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 文/李丁玲
1991年7月31日,中国石化安庆石化总厂党委收到安徽颍上县政府的一封来信,信中提及一位署名为安庆石化报 “李记”的同志曾邮汇捐款300元支援该县抗洪救灾。
经查,“李记”并非安庆石化报社工作人员。
“李记”的义举通过安庆石化厂新闻媒介的宣传后,立即在全厂范围引起轰动。“李记”是谁,一时成为职工们关注的热点。
当时,安庆石化报和石化电视台相继派出记者前往市邮局了解情况,一些热心的读者到报社提供查找线索,安庆石化组织部门协同记者查找,安徽电视台也做了跟踪报道……但自始至终,“李记”是谁的谜底从未揭开。只知道“李记”两度入选安庆石化“讲奉献10件好事”评选,是唯一个获得投票数第一却从来没有前往领奖的人。
“李记”,留下了一个背影,一个“石化好人”的背影……
厚厚捐款单揭开“谜底”
近30年的时光过去了,许惠春老人终于转过身来。
2019年3月20日,家住石化大湖生活区3栋的原安庆石化建安公司退休职工许惠春去世,享年88岁。二儿子许海东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印有“三面红旗万岁”字样的红本子。翻开一看,里面有老爷子年轻时获得的三等功奖章以及一些信件和笔记。
“在这本子里,我还发现有一张纸包裹着一些东西。打开一看,是叠着的一张张汇款单。再仔细一看,汇款单上写着‘李记’二字!”
虽然时隔近30年,但许海东这个“厂二代”还是很快反应了过来——“这不是当年厂里一直找的‘李记’吗!”他赶紧叫上大哥许海鑫、三弟许海石一张张地对了起来。这一对不要紧,他们发现父亲在30多年中竟然捐出近10万元的善款。
1984年1月17日,“李记”汇出第一笔20元捐款。之后,他几乎年年捐款:青海玉树地震时捐款3000元、向甘肃舟曲县中国红十字会捐款3000元、向中国红十字总会捐款5000元……
“李记”的最后一笔捐款是2016年7月18日向安庆民政局捐款5000元。据小儿子许海石回忆,当时父亲已经85岁了,刚刚脑梗出院不久,走路已经很困难。
“我们在家也讨论过这‘李记’是谁,父亲在一旁听着,默不作声,没跟我们透露过一个字……我们还在他的遗物里找到一张当年宣传‘李记’的剪报!”二儿子许海东说。
踏实勤奋的石化工人
许惠春老人祖籍无锡。14岁时,他只身一人出门做学徒。解放后,1951年,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国营企业职工。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来到兰州玉门油矿工作。1974年,安庆石化破土动工。1976年,他来到安庆石化扎下了根,在安庆石化建安公司工作,直到1992年退休。许惠春对安庆石化充满了感情,退休后经常让儿子带《安庆石化报》回来看,时刻挂心着厂里的动态。
在安庆石化,许惠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现年70岁的原石化建安公司工会主席徐扬送激动地说,建安公司成立的第一年,许惠春就获得了公司先进个人称号。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每提名先进时,他总是要求把机会让给其他同事。
许惠春长得特别高大,快一米八的个子、浓眉大眼。当时,他是八级木工,力气大、手艺好,对工作特别负责。有一次,工厂外堆放了一些圆木条,眼看天要下雨了,许惠春愣是一个人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木条搬到了厂房里。
“开始听到许惠春就是‘李记’这个消息时,我很意外。静下来细思量,真不意外。他不仅工作上认真,平时待人也特别热心。当时,有个不太熟的同事得了癌症,他立马去看望还送去钱款。”徐老回忆说。
一生“抠门”的父亲
春日的阳光慢慢透过来,映在许惠春老人的家中,苍老斑驳中,让人感受到最温暖的味道。
许惠春老人的家中简陋朴素,水泥地面、苍老的墙壁,存放衣物的还是一个个老式的木箱……“李记”就是在这里,把20元、300元、3000元、5000元、10000元钱一点点叠好,寄向那些他不曾去过的地方,帮助着那些他不曾谋面的人。
一生浮沉,饱受甘苦,仍旧慈悲善良。
许海鑫说,父亲省吃俭用,买菜总是买最便宜的;有时连吃剩下的菜汤都不舍得倒掉,还留着泡米饭吃;家里的老家具用了十几年。老人穿衣更是朴素,一年到头就几件工装。
调阅当年许惠春老人的工资单显示,1984年的月工资是100多元,1992年涨到300多元,在当时的安庆石化是相对较高的收入。许惠春的老伴章美芳也是安庆石化职工。“石化双职工”在当时的安庆,是被周围人羡慕的。也就是说,他们家本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许老却“抠门”得常常让三个儿子不能理解。
“老爷子平时太抠门了,不舍得买肉,每次去菜市场都是买猪皮回来吃。猪蹄子烧好以后,吃完骨头舍不得扔,又放到锅里煨汤。”大儿媳说起老人的日常生活,不禁感慨。
“父亲一辈子勤俭,对我们很严厉,但为人特别善良正直。他舍不得花一分钱,我们不要说剩饭了,就是一粒米饭掉地上,都要立马捡起来吃,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真没想到他一直在捐款!”大儿子许海鑫说起父亲,眼里含着泪。
将捐款单一代代传下去
“自己省得可怜,也没有给我们多少贴补,存款也没有……”在这之前的很多年,三兄弟多少是有些埋怨父亲的。
许惠春的老伴章美芳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长年卧床,小儿子许海石2014年被确诊为口腔癌。
许海鑫说,无论父亲有多难、多不容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伸手去帮,总是去问一问可有啥困难。一次,父亲看见小区里一位流浪汉可怜,就把自己的新棉袄送给人家穿。2017年,父亲再次脑梗入院期间,隔壁床的一个病友腿脚不好,父亲看着心疼,就让三弟给病友买了副拐杖。
“父亲以前经常说,你们有工作,日子能过,外面多少可怜人哦,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好日子。”现在回忆起父亲的话,再看看眼前的一张张汇款单,许海鑫终于算是明白其中的深意了。
“我们真的是错怪父亲了,父亲太伟大了!虽然没有留下一分钱存款,但这些是无价的啊!我们兄弟三个打算把这些捐款单一代代传下去。”许海鑫动情地说。
至今,在安庆石化工会的保险箱内,还存有一张无法取出的存单。这是1998年许惠春寄给原安庆石化工会主席倪寿松的一笔3000元汇款的存单。存单的背面写着:主席您好,请将钱汇总救灾会。落款是“石化报李记”。因为姓名不实,一直无法取出。
面对这张珍贵的存单,三兄弟决定:捐出去!“这是父亲的心愿,我们要继续完成它!那些汇款单,就是父亲留给的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2019年4月30日,安庆石化成立好人“李记”爱心基金。这笔本金利息合计3549.63元的当年未捐出去的善款,成为“李记”爱心基金的首笔捐款。
安庆石化职工在得知许惠春老人就是“李记”时,油然而生一股敬意。短短3天时间,安庆石化及相关改制单位员工共5018人自发向“李记”爱心基金捐款54万余元。
2019年9月25日,许惠春老人被评为中国石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感动石化人物”。
本文图片均由李丁玲提供
责任编辑:郑 丹
znzhengd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