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涩北 “一把火”烧出的大气田
2020年05月14日 16:5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魉簀庠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经历40多个春秋探明的储量,柴达木成为我国四大气区之一。

 

  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涩—宁—兰输气管道通气剪彩仪式,2001年5月18日在青海涩北气田举行,标志着涩北气田正式投入开发,也标志着青海天然气工业的崛起,实现和跨入了青海西部油、东部气、油气并举的新时代。

  发现

  1964年,刚刚做了调整的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处,把两部大钻、一部中钻和两部小钻都摆在了东部战场。那时经济条件刚刚好转,生活供应还比较紧张,但职工的劳动强度却很大,路要自己修,井场要自己平。尤其是涩北的路,因地处盐碱沼泽,夏季多雨,地面翻浆严重,加之那时车辆状况差,道路泥泞陷车,工作非常困难。

  3278队,政治、业务素质较高,是敢于迎着困难上,吃大苦,耐大劳,顽强拼搏,特别能战斗的英雄集体。在队长王兆褚、指导员杨玉成的带领下,全队职工发扬“两不怕”精神,拼命大干。7月开钻,只用了59天就钻完井深3200米的北参3井,创造了当时建井周期最短的纪录,同时还创造了单只刮刀钻头钻进1700米的纪录。

  北参3井整个钻进是平稳的、顺利的,但钻到3058米时泥浆严重气浸,井口外溢,经测井解释为气层。当时主要是找油,对气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重视,结果钻达目的层后就裸眼完了井.,只在表层套管上装了个简易井口装置,人就随车离开,去了大柴旦冬训了。谁知由于地层压力过大,井筒泥浆被严重气浸,井口装置气流受阻,强大的压力通过裸眼的底层裂缝串了出来。

  不巧的是这条裂缝正好遇到钻井队驻地的帐篷里。虽说井队留守人员已发现异常,采取了防范措施,但由于是12月,气候寒冷,帐篷里的炉子不能完全灭掉,那条裂缝又偏偏通到了火炉上,引起了1千米长的大火。火焰高达100多米,大火燃烧的十分猛烈,响声震耳,火焰波及远达千米。

  格尔木还以为是草原失火,派去飞机侦察。虽然那时组织过抢险灭火战斗,终因火势和面积太大没能奏效。几年后,火小了点又组织过灭火,仍然没有达到目的。后来由于喷势减弱,喷发中出现了间隙,大火才逐渐熄灭了,但这口井却一直在喷气。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的一位专家到这口井测了一下,每天喷气还在万立方米以上。1997年有人去涩北还见这口井在着火。

  涩北大火令人痛心,但在第四系找到天然气,而且喷势这么猛烈,能量这么大,进一步展示了这个地区的含气远景。冲天大火显示了大气田的气魄,人们看到了涩北是个很有价值的工业气田。从此人们尤其是地质家们对涩北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以后涩北气田的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快上

  涩北大火加深了人们对天然气的重新认识。1975年,青海油田的勘探方针是“坚持西部、解剖冷湖、东部找气”。上半年着重在察尔汗、哑巴尔进行钻探,钻井9口,没有获得工业气流。继而下半年钻探就从哑巴尔转移到涩北2号构造,结果打的井井井见气,勘探取得了较大突破。发现涩北2号气田后,为了贯彻青海省、燃化部领导指示,油田研究决定组织涩北会战,迅速拿下东部气田。

  这次会战抽调了13个厂处的人员和设备,组织了以钻井处为主的会战队伍。1975年2月5日,第一部钻机上涩北。3月中旬,各种专业队伍进入战区。到6月,参加会战的队伍就有地震队6个,钻井队5个,试油队4个,电测队2个,气测队3个和运输、机修、科研、医疗、消防等队伍共计1400多人。

  涩北会战初期条件十分艰苦,那里远离冷湖基地216千米,青天一顶,碱滩一片,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会战带来许多不便,上千人一下子涌到这片盐碱滩上,吃住都很困难。就拿生活来说,因为会战物资全从外面运去,有些不但不能及时运到,即使运到成本也很高。比如生活用水,当时运输处有39部车保供水,拉到涩北后1公斤水9分钱,相当于当时半斤面的价钱,真是滴水贵如油。为了节约用水,每人每天半盆水早晚两次用。司机晚上放水用盆子接上,第二天再加入车内继续用。

  没房子住就搭起简易帐篷400多顶,铁皮房子1411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帐篷基地。会战前线指挥部要求学习大庆经验,树立严格的科学态度,强调参加会战的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每个细小环节,都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生活上艰苦奋斗,工作上艰苦创业,广大会战职工凭着一种拼命精神,不怕条件差,不怕生活差,战风沙,斗严寒,披星载月,加班大干,创造了不少新纪录。1270队创中钻班进尺660米新纪录;18113队创班进尺789.41米,日进尺1162.01米新纪录;3278队创大钻班进尺739.32米,日进尺1077.9米新纪录。

  涩北会战要求每个人都要为会战着想,人人为会战做贡献。同时要求领导上前线,干部下基层。油田党委7名常委都参加过会战,局领导班子成员徒步或乘便车上工地,各处室主要领导也大多到过涩北。钻井处、运输处、东部勘探处、科研院所等都成立了涩北会战现场办公室。在涩北分不出谁是领导,谁是工人。大家都是涩北会战的劳动者,摸爬滚打一个样。

  抢险

  1976年6月28日凌晨,32109队施工的位于涩北2号构造的涩深1井,钻至1681.24米起钻时,由于岗位工作不落实,起钻灌泥浆不及时,造成井下液压不够,发生强烈井喷。井喷发生后由于电路打火引起燃烧。之后地层又蹩裂,在地表出现两条长约40米的裂缝,大火随之燃起,火焰直径约60米,高达200米,500米外炽热灼人,几分钟井架就被烧塌。

  涩深1井井喷着火,引起了上级的关注。燃化部在家主持工作的主要领导,亲自听取了涩深1井情况的汇报。青海省省委的主要领导听了汇报后,立即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支援抢险工作。燃化部的104专线和青海省重工业局日夜询问关于这口井的抢险进展情况。在急于灭火的时刻,上级确定了带火清障、全力保气井的合理方案。

  为了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燃化部油田开发组的徐辅深、规划院的陈元顿、公安局的李春皋专程坐飞机从北京赶到现场。青海省重工业局的翁副局长、省公安局的孙处长、省消防大队的尹政委到涩北帮助抢险。青海海西州公安局的翁副局长、格尔木县的张书记、冷湖镇的王副书记也到涩北指导工作。

  西宁市消防大队、格尔木县消防队、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的消防队、59243部队消防队也来到现场。成都和重庆消防支队派去了两名有经验的老同志给予指导。青海省卫生局、甘肃嘉峪关医疗供应站准备了血浆和敷料。冷湖镇也把三区贸易公司的乳品、白糖、水果送到抢险现场。油田在现场成立了指挥部协调关系智慧抢险。在各条战线干部、工人连续十昼夜的奋战下,终于扑灭了大火,制止了井喷,安装了井口,保住了气田。

  涩北抢险次数比较多,仅1976年6月就有两次,一次是6月22日由18113队打的涩深2井和6月28日由32109队打的涩深1井发生井喷,涩深1井还着了火。在艰难困苦的抢险现场,当时涌现出不少先进集体和个人。32109队代指导员侯凤莲是个女同志,当时只有24岁,到队任职的时间不长,在遇到特大险情队长又不在的情况下,及时组织队上的抢险力量,并冲在前、干在先,连续一个星期没脱工衣,困了就打个盹,饿了就啃口馍,一直顶在现场。司钻周焕良的孩子在冷湖病死,队上催他回去看看,他仍不下战场。18113队副队长刘书成等15人,为了把裂缝边上的循环水池拖出,他们拉着40多米的粗钢丝绳,先后3次冲进火海,冒着极大的危险,终于将其拖了出来,为消防队压住火苗、掩护抢险创造了条件。

  管子站焊工汶君贤、陶世春多次冲进大火,躺在钻台底座下去割拉筋,爬到贴近火源的钻台上去割方钻杆、水龙头,任务完成的很出色。电测站爆破组承担这爆破灭火的工作,他们抬着200公斤重的炸药包,齐声喊着“下定决心”的号子,硬是往火海里冲,把炸药放到离火最近的地方,大家争着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电测站副站长侯祯及李国平、黄述旺等8人争先恐后冲进火海,并引爆成功。

  会战职工在抢险中一呼百应,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尤其是抢险队员们,脚下泥浆烫,没一人皱一下眉;头上凉水浇,没一人喊一声苦;身旁烈火燎,没一人退缩一步。他们明知火烧人,硬往火海闯。在抢设备、清障碍、爆破、带火切割等几次大的战斗中,在不同的岗位上立了大功,在涩北会战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代价

  涩北会战可歌可泣,也有遗憾。1976年11月4日涩深15井要射孔求产,采油树和放喷管线已提前安装好,已完成作业的射孔车和送炮车还没有离去,随时准备应急的消防车停放在50米之外,刚下班的人们顾不得回家休息和吃饭,远远站在井场周围等待放喷的时刻。孕育了千百万年的一股具有130个大气压的强大气流将在这刻迸发出来。

  这天在前线指挥部驻守的青海石油管理局副局长薛崇仁已完成任务准备返回,临行前他坚持要到关键点上巡视一下。他11月3日下午去的驼峰山连夜返回。回到基地已是11月4日凌晨。休息片刻后他又到了钻井前线指挥部,到了生活后勤部门,最后他来到涩深15井,想看看放喷的情景,好带回涩深15井喷气的喜讯。

  11月4日18时5分,一切准备就绪,指挥人员一声令下,两名工人飞快地跑到采油树旁开动了阀门,强大的气流咆哮着冲出井口,喷出防喷管线。就在此时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4条防喷管线只装了一边的2条,由于固定不牢和不平衡,刹那被强大的气流反弹倒转横扫过来,正在井口指挥的副局长薛崇仁、副处长王警民、指导员陈忠良、技术员李松安、大班司钻张忠生、大班司机徐寅福、当班司钻陈海潮等7位同志顿时倒在血泊中……

  1988年1月31日,台2井钻达1200米时发生井喷,喷势十分猛烈。寒冷的冬季给抢险救援带来了很大困难,对战区的广大干部、工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井队工人临危不惧,敢上刀山敢闯火海,称得上英雄。在长达40天的抢险中,全局职工日夜奋战,团结协作发扬一盘棋的精神。2月23日台2井终于被制服。

  有人会问哪有那么多井喷事故?当然不能拿今天的情况相比。当时主要是工艺和设备落后,加之对新区不太了解。不管怎么说,每次抢险石油工人都发扬了“两不怕”精神。除涩深15井牺牲了6名同志外,还有在台2井的井喷中,一名副司钻在抢险中牺牲,共有7名同志为勘探涩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寻找大气田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发展

  自1964年发现涩北1号气田,1975年发现涩北2号气田,1988年发现台南气田,用了25年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涩北气田的勘探、开发、建设列入了青海油田发展的重要日程。一是组织力量对气田进行对比和综合评价,其间施工测线10713千米,钻井31口,完成试气134层组,到1994年共投资8.29亿元,完成台南、涩北1号和2号气田的初步评价。二是加大勘探力度,以勘探方法和目标为突破口,以尽可能少的钻探,迅速增加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取得良好效益。

  1995年青海油田成立了天然气开发公司,气田管理步入正规。根据涩北气田地质特征复杂、开发难度大的特点,公司坚持以科技进步推动气田发展为主导思想,先后开展了防沙、油套同采、井下节流、增大压差等一批先导性实验项目,取得了很好效果。涩—格、仙—敦、仙—翼、涩—宁—兰等4条管道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气田的发展,把储量优势直接转化成了经济效益,反过来又为气田的更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

  目前,三湖地区发现涩北1号和2号、台南、盐湖、驼峰等气田,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天然气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储量系列,已探明控制含气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探明天然气储量3000多亿立方米。仅从1990年至2000年,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就是前41年累计的4.8倍,使柴达木一举成为中国四大气区之一。

  远朝前方。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和认识的不断提高,潜力将更大释放,定会创造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