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枪林弹雨中,10号登陆艇冲向一江山岛
2019年12月18日 19:2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李 川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黄浦江上栉风沐雨,10号登陆艇见证了几代人奋勇向前的精神。

 

文/李 川

  1954年早秋的一个拂晓,一艘登陆艇低鸣起航,离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高桥油库码头,顺水沿黄浦江悄然进入东海,乘风破浪,渐渐消失在海天一色中。这便是上海石油10号登陆艇,3名员工奉命秘密执行任务,驾艇前去浙东参加一江山岛渡海战役,运送解放军上岛。战役后,他们获三等功凯旋。

  春秋代序,岁月如歌。65年过去了,大海潮起潮落,浦江奔流不息,似乎在述说着10号登陆艇当年的故事……

  那年秋天来得早。一天,张来弟开着10号登陆艇运送车辆过江。他是该艇船长兼驾驶,归来后来到船运大队办公室时,看到员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他忙走近打听。原来,军代表刚从市里开会回来,在船运大队小范围传达了会议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东大陈、一江山等岛屿仍被国民党部队盘踞,上级决定解放这些岛屿,准备先期实施一江山岛渡海战役。本来,如果在陆地上攻占这样的弹丸之地易如反掌。但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却是严峻考验。保证登陆解放军渡海上岸成为一江山岛战役成败的关键。指挥战役的张爱萍司令员认为,舰艇是登陆作战的首要器材,当时部队拥有的船艇远远不够,必须依靠地方支援。

  部队到上海请求支援。市领导二话没说立即把上海石油、各造船厂、港务局、打捞公司等单位召集起来,要求这些单位好好找一找,看看有多少可供作战使用的船只,能修的快修,能改的快改,集结起来支援前线。

  军代表回来后,领导们进行了商榷,提出“要船出船,要人有人”的口号,决定派出10号登陆艇支援前线。此艇原为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建造。解放前,洋大班往来黄浦江上用作“公务船”,载人载车比较方便。解放后回到了人民怀抱,一直被编为“10号登陆艇”。这是条铁甲船,长约25米、宽9米,性能好、速度快,时速近10节,用于渡海作战非常适合。领导们还决定派出一支3人小组,驾驶登陆艇参战。这不,传达会议精神后,军代表动员大家报名,经筛选后确定人选。当时报名踊跃,纷纷表示要为上海石油争光,为解放一江山岛出力!

  刚踏进会议室的张来弟听罢此事疾步上前,拨开众人,直接向军代表请缨。他带崇明方言的话语很有力度:“我是最合适的人选!论技能,我行船多年没出过差错,大家都可当见证人;论经验,我1949年驾艇运送子弟兵解放崇明岛,1950年则去了嵊泗列岛,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还立了功!这次任务可不能把我漏了。”说完,张来弟看军代表没表态,便又对船运大队主任使了个眼色“求援”道:“去年,我不是还把外轮的缆绳送上了码头?”主任颔首表示认可,向军代表讲述了这件事。

  去年台风来时,黄浦江上雨大风疾,在上港9区,一艘外轮因缆绳运不上码头,靠泊不了,此事惊动了市政府。陈毅市长指示要全力处置,有关部门找到了上海石油,主任找来张来弟等几位骨干商议是否可以救援。其他人面面相觑,不轻易表态。张来弟请大家稍等,一溜小跑去江边查看了潮汐、风向,心中有了底,果断表示可以完成任务。随后,他驾驶登陆艇在风浪中冒雨奔赴事发水域,凭借娴熟的技术靠近了外轮,装上缆绳,又靠上码头,送出了缆绳,外轮安全靠泊……

  2天后,上海石油公布了“3人小组”名单。他们是:艇长兼驾驶员张来弟、轮机管理员黄永福、水手益利庭,由张来弟担任组长,驾驶10号登陆艇赴浙东支援渡海战役。他们有共同的特征:出身好、觉悟高、政治上可靠,技能一流,平常工作表现好,又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紧接着,公司安排机修人员对登陆艇进行“体检”。听说是为了支援前线,大家工作热情异常高涨,放弃休息,日夜抢修、改装。检查了发动机、线路等,对已生锈的管线、螺丝予以更换。按照要求撤下了驾驶舱四面玻璃,换上薄钢板,只在驾驶台正前方开了一个长方形小口。这样既能满足安全驾驶,又能防止敌方枪弹袭击。

  张来弟一行准时到达浙东指定地点,被编入运输大队,工作任务是战役打响后负责运送陆军上岛作战。一江山岛位于台州湾海面,西距海门(椒江)16海里,北临门头岛4.8海里,南对着大陈岛仅4.3海里。由南北2岛组成,隔着约150米海峡,故名一江山岛。岛上无人居住,光山秃岭,地质坚硬,多陡壁岩礁,登陆十分困难。此岛在茫茫东海中虽不起眼,却是敌占岛大陈岛的门户,国民党视此为“反攻大陆”的前沿阵地,在岛上修筑碉堡,有突击队、炮兵等1100余人驻防。

  集结后,登陆艇秘密进入宁波穿山港,配合部队开展海上大练兵。当时,战土们大多不熟悉海洋情况,有的还晕船,在登陆艇行驶中有呕吐现象。他们整天和战士们一起,从登船开始,一直到抢滩登陆,模拟整个作战过程,帮助战士了解风向、潮流,掌握海洋气候变化规律,增强对大海的适应性。期间,张来弟他们练兵归来,时常聚在一起总结得失、相互提醒,决心要和子弟兵形成默契,提升渡海战役演练熟练程度。另外,他们每天都对艇上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一天,吃晚饭时,张来弟没见到黄永福的身影,不放心,忙回到登陆艇上去找,发现黄永福一身油腻,低头在擦拭设备,加注润滑油。

  1955年1月18日,台州湾海面碧波万顷,风平浪静。“部队前指”发出命令,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打响。早上7时始,空军和炮兵轮番对岛上之敌实施火力打击。近中午,在登陆出发前,部队再次进行战前动员。张来弟3人也列队与解放军一起宣誓,表示要全力以赴,破敌当先!

  他们用眼神相互提醒:我们要为上海石油长脸,关键时刻要来了,决不能掉链子!之后,三人奔向登陆艇,各就各位,放下吊板,迎接解放军登艇,一个连的干部战士排着队快速奔向驾驶舱和甲板,带着充足的弹药。连长就在驾驶台边,和张来弟一起掌控艇上情况,战士们蹲在船舱和甲板上,指导员挎着冲锋枪,蹲在甲板最前方。大家静静等待起航命令。

  12时15分,“前指”命令登陆部队起航,张来弟启动马达,10号登陆艇和其他76条登陆艇一起形成编队,载着3700名解放军,浩浩荡荡向一江山岛挺进。行进中,登陆艇相互保持队形,一路向南,把滚滚浪花留在大海上。

  战士们呼喊口号:“坚决打下一江山岛”“为祖国立功”。同在甲板上的益利庭有些许紧张,不断调整呼吸。突然,他摸到口袋里有包香烟。经身边副连长同意后,他点起一支吸了几口,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即,他把烟分给身边的战士,会吸烟的几位接了过去,操着苏北口音的老班长笑着说:“这是胜利烟!我们军民齐心,一定能打胜仗!”顿时,气氛活跃了,大家对胜利充满信心。

  驾驶舱的张来弟此时不敢有半点懈怠。他目视前方,沉着掌舵,在连长的提示下,不断小幅调整方向,与编队其他登陆艇保持队形。在接近岛岸400多米时,国民党守军几处暗堡集中开火,子弹“嗖嗖”乱飞,把驾驶舱的钢板打得啪啪作响。突然,一发炮弹落在登陆艇右侧,波浪骤起,猛地把登陆艇抛上一尺多高,艇身剧烈晃动。张来弟处乱不惊,双手紧握着舵。他只有一个信念:坚决把部队送上岸。随即,他加快速度向前疾驶。甲板上,指导员和益利庭一前一后打着手势,让战士们做深蹲状,利用登陆艇的钢板围栏掩护,避免被子弹击中。机舱里,黄永福在机器周围仔细检查,听到艇外哪边有爆炸声便过去观察,就怕机器设备因震动受到损坏,影响行驶。

  下午2点多,10号登陆艇近岸,张来弟目视着浅滩,早已看中了一块平坦之处,将铁甲稳稳地靠了上去,快速放下吊板,指导员振臂高呼一声,带头冲了上去,战士们紧跟着向敌人碉堡猛扑,手中冲锋枪对着碉堡口射击。副连长在后面负责指挥,他叫住了最后准备冲上去的战士:“你们几个等等,要把弹药搬上去!”几名战士有些不高兴:“为什么让我们干这个?我们要去杀敌!”副连长正要发作,张来弟正好从驾驶舱下来,连忙表示:“请副连长同志放心!你们都上吧,我们3人负责搬运弹药!”说着,扛起一箱机枪子弹便冲向岛滩,黄永福、益利庭也同样把弹药箱上肩,在副连长引导下也上了岛。

  战士们进攻要爬陡壁岩礁,他们运送弹药也要如此。3人散开着,各自吃力地寻找着合适的落脚处向上攀爬,踩到青苔时,脚下免不了打滑,他们紧紧抱住弹药箱。这时,枪声大作,子弹呼啸着从耳边擦过,岩崖上有中弹的战士倒下,甚至有遗体从他们身边滚落下去。但他们没有退却,早已将恐惧抛在脑后,奋不顾身往返搬运。当战士们劝他们休息时,他们坚定表示:“只要手没断,人没倒下,我们就要继续!”

  下午3点多,我军红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傍晚5点半,守敌大部分被歼,次日2时,残敌被全部肃清,战役结束。张来弟他们在滩头上擦着汗水,和解放军一起,迎来了海上第一缕阳光,见证了胜利的时刻!

  不久,部队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张来弟等3人荣获三等功,战地记者拍下了他们身披绶带、手拿立功证书的合影。

  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令盘踞在大陈岛等岛屿的敌人闻风丧胆,于次月仓惶逃去台湾,浙东诸岛全部解放。

  凯旋后,张来弟等3人在上海石油船运大队工作至退休。期间,3人因表现优秀多次获奖,张来弟后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了船运大队主任,曾于1956年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陈毅市长签发了奖励证书。

  10号登陆艇也在上海石油继续服役,往来江上,为单位车辆和人员摆渡过江,还参与过抢险、救援、灭火等应急处置,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至本世纪初,源于黄浦江上已开通多条隧道、多座大桥,摆渡功能弱化,10号登陆艇才淡出人们视野,光荣退役,但它的故事却是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

  责任编辑:曲绍楠

  znqushaonan@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