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销售
【销售】气化河西走廊,助力甘肃蓝
2020年04月15日 14:55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以“净化蓝天、造福人民”为己任,以清洁的天然气助力甘肃绿色发展。

 

文/李 文 张 峰 郑 斌 王 扬

   陈 涛 陈娅丽 马梦琪

  甘肃,像一柄精致“玉如意”镶嵌在祖国版图的西北部,“贯通东西、坐中连六”,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保障国泰民安的坚固屏障。有人说,甘肃,有绿即是景,无绿也是别样的风景。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四天时间,走戈壁、寻古迹、敬圣地、踏高原,在祁连山上望远,在黄河之滨驻足,留下三大关注:祁连山绿色生态、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脱贫攻坚。总书记寄语甘肃“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指明新时期的前进方向。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深耕甘肃,使古丝绸之路成为今天的油气能源通道。10多年来,从秦岭西麓到漠西边陲,纵深1600公里的黄土地留下了昆仑燃气人坚实的足迹。他们以护航绿水青山 “践行者”的姿态,响应政府号召向雾霾“宣战”,改善企业用能向减排“转型”,优化商服环境向脏乱“开刀”,服务人民群众向满意“看齐”,因势利导、因市施策、因地制宜,用汗水、用智慧、用奉献,肩负起清洁能源的历史使命,使天然气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甘肃经济走进新时代、实现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兰州:还你一片蓝天

  “太阳和月亮一样,晴天和阴天一样,鼻孔和烟囱一样。”这是多年前兰州人的一句顺口溜。有点夸张,但也真实反映了当年的污染状况。

  如今,爬南山,登白塔寺,城市美景一览无余。蓝天敞亮,城市妖娆。

  从曾经的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到每年稳定的280个以上的空气质量优良天,“兰州蓝”令全国和世界刮目相看。2015年年末,兰州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兰州治污得益于组合拳,其中能源结构调整是不可或缺的亮点。

  承载着“净化蓝天、造福人民”的社会重任,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使命而来。

  2001年,涩宁兰管道将产自青海涩北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兰州市。金城自此开启“蓝金”时代。

  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2012年。

  为响应政府提出的所有燃煤锅炉和大气污染排放“双清零”目标,甘肃昆仑燃气公司两年间完成了214家、482台、2782蒸吨燃煤锅炉的“煤改气”改造。如今兰州超过60%的锅炉供暖采用天然气,供暖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

  看得见的是蓝天,看不见的是细处的生活。

  家住中尚城小区的郭女士说:“天然气给我这个家庭主妇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做饭开火随拧随用,干净方便。”

  4000余公里城市管线织就的大网,把清洁能源送进千家万户,大幅度减少了排放。现在常住人口380万的兰州市,城市燃气的气化率已超过90%。天然气已自然融入兰州人民的生活。

  兰州蓝天浮法玻璃厂自2005年“油改气”后,能源使用成本大幅降低,让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老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中粮可口可乐、兰州啤酒厂、兰石机械厂纷纷加入用气大军行列。

  天然气的清洁高效促进了当地企业的升级。如今甘肃昆仑燃气公司服务的公商服客户超过1万家、工业企业200余家。

  “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规模化使用天然气也促进了兰州牛肉面产业的升级。替代燃煤后,省时、省力、高效、清洁、卫生,用上天然气让牛肉面馆彻底旧貌换新颜,运营更高效。有30年历史的马有布牛肉面馆正在经历这场燃料革命。不久,他们还要将标准化的分店拓展到北京。

  19年来,甘肃昆仑燃气公司已累计输送天然气147.82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准煤802.66万吨。按照热值换算可减排二氧化碳1108.65万吨、二氧化硫51.74万吨。

  天水:央企就是靠谱

  时间的指针回转到2005年8月。这是天水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成立的日子。

  这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一落地就先天不足。单一的LNG气源再加上价格倒挂,天水公司创业之初就遭遇亏损。最困难的时候,账面上连给员工开工资的钱都没有。

  2014年8月,中贵(中卫—贵州)管道天水支线建成投运,为公司发展带来了转机。

  有了管道气,持续9年的销售价格倒挂终于得到了解决。但有“陇上江南”之誉的天水,是一座传统的农业城市。这里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庙,还有举世闻名的“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但区域内始终没有成规模用气的客户。

  市场在哪里?企业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

  破解发展困境,谋划破题之策。天水公司开始对辖区内的用户结构进行分析。

  作为甘肃省人口第二大城市,没有大工业用户,但有数量可观的居民用户。如果能快速发展这些居民用户,就有了可观的市场,也能让老百姓早日用上天然气。

  2016年起,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下,天水市全面启动“煤改气”工程建设。天水公司把握有利政策,抓住机遇谋求突破。

  随之而来的大规模通气任务异常繁重。天水公司面对的是给千家万户置换通气。时间紧、任务重,让居民用户温暖过冬成了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目标。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

  在“煤改气”的日子里,天水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以滚石上山、爬坡上坎的实战精神,不畏艰难,倒排工期、精心调度。吃住在现场,有些甚至一天在室外工作15个小时以上。

  连续奋战,历经150余天,最终在2016年冬供前夕,顺利完成了“煤改气”置换。从此,靠谱的央企形象在当地政府和用户心中树起。

  近年来,天水公司平均每年的配套工程项目近300个,年均完成居民用气置换1.5万户,累计协助政府改造锅炉1000蒸吨,成为省会兰州之外,第一个服务用户数量超15万户的单体公司,累计输气3.8亿立方米,成为甘肃分公司利润贡献排头兵。

  武威:天马故里聚福气

  巍巍祁连山下,天马湖碧波微澜。

  今年是武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落户武威的第十个年头。

  工程建设挥汗如雨的艰难,场站建设沐雨经霜的艰辛,客服人员协调矛盾的辛苦,巡线抢修日夜交替的劳累,让武威昆仑燃气人推动着、见证着武威这座古城从柴薪、煤炭向天然气时代的升级。

  “天然气干净又便宜,再也不用扛着煤气罐爬楼了!”六中家属院的蔺大爷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武威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解决了六中家属院等老旧小区天然气配装问题,克服了老旧小区施工现场复杂、住户联络繁杂等困难,积极协调施工配装顺序,加快工程建设,仅用8个月完成了12个老旧小区的天然气配套改造,让居民们从此告别“扛罐”时代。

  距离武威市区5公里的武威天然气门站,承担着管线天然气“下载”进入城市的任务,要满足武威11万居民用户和374户公商服用户的用气需求。

  十年的潜心修炼,让身居乡野的9名门站员工都练成了行家里手。他们有的是技术骨干、设备能手,有的成了管理制度的“小百科”。软件硬件“双能”加持,武威门站2019年升级为中石油天然气销售系统“示范站”。

  甲烷检漏仪、安检单、到访不遇卡、鞋套……这是燃气安检人员的标配。“地毯式+啄木鸟式”的安检,确保了11万居民用户85%以上的入户安检率。燃气安检员一身红工装穿梭在大街小巷,日行步数轻松过两万,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这是岑参《武威送刘单》中的诗句。

  “以前巡线,黑头土脸是家常便饭。现在烧煤少了,空气质量好了,我们也挺欣慰的。”巡线班班长苏小文说。

  苏小文和他的伙伴们每天都要对622公里天然气管网进行巡检。他们在守护城市的生命线。

  座落在武威市区的鸠摩罗什寺,2015年就通上了天然气。橙色的燃气管线沐浴在佛光中,通向寺内的食堂和锅炉房。告别煤炭,让这座千年古刹更加干净圣洁。

  从晨钟到暮鼓,跳动的蓝焰,温暖着这座生机勃发的古城。

  嘉峪关:“改气”绿戈壁

  嘉峪关,这座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曾经是“风吹石头跑、遍地没有草、树上没有鸟”的地方。近些年来,嘉峪关从“不毛之地”正在嬗变为绿树、蓝天、碧湖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

  为什么要变?

  工业曾是嘉峪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国家产业布局的逐步调整,2008年左右,嘉峪关市开启了打造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的新征程。大气污染治理、优化能源结构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

  为什么会变?

  得益于西气东输二线途经嘉峪关。2009年,昆仑燃气公司与酒钢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同年,昆仑燃气公司与嘉峪关市政府合资组建的嘉峪关昆仑燃气公司成立。2011年4月,该公司开始向酒钢不锈钢厂供气。随即,污染较重的嘉北工业园区“气化”工程被提上日程。管道天然气成为地方政府推进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

  为什么能变?

  依托稳定的气源保障,嘉峪关昆仑燃气公司作为燃气企业中的后来者,先后为16家重污染企业动了“改气”的大手术。9年里向全市输送天然气4.62亿立方米,替代标准煤约56.73万吨。按照标准煤热值换算,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48.64万吨、二氧化硫约4822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4198吨。

  十年砥砺,不懈耕耘。

  2016年嘉峪关昆仑燃气公司成为当地燃气供应企业中唯一获批市政府工业园循环化改造项目扶持资金的单位。互利共赢、贴心服务的理念,赢得了合作伙伴的认同;与当地燃气企业实现管网互联互通互保,得到了政府的肯定。

  面向未来,嘉峪关昆仑燃气公司以“蓝金”向戈壁“增绿”的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张掖:构筑生态走廊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境内没有大型工业企业,经济支柱以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

  张掖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在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以清洁、高效、优质的天然气助推张掖市构筑全域绿色生态走廊。

  目前,张掖公司运行门站1座、CNG加气站1座,投运中低压管道310公里,服务居民用户88995户、锅炉用户61户、公商服用户232户。老城区通气点火率超过95%,新城区、东北郊工业园区各大主干街道也已投运了燃气管网。他们还与当地燃气企业签订了管道气互联互通协议,增强张掖市燃气供应的安全、平稳。

  张掖公司营销计划部副经理秦臻深有感触地说:“2010年,公司在开发第一个居民小区东湖小区时,老百姓对天然气几乎一无所知,对安装燃气设施有疑虑,报装率不足40%。现在东湖小区的安装率已达100%。”

  东湖小区是张掖投运的首个大型居民小区,当地电视台、报社等做了系列跟踪报道。张掖公司通过媒体等对广大市民进行安全用气和便民服务宣传,让天然气一时间成为改变城市生活的一件大事。

  体会到用气的方便、安全后,许多市民自发地成为张掖公司市场开发的“宣传员”、燃气护卫的“安全员”。

  今年1月,张掖市市长带领 “四套班子”到张掖公司慰问,充分肯定了公司为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生态保护、地方能源保障、冬季采暖供应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还鼓励张掖公司在城区集中供暖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

  金昌:“蓝金”造花城

  “以前我们这条街的餐厅用的都是甲醇和煤,一个月光燃料就得花一万。自从用了天然气,燃料成本省了近一半,后厨也变得干净多了。”金昌市金羊一品的邱老板说起天然气带来的方便赞不绝口。

  2019年,金昌市80%的商铺都用上了天然气,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时代。

  位于河西走廊东段的金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30年前,这里缘矿设企,因企建市,被誉为“祖国镍都”。但镍钴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尾矿、烟气成为影响金昌市空气质量的核心污染物。

  时至今日,78岁的张发祥老人仍对几年前的大气污染心有余悸:“走路都呛,早晨哪敢出门锻炼身体啊。”那几年,口罩是张发祥老人每天出门的必备品。

  2009年,金昌昆仑燃气公司作为清洁能源的使者来到了金昌市,成为“煤改气”的主力军。

  金昌昆仑燃气公司先后对金昌市重点工业实施了“油改气”“煤改气”。几年间,完成了对金川集团公司二厂区、电线电缆厂、热电公司等重工业用户的天然气改造,工业覆盖率达96%。同时保障全市2.9万户城镇居民、310户公商服用户平稳供气。

  曾入围“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名单的金昌市,不到十年时间就彻底摘掉了头上的“黑帽子”,走出了一条以天然气替代煤炭的发展之路。

  如今的金昌市又多了一张新名片——“西部花城”。漫步在金昌市随处可见绚丽多彩的花圃,感受花香和清新的空气。

  今年6月24日,金昌昆仑燃气公司在“护航绿水青山 天然气万里行”开放日活动中,邀请到了金昌市党政军企及用户代表来公司观摩。

  金昌市白副市长说:“这些年来,金昌昆仑燃气为金昌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尤其为金昌市打造工业强市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让政府放心、百姓满意的企业。”

  十年来,金昌昆仑燃气公司扎根金昌,已建成门站、调压站、LNG加注站各1座、覆盖全市170公里燃气管网,为优化金昌市能源消费结构及创建金昌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陆晓如

  znluxiao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