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工程】“史上最难”项目收官
2020年05月12日 16:20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郝艳军 仝明磊 戴世超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公司面对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不断攻克难关,不断磨砺成长。

 

  2019年12月4日,随着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在青岛成功交付巴西,中国海油海油工程公司“史上最难”项目——巴油FPSO项目基本收官。

  P70即将远去,家住天津的巴油FPSO项目详细设计副经理华斌也告别生活了4年的青岛。回首与P70及其姊妹船P67“耳鬓厮磨”的4年,他用“无限风光在险F”来概括。F,既是“峰”拼音的首字母,也是FPSO这四个字母的第一个。

  “史上最难”究竟有多难

  2016年1月20日,代号为P67的大“船”,历经3个月,跨越11个时区,跋涉4万里大洋,从南半球的巴西抵达北半球的中国青岛。

  P67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2009年拟自建自营的8条船(P66-P73)的一员,却在建造中途搁浅。一同沦为“弃儿”的还有其姊妹船P70等。考虑到接手带来的风险,国际工程巨头们望而却步。

  为了进入拉美市场,2015年5月,海油工程承揽了P67和P70的详细设计、采办、部分模块建造、运输,以及整船的集成、调试、拖航、交付等工作。巴油FPSO项目由此肇始。

  从一开始,海油工程就做好了“交学费”的准备,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项目会那么难。

  要集成在P67上的17个模块完工状态不一,从世界6个不同建造场地辗转而来,近百万件散料装满了整整258个集装箱,各种型号的吊机折腾5200多次才完全卸下……仅存放物料的场地布置图就升版了42次。

  绝对考验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是,要将17个千吨级的模块、50个结构单体、上百台大型装备和上百万个乐高积木一样的零件,在波涛起伏的海况下,以近乎零误差的要求,集成在三个足球场不到的船舶空间里,再连上超过北京到天津10倍距离的电缆,实现比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的油气加工厂还要复杂的功能!

  更让项目人员意想不到的是,很多设计图纸遗失,各种散料胡乱堆砌……仅其中装满80多个集装箱的螺丝,就让人目瞪口呆——这要一个一个地挑到什么时候!

  “P67来时,船身号称已完成了80%。我到现场一看,脑子就宕机了。合同上说的剩余工作量和现场看到的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做了现场的机械完整性排查。仅设计一路,摸查出的肉眼可见的问题就有上万个。给我们的图纸也只有个过程版,一条船我们自己至少要出两三万张。”华斌说。

  同时,“过路神仙”们存在着施工管理混乱、工作界面不清晰、过往完工质量不合格等诸多问题……

  请注意,这还只是P67,如果再加上后来的P70呢?想一想就头皮发麻。

  预计亏损何以会“翻盘”

  半路接手这样一个FPSO项目的“烂摊子”,全世界都没有先例,海油工程做了“赔本赚吆喝”的心理准备。但在国际巨头们看来,海油工程赔本也赚不来“吆喝”,网络上也不时出现“弃船”等悲观论调。

  “压力山大”的海油工程,试图与巴方在共同利益的框架下推动谈判,表现出的态度相当于:我们可以“友情支持”,可以“交学费”,可以“顶着压力上”,但绝不“背锅”。

  为此,巴油FPSO项目总经理陶付文曾一年七赴巴西,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原承包商反复进行沟通,共同摸清P67的真实情况。同时专门成立校核工作小组,针对原承包方遗留的问题展开逐项甄别。

  “整个P67建造过程中,仅使用的钢材量就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校核工作量究竟有多大可想而知。”陶付文说。

  复核中,海油工程矫正了电缆清册、布线图等处设计中存在的3000余项错误,修正电缆20万米、仪表用取压管9276米、管接头1117个……为后期的建造环节节省了950万元的材料成本。

  这样的“扫雷行动”,在巴油FPSO项目不是“一阵风”,始终是“进行时”,即便会和朋友“反目”。

  梁伟是一名机械完工专业负责人,法比奥是巴方完工调试业主代表。二人相识、相交于巴西。为了P67,两人一面做朋友,一面当“冤家”。

  梁伟梳理出工作界面存在的问题给法比奥,法比奥不认可,两人针尖对麦芒。几番交锋下来,梁伟助力海油工程实现了按变更合同重新施工。

  上下一心、深入细致的筛查和推动谈判,巴油FPSO项目挖出了超过合同多倍的潜在工作量。

  “一次又一次说服巴方同意追加工作量,我们得以不断转化‘拖累点’,消减‘亏损源’,摊薄成本,一点一滴积累利润,将‘预亏工程’变成了‘效益工程’。”陶付文说。

  四年多到底练出了什么

  2015年5月签订项目合同之日起,1400多天的“魔鬼训练”到底练出了什么?1800多个项目参与者,有1800多个答案。

  在华斌看来,巴油FPSO是一个全新的窗口。通过它,海油工程在FPSO设计、建造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并在对标“国际一流”中找准了差距。

  “在项目运行期间,见到了许多过去没见过或以前很少接触的新奇的东西。比如巴油FPSO项目采用火炬气回收装置,使火炬气无需燃烧排放,重新循环回到系统中,是一项实现了正常工况下零碳排放的世界级环保工艺,非常值得借鉴。”

  “史上最难”项目倒逼海油工程走出舒适区。

  “我们从来没做过船体,因此在P67船体工作要不要接的问题上纠结了好一阵子。真到接手时才发现,船体也没那么难。只不过是因为没有涉足过,有畏难情绪。不逼一把自己,你怎么就知道不行!”华斌说,“正是这种思维的转变,我们赢得了P70船体市场,实现了过去想都没想过的574公斤高压气密,以及过去从没干过的立管平台等。”

  4年间,海油工程先后完成了190多项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并创新性地应用了智能化界面管理系统,借助可视化、数字化、物联网等技术,掌握了超大型FPSO工程的界面管理技术,实现了FPSO工程的动态化、规范化界面管理,真正使海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未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这些技术和经验都已是或将成为未来海油工程“逐鹿”大型浮体市场的制胜法宝。

  华斌相信,通过“史上最难”项目的磨砺,通过正在推进的一系列项目的“大练兵”。在不久的将来,海油工程一定能在全球大型浮体市场上,让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总包商的形象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陆晓如

  znluxiao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