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压力虽大 红利犹存
2018年02月05日 16:17 来源于     作者:赵玥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环保税虽然给石油石化企业带来了比较大的税费负担,但是对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有利。

 

  “征收环保税后,在广东养一只鸡需开征8毛环保税。”这是不久前媒体热炒的一条新闻。

  如果把视线拉到制造业和加工业,如钢铁厂、冶炼厂、化工厂等排污严重的企业,其税收支出可能大幅提升。据行业人士分析:以年产值5000万元为基准的中型化工企业为例,每年度需缴纳大气污染物税额、水污染物税额、固体废物税额以及噪声税额,环保税征收范围应该为30万~70万元;在征收标准更高的山东省,税费将提高到60万~105万元。

  一时间,对企业来说形势显得不太乐观。

  环保税落地之前,一种比较常见的声音认为:它将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显著的影响。

  不过,根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和分析师汤维祺在2017年12月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根据他们的调研和测算,由于环保税总体平移排污费负担,且总体税负在工业生产总成本中的占比较低,排污费升级为环保税后,新增的税负对我国工业生产总成本的推升仅为0.1%左右,十分有限。

  另外,国内外许多理论、实证研究和发展经验均表明,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具有优化和促进作用。著名的“波特假说”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规制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合理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有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或提高产品的价值,抵消改善环境影响的成本,使企业更有竞争力。

  国内有研究表明,当环境管制成本增加1%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授权数量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加0.12%、0.30%和0.22%,证明了适当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的盈利是有好处的。

  用税收来优胜劣汰

  “在税收很多、税负较重的情况下,再增加任何的税,大家都很敏感,也会给企业带来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坦言,这是环保税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正因如此,中央的设想和出发点遵从“税负平移原则”,即环保税征收规模的初期将维持平稳过渡,不会出现激增情况,不会给企业增加更多负担。

  不过,也有专家坦言,诸如煤炭、火电、化工等高污染行业,本身就是环境监管的重点,污染物进一步削减的空间并不大。按照环保税“减排才可减税”的规定,再加上部分地区较高的征收标准,企业还需做好短期内成本上升的准备。

  据了解,化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5个行业缴纳的环保税,约占全部大气污染物环保税收入的88%。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团队预测称,环保税规模将远超现行排污费,年征收或达到500亿元。

  部分石化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谨慎地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缴纳环保税比排污费的差额,但很有可能税费会增加。

  这一点在安永大中华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梁因乐处得到佐证。不久前,他曾带队对国内的能源企业进行了一次针对环保税的调查:“我们一些环保防治压力较大的大型化工能源类国企测算,未来要交的环保税相比之前排污费有大幅提升。”

  据他介绍,税负可能增长较多的一些国企,主要原因之一是之前有地方给予的排污费免征、缓征优惠政策;但是费改税后环保税对之前免征、缓征情况没有明文规定,因此要按照全额纳税。

  税超过费,是否就是把守规矩的企业逼上绝路呢?答案不尽然。

  在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看来,目前国内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粗放式发展往往投入小、见效快,绿色发展则投入大、回收慢。在环境税改革前,一些生产效率低、污染排放多的企业尚有生存之地,这以后则不然。

  环保税的征收实际上更体现了公平原则,短期内增加了部分企业的负担,但最终则通过环保税对不同企业进行“甄别”,甚至是“分化”。“最终,环保税税负差异造成价格差别或生产规模差异,好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坏企业被挤出市场。”李志青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石化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投入数亿元来治理污染,一些当地的地方企业却在这方面投入甚少,但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明知不公平但也无可奈何,“起跑线不在同一水平上”。

  可以想见,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态势长此以往,将对环保投入力度大的企业造成损害。

  贾康直言,过去,政府对排污企业往往采取“关停并转”的行政手段,但发挥的作用有限,政府难以一一决定哪个该关,哪个该停,怎么转,怎么并。同样,“用法律手段实行准入”,实际上也缺乏可操作性,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全国现在有7000万个以上的市场主体,怎么可能让政府一一去管。长远来看,还是要靠市场竞争机制在规则空间内优胜劣汰。环保税就是让企业自身有动力去考虑如何节能、降耗、治污、减排,达到优胜劣汰。”贾康强调说。

  2017 年下半年,卓创资讯对山东省的独立炼厂进行了调研,认为新税法将对该省内的63家独立炼厂产生显著影响。多位炼厂内部人士也表示后期经营成本或将会有所提升。

  “山东地炼本身就是环境监管的重点,各炼厂相关环保措施也相对较健全,污染物进一步削减空间有限。环保税负差异最终将带来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等差异化,促使山东地炼优胜劣汰。”卓创资讯咨询师薛珊分析说。

  对此,李志青说:“环保税本质上是一种污染的‘从量税’。企业纳税越多,排放成本就越高。从长远来看,环保税可为企业减负。同时,环保税负差异最终将带来产品价格、生产规模等差异,好企业从中受益,差企业将被挤出市场。”

  转型与升级

  石化企业的环保压力及经济压力增大,这已成为共识。

  石化行业该如何应对?专家的看法基本一致:升级与转型。“转型与升级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转型是从这边转到那边,从高碳转到低碳;升级是从下面升到上面、从低附加值升到高附加值。”李佐军强调。

  实际上,环保税法仍然给予了企业一定的减免空间。比如,环保税法中增加了一项减排税收减免的办法,即“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

  周献慧指出,环保税总体上保留了排污费有关农业生产、流动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优惠政策。同时,为了鼓励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结合排放标准设计了优惠规定,即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这种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是一种重要政策导向,必将激励企业采取技术、投入、管理等综合手段,降低排放,改善环境。

  所以,石化企业如果要少征税,最直接的一个途径就是降低排放。周献慧建议:“石化企业一定要扎实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同时,要加快采用先进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对重点污染物进行达标提标改造。另外,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废物资源化再生循环利用。”

  在国外,通过这一途径取得巨大效益的企业大有人在。“比如过去10年杜邦公司通过节能减排使产能提高30%,能耗降低7%,温室气体减排72%,节省成本20亿美元以上。”李佐军说。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相当一部分石化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取得一定进展。近年来,燕山石化在环保项目上先后投入20多亿元,使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对企业来说,只有发展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才会减少税收成本。”李佐军说。

  薛珊告诉记者,目前,山东地炼正处于多元化发展转型之路,各炼厂纷纷推进产品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更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产品,并跨行业、多元化发展以形成新的竞争力。

  “就我们了解的情况,富海集团2017年10月发布了《节能清洁车用》团体标准,提高油品质量、加氢成品油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整体竞争力。另外,多数炼厂把经营范围扩展到物流商贸、油品经营等领域。比如,东明石化开办了昌顺运输有限公司,京博石化建立加油站等,都扩展了产业链。这为他们面对税收的冲击提高了抵抗力。”

  在这一方面,民企和国企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去年,国内首套工业化规模的生物航煤生产装置在镇海炼化开工。“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以处理10万吨餐饮废油,产出的优质航空煤油能满足中国到地球最远端目的地一年定期航班的用量。”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新闻中心主任黄仲文介绍说。

  有分析测算显示,1吨普通航煤排放3.2吨二氧化碳。我国目前的航煤消费量是2000多万吨。如果按我国生物航煤能达到航煤总量的30%,即生物航煤替代量为600万吨左右,每吨生物航煤至少减排35%来计算,一年可减排约67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近6100万棵、近45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创新和科技就会促进企业推进产品转型升级,重点去发展更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产品,以形成新的竞争力。”李佐军说。

  环保协同

  “现在什么行业最火?环保。”在采访中,无数个石化企业这样回答。

  2017年,从近百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的年中业绩报告来看,半数以上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长。其中,废水、废气等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增速较快,监测板块在各级政府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站点布局、中央环保督察等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增速超过20%。

  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看来,这样的不俗成绩并非偶然。“一是因政府需求增加,治污市场扩大,催热了PPP模式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二则受益于中央环保督察、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治理等政策落地,为节能环保企业带来利好。”

  可以说,2017年是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受到高度关注的一年,不仅对企业提出挑战,而且为工业环保带来更多机会。

  追根究底,薛涛认为,工业治污板块在去年上半年的表现突出和环保税的落地密不可分。“环保税设定了刚性排污成本,并对减排进行引导,奖优罚劣,两者为政策倒逼机制,给第三方治理提供了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据此,专家认为,节能环保行业的下一“风口”即是第三方治理。据了解,当前,只有20%左右的企业将环境治理交予第三方公司,还有80%的空间等待释放。

  一些污水处理及治理污染的环保企业向记者表示,由于费改税以后执行力度增大,而污染企业要治理排污,无论是自己治理或是请第三方治理,都是给环保创造了更大的需求市场。

  当前,国内领先的环保企业已经与部分制造业企业进行合作,包括石化企业。“大型制造业企业不会只关注自己三五年的发展,如果从战略角度考虑,引进治污的技术革新更合适。这样,对于做治污装备的企业,同样起到推动作用。”薛涛说。

  他认为,未来政府迫切需要有效减排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监测、监管、减排、达标规划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环保税对环保产业的促进作用已经逐渐显现。 ”

  据了解,在环保税实施之后,企业减排数据将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减税或者缴纳以及需要缴纳多少税的关键,即征税要有监测数据,需要安装监测设备或者第三方监测服务。

  归根结底,环保税的推行不是遏制产业发展,而是要在淘汰“三高”落后产业的同时培育一些新的绿色产业,使经济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培育新增长点。薛涛介绍说,通过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进行测算,2012~2020年间,政府每投入10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能源,可创造3万个就业机会。”

  这为第三方环保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给具有先进经验和设施的石化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协同发展思路。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齐鲁石化即采取了这一方式并取得不小的成绩。据了解,2013年到2015年,齐鲁石化安排环保投资13亿元,累计建设环保项目32项。专业化重组后,齐鲁石化以“沿线服务、延伸服务”的新思路,接收了当地158家地方企业共计178套生产装置的工业污水。

  通过数年努力,如今齐鲁石化治理的外部污水达到治理总量的四分之一。“需求提升了我们的应急能力。”环保中心主任曹铭青说。他认为,高标准不仅考验着他们的神经,而且考验着他们的执行能力,反过来是一种提升。

  也有专家指出,环保税的出台实施将利于加快建立全国性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据了解,此前我国就在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开展了排污权试点。而环保税的实施有助于构建稳妥的“一级市场”和活跃的“二级市场”,将一些长期忽视直排现象的小企业与大企业和重点污染源一道纳入交易监管体系,力争实现现有和新扩建工业企业排污权交易全覆盖。

  在业内人士看来,环保税的改革并非影响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它理应作用于全社会、全行业,鼓励合作,支持创新。“环保税改革不能单纯为了增税而增税,为了环保而环保,而是应当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施正文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有智慧,应当要求全社会参与环保税的立法。”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