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别慌,炼化市场拐点已至
2020年07月16日 16:39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雷雨娇 侯 睿 崔荣英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3月份将是炼化市场复苏的重要拐点。

 

  1月下旬以来,由于疫情,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旅游、工业和商业活动以及公共活动实行了严格的限制,有效地控制了新冠肺炎的蔓延。然而,在种种管控下很多地方的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

  现在,中央政府正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经济上,呼吁加大力度,恢复各地的经济活动水平。然而,目前许多地方政府仍持谨慎态度。许多公司虽从2月10日起正式获准恢复运营,但复工的进度较为缓慢。

  促使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在恢复正常的同时避免病毒传播,成为一项新的挑战。政府的应对方式,将决定我国未来几个月乃至更远的未来宏观经济和大宗商品需求的走势。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3月份将是炼化市场复苏的重要拐点。

  成品油市场有望快速复苏

  一些短期指标显示,针对此次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对包括道路运输、工业运营和航空在内的主要成品油消费终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过去的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和货运周转量都增长了15倍以上,油品需求量增长到了1300万桶/天的规模,与“非典”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意味着此次疫情对油品需求造成的影响,从数量上看远远大于2003年的“非典”。

  由于各地防控力度和复工进度不一,将中国大陆分为被严格封锁的疫情区(湖北省)、以经济复苏为导向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其他地区三部分分别进行分析,可以预见的是:

  得益于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复工速度将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望在3月中旬恢复正常水平。因此,3月开始,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推动下,我国油品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复苏。但受到湖北和其他管控严格的省份拖累,预计成品油需求到二季度才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总体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成品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30万桶/天。尽管经济将逐渐复苏,但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成品油日需求量下降25万桶。这将是我国近30年来的首次年度下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2月份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受到防疫措施的压制远低于预期。

  应该注意到的是,疫情在中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蔓延,将增加航空燃料油市场的下行风险。

  炼厂逐渐恢复开工负荷

  受疫情的影响,严格的隔离政策导致终端需求大幅下降,节后炼厂销售不佳,成品油库存处于高位。为控制疫情的扩散,炼厂员工无法按照原计划返厂复工,导致炼厂出现用工紧张的局面。受地方上网格化管理影响,物流运转受阻,部分炼厂存在着排库不畅以及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多方面因素导致近期很多炼厂宣布了降低开工率的计划。2月份全国原油加工量下降到1000万桶/天,且地方炼厂受到的影响大于主营炼厂。目前,很多地方炼厂已经被迫暂停生产。2月份,地方炼厂的平均开工率低于40%。

  为助力复工复产,吸引务工人员,各级地方政府推出了支持政策。预计物流以及人员不足的问题,将在3月中旬得以解决。届时,炼厂将逐渐恢复开工负荷。

  在疫情暴发前,炼厂已经采购了2月份要加工的原油。由于原油加工量下降,炼厂需要处理较高的原油库存。预计主营公司会在国际市场上转卖他们已购买的部分2月份原油。

  疫情对从中东进口的原油影响较小。大部分中国炼厂是基于中东原油设计的。同时,中东原油普遍是通过长期合同购买,中国炼厂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转卖。俄罗斯原油同样受影响较小,因为中国炼厂主要是通过中俄原油管线和长期合约购买俄罗斯原油的。

  西非原油受影响最大。近年来,西非原油由于性价比高,很受国内主营炼厂和地方炼厂青睐。西非原油普遍是通过现货市场购买。由于原油加工量的大幅下降,炼厂已经开始减少对西非原油的采购。

  由于无法确定疫情何时结束,炼厂将面临如何管理4月之后的原油采购计划的困境。一般来说,炼厂需要提前两个月进行原油采购。基于现在较高的原油库存,预计原油进口的恢复滞后于需求的复苏。如果国内需求恢复快于预期,炼厂可以从现货市场购买更多的原油或者更快地降低库存。

  化工需求恢复还要一段时间

  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措施打乱了经济活动,化工行业也不例外。春节假期的延长和交通物流的受限已经影响了整个化学品价值链:下游需求疲弱,工厂员工返岗受阻,工厂开工率下降。烯烃及其衍生物以及芳烃链等,也不能幸免。

  终端工厂的需求疲软和各个链条上的运输受限,正迫使上游原料工厂降低开工率。例如,中石化武汉2月初开始不得不将80万吨/年的乙烯工厂的开工率降低了10%左右。原计划于7月完成的30万吨/年乙烯扩瓶颈工程,预计也会推迟。

  除对运行中的工厂有影响外,疫情对建设中的新项目也有影响。运输限制和延长的假期,可能推迟原定于2020年下半年投产的一些烯烃项目。

  中国的化学品需求通常在新年假期期间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将延长这一过程,整个产业链已感受到了这种影响。随着零售活动的下降,商品和一次性包装的消费随之下降,对聚烯烃的需求也会下降。纺织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酯生产商也感受到了压力。

  不过,在疲软的下游需求中也有一些小例外。例如,用于防止病毒传播的口罩的需求,拉升了聚丙烯纤维的需求。中国2019年共生产了50亿个口罩。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至少增加30%。然而,生产1个口罩只需要4克聚丙烯纤维。因此,口罩的巨大需求对聚丙烯的提振效果有限。

  目前,疫情的控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月下旬以来,一些工厂逐渐恢复运营,一些省市的交通运输开始恢复。但是,下游的需求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前期积累的高库存也要逐步消化。市场预计二季度开始好转。

  责任编辑:陆晓如

  znluxiao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