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油田加“热”需加速
2019年08月17日 17:0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罗佐县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国内老油田经过数十年开发,目前普遍进入中后期,新增储量品位下降以及开发成本上升成为普遍特征,加快老油田发展转型成为当务之急。具体到转型路径,一方面要通过技术进步将剩余油气资源利用好,让难动用储量动起来,继续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油气能源;另一方面要发挥油田既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以此支撑新的非油气业务的发展。其中油田地热、余热开发成为重要发展领域。

  油田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供利用,这是转型发展的基础。据国内地质专家测算,中国大庆、辽河、华北、胜利、中原以及河南等油田主要热储供发电功率可达3000MW,中国主要油区10公里以内地热资源量相当于1.8万亿吨油当量。余热利用是油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年我国原油产量约为1.9亿吨,按油井产出液含水率90%计算,油田采出水总量约17亿吨。相关专家的测算若利用10℃温差,可利用余热资源量折合标煤240万吨。如果能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利用,用于油田伴热输油,可替代大量天然气,是油田节能减排和降本的重要尝试。

  国内外油田依托自身优势开发利用地热的成功案例为转型提供了前车之鉴。美国的Teapot Dome油田曾于2008年9月成功实施油田地热发电项目,项目运行首年发电量达到586MWh。国内胜利、华北、辽河、江汉、冀东等油田已大量开展地热能开发利用,地热已成为支撑老油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国内油气田相关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油田地热发电路径,油田地热发电预计是未来油气田转型发展的又一看点。

  让油田变热田,实现由油气企业向油气、热力和电力供应“三联供”是企业转型中长期的发展方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对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做出了系统规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达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20%,到2030年将达到30%。就目前的发展形势看,老油气田的转型已成为事关油气田自身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油田变热田的步伐要加快。具体到实施路径,可考虑以下方面。

  将油田的热利用与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结合起来。我国的主力油气田多位于北方供暖地区或夏热冬冷地区,油田职工以及所在地区居民有冬季供暖需求。依托工程技术优势,加快所在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将条件具备的废弃井利用起来,发展面向自身以及来自地区市场的多元客户的供热业务,力争成为支撑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以及煤改地热工程的领军者。

  将油田地热开发利用与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结合起来。分布式能源由于具有能源供应灵活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特点,相对于集中能源供应功能的经济性正在政策和发展模式的变更中逐渐表现出来。分布式能源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电力多元供应,体现的是电语言。油田既然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未来的发展转型应将地热的开发利用与风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充分结合,实现热电联供与微电网。目前国内的不少油田已在这一领域做出成功的实践和案例。

  从现实的发展条件看,油田转型完全脱离油气田自身资源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并不现实,毕竟外部市场的容量有限。现实的途径还是需要立足油田自身的资源和条件,通过资源整合挖潜谋得新的发展机会。油田变热田的提法虽已有历史,但并不过时。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