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路径
2018年06月28日 11:15   作者:罗佐县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显著加快,绿色低碳能源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就能源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全球能源去碳化的道路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高碳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下降,以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为主力的新型能源将逐渐成为能源供应主体,迎来发展黄金期。

  我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一直积极顺应能源发展趋势,致力于推进能源转型。目前的转型正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煤炭的去留问题。一方面,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前高达60%左右。因此,期望短期内实现煤炭消费大幅下降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国已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0%-65%,碳排放于2025年到2030年达峰并力争提前实现,而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去煤,且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其次,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为重工业比重高、产业结构低端化以及重复建设等因素导致能源粗放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大幅提升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再次,目前油气对外依存度已分别逼近70%和40%,而过高的依存度影响到能源安全,需要依靠强化国内油气供应能力以及发展非化石能源替代的途径予以解决。

  中国能源供需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我国能源转型将独具特色,其核心要求和表现是中国较全球能源转型速度要快,力度要大,效率要高。具体到实施路径以去煤用煤并重、增气、稳油以及非化石能源大发展为主要特征。首先是去煤与用煤并行的发展思路要明确。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发展能源替代,尽可能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另一方面要正视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尽可能合理利用煤炭。其次是现阶段要加快天然气的利用步伐。去煤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替代来实现。目前而言,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大幅攀升条件还不成熟,还不足以大量替代煤炭以至于形成“断档期”。在此期间天然气成为去煤的现实选择,且发展天然气的力度要大。再次,需要稳住石油消费。我国目前的石油消费规模已经接近6亿吨,对外依存度接近70%。基于此,对原有对外依存度的提升要辩证看待。考虑到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以及国际石油市场波动、地缘政治的影响常态化存在,有必要对石油进口予以政策调节,避免过多的进口。调节不是人为地设置顶板,而是充分利用政策导向以及市场机制去引导石油消费。最后,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作为重中之重。我国具有丰富的非化石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到2030年达到20%,到2050年占能源消费总量50%以上,届时能源消费增量基本依靠非化石能源。能源供应主体一旦过度到可再生能源,能源安全的忧虑基本就不存在了,能源对外依存度这个概念有其历史局限性,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主导下的能源时代的产物。

  结合目前的发展基础与形势,我国在促进能源转型的措施方面,可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碳税制度和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引导,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加快低碳经济模式的形成,稳步推进能源产业低碳化技术改造和科学发展模式的形成。其次是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事关能源供应的颠覆性技术研发要敢于期待并付诸实际行动。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