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解决产能过剩,只有这条路
2019年12月16日 21:24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边思颖 张福琴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文/边思颖 张福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动能转换对成品油消费带来重大影响。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炼油能力至少过剩0.6亿吨。随着今后两年一批新建炼厂的投产,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全国炼油能力控制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展望未来,为实现炼油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首先解决炼油能力过剩的突出问题。

  加强炼能总量控制

  我国炼油行业持续发展,目前炼油能力过剩凸显。

  2018年,我国炼油能力达8.3亿吨,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全国成品油产量36034万吨,同比上升3.6%;成品油表观消费量32413万吨,同比增长2.2%,成品油过剩3621万吨;全国成品油出口5800万吨,呈大幅增长态势。综合来看,我国炼油能力利用率不足70%,与世界平均炼油能力利用率82.5%相比,过剩问题十分突出。

  预计,到2020年,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石油炼制、乙烯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000万吨/年和500万吨/年。而恒力炼化2000万吨/年炼油及450万吨/年PX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集团1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芳烃及11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对二甲苯、28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镇海炼化扩建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旭阳石化1500万吨/年项目等,将在2019~2021年间陆续建成投产。近中远期,我国炼油能力增长迅速,控制总规模压力大。

  在炼油能力明显过剩的同时,我国化工产品,特别是高端石化产品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据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7543.35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5187.95亿美元,出口总额2355.4亿美元,行业贸易逆差高达2800多亿美元。导致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就是我国进口了大量化工新材料和专用精细化学品。

  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面对当前炼油能力过剩、化工产品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复杂矛盾,必须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严格控制炼油产能总量,防止出现与前一阶段钢铁、煤炭总量严重过剩类似的突出矛盾。

  对今后新上的炼油项目,既不搞“一刀切”关门,也不搞无条件放开。必须布局有规划、原油有来源、码头(运输)有条件、收率有标准,并具备市场配套等条件。在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把我国炼油行业总产能动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引导地炼良性发展

  从公布的新项目情况来看,新增炼油能力多是炼化一体化的优质产能,必将推进优质产能对落后产能的替代。这一过程中,央企、地炼、合资炼厂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角逐,行业将开始新一轮“大洗牌”。

  包括“三桶油”在内的央企无疑是炼化转型升级的主力。但值得关注的是,10年间,地炼的一次加工能力由6150万吨/年增长到2.7亿吨/年,成品油产量由885万吨/年增长到9029万吨/年,一次加工能力增长了3.4倍,成品油产能增长了9.2倍。地炼已经成为炼化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今后,需要正确引导地炼建设,推动地炼良性发展。

  为了正确引导地炼的良性发展,政府部门应建立全国炼油企业清单,保护优质产能,严控炼油新增产能,合理把控项目实施节奏。同时,进一步完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未纳入该方案的新建炼油项目一律不得建设,未经主管部门核准不得再新建和改扩建炼油能力,实行炼油总量控制。

  引导获得进口原油配额的地炼良性发展。对获得国家使用进口原油资质的地方企业参照央企进行管理,鼓励企业利用先进生产技术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新产品开发、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推进炼油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升级,形成炼油化工一体化产业模式,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

  做好区域优化

  在近几年炼油产能扩张中,产业链两端的参与者“殊途同归”,打造炼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共同趋势。大型炼厂积极进行改造升级,一些企业开始显现出从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的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

  由于规模越小的炼厂综合开工率越低,柴汽比越高,竞争力相对薄弱,往往资金能力不足以支持继续扩张。对于原油加工量较小的地炼,政府应加以引导,充分做好区域整体优化。

  以地炼企业较多的山东为例。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被纳入山东省石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为加快推进山东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工作,山东省发改委、工信厅牵头组织了三个工作组,与东营、淄博、日照、德州、滨州的地炼企业开展对接洽谈,其中9家地炼企业达成了整合意向。

  这9家地炼企业常减压加工能力合计达到2500万吨/年,拥有进口原油使用配额1480万吨/年。按照山东省1:1.25的地炼炼化产能压减比例计算,整合这9家炼厂可压减产能2500万吨/年,正对应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的2000万吨/年产能,对裕龙岛项目实质推进意义重大。

  山东的石化产业规划为“压小上大”“压低上高”,同时采取减量替换,逐步关停300万吨/年以下地炼产能,再进一步关停500万吨/年以下产能,推动炼化一体化,发展高端及精细化工项目。

  责任编辑:陆晓如

  znluxiao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