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人物
【人物】我在“一号哨所”当班长
2019年12月15日 11:2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朱放宁 方光辉 孙天龙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军人的光荣传统,在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桥古集气处理站班长于泳的身上熠熠生辉。

 

文/朱放宁 方光辉 孙天龙

  新疆库车县齐满镇大博孜村,坐落着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桥古集气处理站(以下简称桥古站)。小站远离队部100多公里,被称为雅克拉采气厂的“一号哨所”。

  于泳是这个小站的班长。2010年桥古区块第一口QG1井发现投产,桥古站先后经历了QG101井、QG1-1CH井、QG1-3H井的开采和三次站内流程大型改造、扩建。于泳一一见证。他用9年的坚守,看着小站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大家眼中的“好班长”

  今年46岁的于泳,1997年参军入伍。曾在新疆武警总队服役3年,并在部队入了党。军旅生涯在他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虽然早在2000年就复员到了西北油田工作,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光荣传统。

  “不讲任何条件踏踏实实工作,关键时刻能发扬军人和党员的优良传统和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桥古站42名员工对于泳的评价。

  2013年以来,随着桥古区块的开发,由单井生产演变成三口井的油气集中进站处理,QG1井演变成桥古站。于泳提出开展井场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对采气树加药橇块进行喷漆、对停车位进行标识等,井场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6月,桥古站开始进行CNG充装,其后又经历站内流程扩建和单井持续增加,于泳的责任更重了。他以军人般的坚强意志抗住了重压,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在扩建流程投产后的一个星期里,他白天研究图纸参数,晚上当起辅导员,手把手教会每一名岗位员工标准化操作和应急操作。

  他曾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休息,盯在现场,只为确保站内23台设备运行正常。

  2018年冬天,桥古站脱硫塔后过滤器到JT阀冷箱管线发生冻堵。于泳准确判断出是管线积液。一起生产事故得以避免的背后,是他为了清理积液,整整一晚没有休息。

  没过几天,脱硫塔后过滤器又发生堵塞。他又忙前忙后连续两个晚上清理过滤器和冷箱内的杂质。早上中控室的同志打开值班门,发现他累得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就没有出声,悄悄把门关上,让他可以睡个好觉。

  扩建后的桥古站有了许多新设备,重要性也越来越强。为了管好这座现代化的小站,于泳加强了管理创新和小改小革攻关。

  围绕“质量再优一点、收率再高一点、损失再少一点、销量再多一点”目标,他选定分子筛AB塔连通管线改造不停压缩机放空、废旧乙二醇回收再利用等课题,征集合理化建议7条,工艺流程优化项目2个。现均已竣工实施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油气生产设备能耗高、环保指标不稳定和冬夏两季严寒酷暑中设备频繁启停机问题,累创效益70万元以上。

  他提出以“敬业奉献、以站为荣,心系桥古、共创佳绩”为核心的班组文化,提高了班组的凝聚力、向心力。

  小站员工任斌说:“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班长能以身作则,从小处节约。有一天,我打印材料只用一面纸打印,受到了班长的批评。”

  老魏说:“班长每次上报领材料时,总是先到库房查看余料有多少,能不报坚决不报。”

  …… ……

  少数民族的“亚克西”

  2月4日9时,立春的雪还在扬扬洒洒地下着。于泳带领员工杨运平、石江峰、吴轶,开始对23公里长的桥古站至东河塘输气管道进行巡线。

  10时30分,当他们穿越南北方向公路时,一辆行驶在冰雪路面上的白色轿车突然转了180°后停下。

  跟在轿车后面的电动三轮车紧急躲闪中滑到了路基下,侧翻在了雪地里。骑车的维吾尔族妇女被压在了三轮车下,一个小孩和几个包裹被甩出了三轮车。受惊吓的孩子哇哇地哭出声来。

  于泳喊道:“快救人!”他第一个冲了上去,抱起小孩,迅速检查小孩有无受伤。石江峰、吴轶合力抬起三轮车,救起这名妇女。

  于泳蹲在地上,一手抱着小孩不断安抚,一手掏出手机给站上的值班司机打电话,让巡井车赶到现场救助。

  10时50分,桥古站司机开着巡井车赶到现场。他们一起把电动三轮车扶正,重新接好电瓶,把车推到公路旁,还把五袋包裹重新包扎捆装,放到车上摆整齐。

  这名妇女的家人闻讯赶到现场。她的丈夫扎克·买买提握住于泳的手说:“亚克西!亚克西!”

  大博孜村村民艾合买提·买买提和妻子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去年刚大学毕业,两个小女儿还在上学。家里就靠几亩地生活,经济困难。

  于泳来到站上后,和艾合买提·买买提结对认亲,经常上门给予帮助。去年暑假期间,于泳带着妻子腾玉萍和儿子于子轩来到艾合买提·买买提家。两家人一起劳动,一起做饭,其乐融融。

  一次,于泳带着员工魏法力巡线时捡到一部手机和一个钱包,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石油工人拾金不昧的事迹在村民中流传开来,村民们大加赞誉。

  9年来,于泳带领站里员工与少数民族村民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用公益爱心和友爱奉献传递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上演了一幕幕民族情——

  从内地休假回来上班的员工把奶糖、饼干等食品发给维吾尔族小朋友。

  冬季时,员工刘峰把自己备用的劳保鞋送给了村民买买提。过古尔邦节前一天,他还往困难户阿不都手里悄悄塞了200元,让阿不都买件新衣服过节。

  …… ……

  如今,站上所有员工把民族团结的话说在嘴上、想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自觉播种同胞谊、民族情。

  儿子心里的“大骗子”

  于泳以站为家,坚守岗位,从不缺位。多少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中秋节、春节是在站上度过的。

  对桥古站来说,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班长。但对妻子来说,他是一个指望不上的丈夫;对儿子来说,他是个缺位的父亲。

  2005年儿子于子轩出生后,妻子独自一人承担着照顾孩子的重担。儿子咿呀学语时,每次于泳回家,儿子都不叫爸爸。儿子年幼时曾多次生病。妻子打电话给他,希望他能回来。电话里的他只能欲言又止,带着亏欠和内疚低声说:“对不起!这几天工作忙,我实在不能离开岗位……”“对不起!今晚设备大修,我实在不能离开岗位……”

  在儿子心里,爸爸就是个“大骗子”——每次说好的“明天回家陪你看电影”,“明天陪你逛书店”,“明天陪你买衣服”……最后都成了“无法兑现的明天”。

  一年又一年,儿子在妻子的照顾下不断成长。今年,儿子已经上初中一年级了,于泳却几乎从未去学校接送过,更不用说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活动。年年缺席家长活动,导致有些同学和老师误认为他的儿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于泳时常对妻子说:“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必须把它干好!作为一名老兵,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只顾自己的小家,还要顾千千万万的家。我相信你能理解我,相信儿子长大后一定能理解我。”

  于泳对桥古站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

  桥古站如今已发展成采气、脱硫、脱水、脱烃、过滤、干燥、增压、销售“一条龙”联动生产的现代化处理站,已经成为中国石化在南疆地区独有的CNG充装新能源产销基地,更成为库车县工业和居民用气的“排头兵”、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于泳多次获得局级安全保卫先进个人、厂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个人称号,并带领班组获得局级“工人先锋号”“先进班组”“青年安全示范岗”称号。去年,桥古站被评为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安康杯先进班组。

  责任编辑:陆晓如

  znluxiao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