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特别策划
携手合作向未来
2019年12月24日 15:08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卢凯瑞/张慧慧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同命运,共未来,国有石油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望共对新能源的挑战。

 

文/本刊记者 卢凯瑞/张慧慧

  智能手机异军突起后,素以质量著称的诺基亚手机庞大的帝国一夕瓦解。

  诺基亚曾表示:不知道错在哪里。

  也许,只是时代变了。能源领域也是如此。

  在石油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前夕,我们时刻面对着一个节点:2030年。

  2030年,我国石油消费将达到峰值。同时,我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将实现全面禁售燃油车。

  我们把目光往远看,当街上没有多少燃油车,加油站还能继续存在吗?加油业务停止了,成品油销售企业怎么活?

  警钟已经敲响,加油站与加气站都需要面对多少已经预知但却不可完全把握的未来。如何生存,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找准市场

  在海南的很多的道路入口处,可以看到“货车禁止行驶(新能源货车、LNG货车除外)”的标识。烧柴油的货车须绕道而行。

  要想不绕道,也行。“油改气”是一条捷径。

  LNG货车司机王师傅就把自己的柴油货车改装成了LNG货车。但麻烦的是,每次需要加注LNG前,他都要提前收听电台广播,知道加气站何时有气再去。因为气少车多,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需要排上几公里的长队才能加上气。不过,他却不后悔。因为,“一个月能节省油费四、五千元哩,用起来不方便,但很划算!”

  长期以来,王师傅都是金马加油(气)站的忠实客户。如今,货车已经换了一辆,但每次加气,他仍然选择到这里。究其原因,整个海南省加气站数量有限,离开这座站,往往需要跑几十公里才能遇到下一座加气站。而且,“中国石油”的品牌也更为让人信赖。

  有着像王师傅这样想法的人不少。但眼下气少车多,何时能变为车多气也多,不用为加气排队?

  燃油车“禁售令”的颁布,使海南省加油站寻找油以外的生路竞争正式进入倒计时。

  然而,不仅在海南,当前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天然气车辆的数量完全被加气站的数量和加注能力所限制。可以预计,一旦加气站配备齐全,新增的LNG货车与CNG客车定会如雨后春笋一样争相露头。

  根据海南省对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步规划,拟在2020年将中重卡车燃料全部将更换为天然气。可见,LNG这块市场蛋糕不小。

  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仍然存在增量,但车用LNG也正处于飞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在海南省这样的先行试点地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自然选择加气站领域作为布局重点。

  之前,对消费者的分析表明,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这样的国有石油公司的加油站更为让消费者信任。

  此次,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双双冠名,品牌加成效果可期。

  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双品牌站既属于中国石化又属于中国石油,在此消费可以得到两个大品牌品质的双重保证。无论是钟情于中国石化油站还是钟情于中国石油油站,无论是加油加气还是购物、汽服,都可以在此享受到满意的服务。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双品牌油(气)站也更容易打开市场。

  在原中石油金马加油(气)站,作为附属的成品油零售业务显得有些惨淡,两台加油机日均加油量仅为1.3吨。最新消息显示,租赁给海南石油后,通过营销活动的推广,在不足一个月时间里,销量大增40%。

  押宝未来

  在一场博弈之中,若双方输赢之和为零,你死我活的惨烈竞争将难以避免,此为零和博弈;若这场博弈之中存在增量,合作可使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此为正和博弈。

  在海南的清洁能源市场中,蛋糕的总量越做越大,参与博弈的势力也越来越多。正和博弈还是零和博弈,不难做出选择。

  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双品牌加油(气)站来说,“1+1=2”不是最终目标,互利共赢取得“1+1>2”才是共同的追求。

  作为海南省最大的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海南石油在省内运营着最大份额的加油站网络,拥有加油站283座,市场份额约占70%,成品油销售网络覆盖海南省海、陆两域;拥有LNG、CNG加气站11座。

  天然气海南分公司具有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在海南省福山建设运营一座CNG母站(设计能力25万立方米/天),在马村建设运营一座LNG储备库及配套码头接收站(设计周转量27万吨/年),具有进口LNG采购资质和自主采购权,拥有LPG资源约3万吨/年。

  双方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对此次合作也有着共同和各自的诉求。

  海南石油需要应对燃油替代的挑战,而天然气海南分公司则亟需进行销售网络扩张。无论是谋求转型还是扩张,有竞争,但更多的却是合作。依托双方优势资源,二者有望互利共赢,互相依托,各自实现自身的发展。

  专家认为,海南的LNG市场是一块大蛋糕,谁都难以独占整个市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双方携手才能分得更多的份额。

  “双方合作,并不是一方增加一方减少的关系。我们成品油销量大增,但同期气的销售量并未因此减少,双方的效益都将得以增加。”海南石油澄迈分公司经理李琦说。

  诚然,中国石化的加入,金马加油(气)站非但不会损失固有加气客户,还能吸引那些钟情于“中国石化”品牌的车主慕名而来。至于成品油及非油业务,更是海南石油的优势所在,更容易做大这两个业务。

  双赢,是竞争双方最好的生存局面,“1+1>2”是最好的结果。双方合力做大蛋糕,并分得更大的收益,也能更为稳健地应对诸多挑战。

  眼光向内

  近年来,我国石油行业“混改”的跨界合作、开放市场的国际合作屡屡见诸各大媒体。但在三大石油企业之间,这种合作并不多见。

  然而,自去年开始,这种眼光向内的合作开启了。

  2017年12月6日,中国海油和中国石油打通管网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将中国海油既有的输气管线与中国石油在京津冀地区的管网在天津实现首次对接,京津冀地区每天新增500万立方米天然气供应,可满足近百万户家庭日常与取暖用气需求。

  同属油气央企阵营,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也在诸多领域开展了合作。

  7月8日,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在北京签署国内区块联合研究协议,将在准噶尔、塔里木、四川三大富油气盆地开展联合研究。双方期待借鉴对方优势实现互补整合,进一步深化对重点勘探领域与目标的认识,促进双方快速勘探与高效开发。

  三大石油企业在不同领域的合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此次这场销售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样倍受业内外关注。

  纵观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布局,其自有终端零售量仅占总销售量的13%,也就是说中国石油87%的天然气资源分享给了其他用户。对于销售企业而言,销售终端与上游资源同样至关重要。销售终端不完备,不仅损失大量效益,自身上游资源还容易受到下游制约。

  此次,由海南石油供应油品,由天然气海南分公司供应LNG,二者相互依存,诞生了一个业内两大石油公司共有品牌的加油(气)站。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双品牌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合作诞生于我国油气体制改革走向深化的过程中。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和未来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引入,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形势可能发生逆转。谁占领终端市场,谁就能主宰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命脉。所以,国内石油企业更需要合作拓展“黄金终端”,实现协同发展。

  在加油站转型的专家问诊中,便利店业务被视为“无油”时期的主要出路和销售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对于天然气海南分公司来说,成品油销售仅是非主营业务;对于海南石油而言,成品油销售是主业中的主业。今年上半年,海南石油着力以微改造为突破口,提升门店创效能力;以汽服项目为支撑点,带动油非双增长;同时,以销售竞赛为发力点,激发员工积极性。

  可以预计,“易捷”入驻“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双品牌加油(气)站后,非油业务必定成为颇具希望的效益增长点,带动“油非互促”形成大气候。

  责任编辑:郑 丹

  znzhengdan@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