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一技惊天下
2020年08月19日 20:51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陆晓如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的意义远不仅限于覆盖全国15亿吨聚驱后石油储量。

 

  2015年,“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同时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

  2016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获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7年,非均相复合驱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 ……

  奖励只是一种肯定。非均相复合驱技术镌刻在石油工业史上更为重大的意义是,它叩开了黄河三角洲地下广袤的剩余油藏,让数万胜利人“百年胜利”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同时,它可覆盖全国15亿吨聚驱后难动用储量,让特高含水后期老油田重新焕发青春,延长10年以上的经济有效期。而且,胜利人创新的基因,还在不断更新、扩大这些数值。

  打破采收率瓶颈

  “胜利油田提出了‘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的奋斗愿景,‘十四五’规划瞄准了原油效益稳产2340万吨/年的目标。这一方面要通过加大未动用储量开发和新区产能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要依靠老油田持续提高采收率。”张宗檩指出。

  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油气资源禀赋特点,找到新的油气富集区块越来越难,新发现的多是低丰度、致密、高稠等难动用储量。

  据张宗檩介绍,胜利油田尽管每年依然能找到近亿吨探明储量,但是低品位油藏比例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占到75.8%,“十二五”期间达到90%。

  稳产之难犹如上九天揽月,但胜利人从不惧挑战。

  “胜利从未放慢勘探的步伐,新的产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是目前提升产量更为现实且有效的路径,而且经济效益可能会比开发建设致密油、超稠油的新产能更好,毕竟钻井、地面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减少了许多。”张宗檩说。

  而现在,胜利油田的整体采收率为28.2%,71.8%的储量还在地下。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点,就相当于发现了一个亿吨级的大油田!如果把平均采收率提高到50%,就相当于重建了一个胜利油田!全国老油田平均采收率只有35%左右,老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就相当于每年增加上千万吨可采储量!

  “非均相复合驱技术总体是在胜利油田迫切需要提高采收率的背景下进行研发的,而且是针对聚驱后油藏攻关形成的。”孙焕泉说,“这项技术突破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非均质性聚驱后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瓶颈,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已成为胜利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流技术。”

  胜利油田有聚驱后地质储量3.1亿吨。实施非均相复合驱后,预计提高采收率7%以上,增加可采储量2000万吨。

  “这项技术大有可为,将助力胜利实现‘十四五’原油效益稳产2340万吨/年的目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贡献。”张宗檩说。

  向高温高盐油藏延伸

  在胜利油田的“地质大观园”里,还有化学驱高温高盐Ⅲ-3类油藏储量3.77亿吨,主要分布在胜坨、东辛等油田。综合含水率均在95%以上,平均采出程度41%。

  “Ⅲ-3类高温高盐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开发形势日益严峻。但这么大量的剩余储量不能浪费,必须想办法提高采收率,吃干榨尽。”孙焕泉说。

  Ⅲ-3类高温高盐油藏有开展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的现实需要,非均相复合驱又已经在Ⅰ、Ⅱ类聚驱后油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胜利人继续大开脑洞:能否把这一技术应用到高温高盐油藏?

  科研团队面对的现实问题是:Ⅲ-3类油藏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硬度高。

  以胜坨油田胜三区坨28断块沙二1-3单元为例。油层温度82℃,钙镁离子含量549mg/L,盐度平均21053mg/L,而胜利油田一般自来水的温度在20℃左右,钙镁离子含量为80~110mg/L,盐度为800mg/L。

  “现有的非均相复合驱常规的驱油剂受到高温、高盐影响,效果下降。适应Ⅲ-3类油藏的非均相复合驱技术需要开展进一步攻关研究。”祝仰文说。

  目标立在眼前,如何抵达,胜利人已经驾轻就熟。

  “我们研发了新型耐温抗盐超高分多元共聚物,升级了耐温抗盐B-PPG驱油剂,研发了耐盐、抗钙镁阴非两性表面活性剂,基本满足了Ⅲ-3类高温、高盐、高钙镁油藏要求,现在已进入先导试验阶段。”祝仰文说。

  据胜利采油厂地质所开发室副主任冯益富介绍,胜三区坨28断块沙二1-3单元先导试验方案已经完成,设计提高采收率8.5%,正开展单井试注、地面建设和井网调整。目前单井试注的注入压力维持在10MPa,注入情况正常,表明方案设计的聚合物和B-PPG对油藏适应能力较好。

  “很好!经过多年研究,化学驱技术使用范围越来越大,成本逐渐降低,大大提振了稳油增气降本的信心,要持续攻关研究;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增油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2019年7月12日下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来到胜利采油厂调研高温高盐Ⅲ类油藏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开展情况。询问该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成本情况后,他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胜利油田3.77亿吨Ⅲ类油藏储量的动用不再是梦!高温高盐油藏的春天即将到来!

  可在全国复制推广

  “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填补了聚合物驱后油藏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空白,成为聚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撒手锏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认为。

  这个撒手锏,不仅让胜利油田受益,河南油田也正因它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

  新区无规模储量投入,老区已动用储量“三高一低”矛盾突出—— 一边没有新粮入库,一边旧粮难以入口,同样诞生于大会战时期的河南油田,面临着稳产难度逐年加大的难题。

  2018年11月12日,“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立项论证,在胜利油田、河南油田开展非均相复合驱示范区建设。

  “该项目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是中国石化稳油增气降本的需要,是特高含水老油田资源高效开发的需要,是推动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发展的需要。”孙焕泉作为该项目的项目长备感重任在肩。

  事实上,早在示范工程立项之前,河南油田已经到胜利油田取过经。“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研发成功后,河南、大庆、江苏、辽河等多个油田来进行过多次交流。”张宗檩说。河南油田率先尝鲜,成为胜利油田之后第二家应用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的油田。

  “示范工程聚焦聚驱后和特高含水水驱油藏,强化攻关和集成配套,加强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加强驱油剂和驱油体系优化研究,加强高控制程度井网优化设计,起到了示范区引领作用。”孙焕泉说。

  5个示范区的工程方案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原计划2020年年初在矿场实施作业,但因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一些进口配件无法按时就位,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一旦条件具备,即可推进矿场实施作业。”胜利采油厂专家李健康介绍胜三区坨28断块沙二1-2非均相复合驱示范区建设时表示。

  “目前,全国有聚驱后难动用储量15亿吨。”孙焕泉说,“随着示范工程的推进,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将形成完整的、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技术系列。”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评价,中国石化发明的非均相复合驱方法,形成了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成套技术,降水增油效果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应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

  具有成本优越性

  “成本如何?”马永生在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注聚201站调研时,对非均相复合驱技术提出了关键性问题。

  “在胜一区沙二1-3聚驱后油田开展的非均相复合驱工业化推广项目,提高采收率7.6%,项目平衡油价40美元/桶以下。”随行的曹绪龙回答得很有底气。

  回想2010年实施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前,国际油价正处于100美元/桶上下的高位。为确保先导试验效果,孤岛油田将试验区由2口油井、6口注聚井调整为10口油井、15口注聚井,很“大方”地打了17口新井。

  “最后评价得出的平衡油价在57美元/桶左右。”孤岛采油厂专家王宏说,“如果不算打新井的成本,平衡油价在45美元/桶左右,而且井口成本在30美元/桶以下。”

  2014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此后一直低位运行。再“大方”地通过打新井调整井网提升应用效果显然不可行。

  “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在胜坨油田扩大试验时一路就简,加大了现有油井、注聚井等地下、地面设施的利旧,同时加强现场效果管理,保证注入液足量、保质。低成本井网调整非均质相复合驱油技术已经形成。”李健康说。

  通过对已结束单元的全过程经济评价,非均相复合驱是水驱完全成本的90%。

  利润的最大化,一定是成本的最小化。还有什么成本可以降?B-PPG成本偏高。科研团队开展“头脑风暴”,确定产品优化的技术路线,紧锣密鼓地展开研究工作。

  4个月的室内实验,找到高效稳定的低成本B-PPG制备方法;6个月的工厂试验,得到性能优异的低成本B-PPG工业化产品——测试结果显示,产品各项指标均达标,成本每吨降低约1000元。

  “随着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非均相复合驱项目的成本必然不断降低。”曹绪龙说,“这对胜利油田实现50美元/桶盈亏平衡目标的意义重大,也决定了其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延长油田生命周期

  在老油田的勘探开发史上,总有人不断地问:油田还能持续生产多少年?每一次的质疑都被一项又一项的前沿技术击碎。

  在胜利油田2万多口油井中,含水大于98%的油井超过3600口,单井日产量小于1吨的油井近6200口。它们挣扎在效益线上,一旦油价大幅下跌,随时可能被“打入冷宫”。而含水量大于99.8%的油井命运更加悲惨——关停。

  “虽然是针对聚驱后没有继续提升采收率的办法才研究的非均相复合驱技术,但事实上水驱后非均质强的储量都可以用。利用它,特高含水的井就又能产出油,延长了经济寿命期。”孙焕泉说,“综合来说,非均相复合驱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让特高含水后期老油田经济有效期延长10年以上。这将大大延长油田这种资源性企业的生命周期。”

  大庆、胜利、辽河、华北、大港、吉林、中原等东部老油田,年产量占中国石油总产量的近1/2。但它们老了——平均含水率高达90%,产量逐年递减。老油田稳产,不只关系到油田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非均相复合驱技术适用于聚驱后油藏和特高含水水驱后油藏,可覆盖东部35亿吨左右的石油储量。

  “应该说,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的发明,为我国东部老油田的持续高效开发指明了方向,使老油田再次焕发青春,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孙焕泉表示,“依托‘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针对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经济高效驱油体系、油藏方案优化等多个方面,围绕驱油效果、经济性开展进一步的攻关研究,还在不断拓展非均相复合驱应用领域,还有望使老油田的经济有效期进一步延长。”

  能从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受益的也许不止中国的老油田。

  全球原油产量的70%依靠老油田挖潜,老油田仍将是未来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力油田。如果全球老油田采收率提高1%,就将增加可采储量50多亿吨。

  “2019年11月,我与挪威北海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交流非均相复合驱技术时,对方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项技术有可能走出国门,成为我国石油技术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孙焕泉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了新的技术,胜利人就有了无限可能;有了新的技术,老油田再焕青春不是梦!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