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中海油“最会赚钱”体现在哪
2020年07月20日 14:12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陆如泉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海油2019年已经将“桶油完全成本”控制在30美元以下。只要油价不低于15美元/桶,中海油这样的企业就能活下去!

 

  近日,“三桶油”各自晒出2019年业绩报告。在国际油价同比下降超过10%的情况下,中海油2019年盈利能力逆势上升,全年净利润大幅增加至人民币610.5亿元,同比上升15.9%。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中海油成为“三桶油”中最会赚钱的企业。那么,中国海油是怎样做到的呢?

  中海油2019年已经将“桶油完全成本”控制在了30美元以下。中海油此次使用了“桶油主要成本”的概念,按照笔者理解,并咨询相关财务专业人士,“桶油主要成本”实际上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桶油完全成本”,是全成本的口径(但未包括财务费用、勘探干井费用)。所谓全成本,就是由企业前期“资本性支出”产生的成本,这体现在“折旧、折耗和摊销”中;加上当期“费用性支出”产生的成本,即作业费、弃置费、销售及管理费用,以及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金。当期费用性支出产生的成本也叫“付现成本”。

  中海油将“桶油完全成本“控制在30美元以内是什么概念?就是即便国际油价低至20美元/桶,甚至15美元/桶,中海油依然可以活下去。其实,超低油价环境下,影响石油企业能否存活下去的关键是上面提到的“付现成本”,也就是当期现金支出产生的成本。极端状态下,即企业在不考虑前期投资对成本带来影响的情况下(前述“折旧、折耗和摊销”成本),只要能平衡当期的“付现成本”,就不至于造成企业现金流断裂而活不下去的局面。显而易见,2019年,除去16.87美元的折旧、折耗和摊销,中海油的付现成本只有12.91美元。这意味着,只要平均实现油价不低于13美元/桶,中海油就能活下去。考虑其他不可控因素和不可预见费用,中海油活下去的成本天花板在15美元/桶左右。这是了不起的成本控制成果。

  中海油作为石油央企,却能够像跨国标杆企业和优秀私营企业一样,能够将成本控制得如此之好非常难得。2014年的那次低油价环境,已经让全球大大小小的石油公司学会了如何“过冬”,裁员、缩减投资、降薪、兼并收购、退出高成本资产等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手段已经使石油企业的成本与2010年前后的高油价时期相比,下降至少20%以上。但是,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石油企业的“桶油完全成本”依然在45美元左右。能够将桶油完全成本控制在30美元以内的,并不多见,甚至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也不为过。但中海油做到了,与中海油的海上油气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公司员工数量精干、管理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等不无关系。

  目前,新冠疫情全球暴发危机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沙特、俄罗斯和美国页岩生产商的“肉搏”下一步如何演绎尚不得知。根据知名油气咨询公司埃信华迈(IHS)的分析,不排除油价会进一步下跌。由此,笔者还是要为大多数国内石油企业能否挺过超低油价的“极寒天气”捏一把汗。中国石油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无疑比国际同行要少很多。比如,国有企业不能随意裁员;不能根据现有资产状况,依据市场规则,自由地退出一些低效无效资产,自由收并购一些符合企业自身战略的资产;不能根据市场供需状况,自由地削减和增加产量。说到底,国有石油企业除了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更重要的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及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这导致国有企业进行降本增效时,无疑被捆住了手脚。

  油价是促进资源配置的“无形之手”,上涨可以带动资本投入,下跌则是一种淘汰机制,促进市场重新洗牌。曾经,市场规律告诉我们,成本决定了价格。但于当下的石油市场而言,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成本不是油价的底线,但油价却是成本的天花板。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