还有原油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国内投资机构,当然也包括QFIl等。

  业内人士指出,当国内原油期货市场资金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价格自然而然就会跟着或者引领市场行情走。当资金量足够大后,这个市场便会吸引到全球的资金来参与买卖。

  “简言之,当大家都来你这个市场买卖原油,自然而然,国家原油价格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就提升了。”王红英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精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凯认为,当前,我国实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推动市场主体的增加。目前大部分原油期货基本上以美元结算。而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想具有话语权,就要让更多人使用。“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践。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人民币将获得更多的流动性,而中国也会提升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通过原油定价,通过现货和期货的交易,就会让更多人愿意用人民币结算。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中国应联合中东、东亚和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从而获得原油定价的话语权。”陈凯说。

  配套环节

  期货交易除了需要开放专业的平台外,更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保驾护航。

  “国际能源交流中心在上海自贸区内挂牌,就意味着原油期货将在自贸区内推出。这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王红英表示,“原油主要供应商和贸易商大部分在海外,交易交割时多涉及汇率问题,把能源交易中心放在自贸区,由于自贸区货币可自由兑换,因此解决了服务海外投资者的难题。而国际客户参与到中国消费市场,有助于逐步增强中国原油竞价的全球地位,最终为争夺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定价权铺平道路。”

  中国筹备的原油期货交易所要成为国际上普遍参与的期货交易所,必须打通与境外原油和各种交易所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进出通道,一些交易细节难题也需要解决。比如,交割环节的税收改进问题、交割品种等。“对于石油期货上市,包括交割引发的税收变动,国家还没有适合的机制。就像之前燃料油期货相对比较活跃,但是之后的税务改革,提高了交割成本,导致燃料油期货陷入了有价无市的状况。”王红英说。

  另外,现在公布的石油标的是中质石油,是国内目前通用的石油。但是国内不像美国那样使用的石油品质比较单一,国内还有很多重油,并且进口的也有一部分轻油,所以交割的时候就非常麻烦。

  尽管还不完善,但是中国三大油企经过了近20年的壮大之后,已经成为国际上不容小觑的力量。在目前国内能源改革的大方向之下,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原油期货同步推进,也表明中国的高层已经意识到,定价权的争夺离不开政府的放权。

  石油储备

  “中国石油储备相对国际上很多国家远远不足,是中国在争夺原油的定价话语权里面最需要补足的关键一点。”陈凯说。

  陈凯指出,制约中国争夺原油定价权的首要困难是原油战略储备不足。英国伦敦拥有北海石油,西得克萨斯拥有充足的美国南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原油。“没有充足的储备就没有话语权,尽管中国是非常大的原油进出口国,但仍要进口高质原油,战略储备并不充足。”

  2016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65.4%,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5月,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发布消息称,至2016年年中,中国建成舟山、镇海等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原油3325万吨,约占我国2015年石油净进口量的1/10。

  这让关心我国原油定价权的业内人士稍微松了一口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作为这一决策的亲历者,更是欣喜。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刚建立应急石油储备时,我国也有一些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同志提出应该建立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但由于那时中国石油供大于求,国家层面对石油供应的短缺或中断的危机感并不强烈。”张国宝坦言。当时很难预料到中国未来的石油需求会快速大幅度增长,中国会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因此,这个提议并没有引起特别重视而付诸实施。

  据他介绍,1993年是我国能源供需变化的重大分水岭。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进口急剧增加,这一年我国由原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原油净进口国,结束了大庆油田发现以来我国实现石油自给并略有盈余出口的30年历史。此后,原油进口量不断跨上新台阶。

  张国宝表示,有调查显示,国际油价上涨1美元/桶,中国即需要多为此每月支付上亿美元。

  因此,石油储备的建设尤为迫切。

  除了战略储备外,陈凯认为,造成我国原油储备不足原因还有两点。首先是包括新疆和大庆的油田是内陆油,油品质量较差、开采较困难。其次是对于海上原油的开采则技术不足。再次在石油储备建设方面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先要增加自己可控的供给。”他认为。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鼓励并督促增加探明油气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要加速国内页岩气和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三大公司集中力量搞勘探、抓科研,以期早日摸清家底,实现开采技术的突破。

  其次,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控制石油需求总量的增长速度、调整油品需求的结构。“以比较低的能源弹性系数支撑经济发展。削弱市场对中国石油需求大幅增长的预期,是平抑油价的一种方法。此外,要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陈凯说。

  从今年发布的一系列油气及能源“十三五”规划来看,国家对此已经有了明确部署。

  要建立权威的定价基准,除了具备完善的金融体系、健全的监管体制外,还需要具有相对完善的石油产业链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国家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等定位的确立,均为我国推出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原油期货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