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于变局中开新局,石油还有三条路
2020年09月23日 22:41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济 民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当前,石油石化行业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次疫情的影响面之大、影响层次之深历史罕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行业决策者,无不在思考着如何在后疫情时期调整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模式,石油石化产业也不例外。

  面对疫情给经济和消费习惯带来的改变,石油石化行业要善于从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双循环发展格局蕴藏发展动能

  刚刚过去的“两会”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首先,拉动内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石油石化产业转型发展要适应这一形势。当前形势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对冲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基点。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大量外贸订单被迫延迟或取消,企业不得不转向内销,也凸显内需的重要性。我国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供应链和产业链综合优势突出,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且制造业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国家。此外,我国拥有14亿人口,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巨大,人力资本充足、高素质劳动力队伍形成,以及具有充足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等,这些都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支撑。

  其次,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行业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石化行业要继续从深度开放中汲取新动能。疫情的发生让各国看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不仅体现在携手抗击疫情方面,而且体现在恢复发展经济方面。疫情之后经济合作的近岸化、区域化特征估计比较鲜明,主要是各国出于经济安全考虑,缩短产业链的地域范围所致。石油石化产业是能源、工业原料、材料工业的支柱,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石油石化产业是实现城市化、工业化的重要支柱;对发达国家而言,新型石油石化工业是实施再工业化、再电气化的重要支撑。在拉动内需和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空间会逐渐拓展。

  规模性政策调整培育发展机遇

  在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冲击的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推出了“规模性政策”,不同于以往依靠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而是旨在以稳就业、保民生为抓手,达到纾困企业和激发市场活力的目的。国内外经济政策调整进入快速实施阶段,为石油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带来发展新机遇。

  首先,我国实施刺激性经济政策,为石油石化行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在出口受到严重抑制的情况下,国内一手稳消费,一手促投资,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依靠特殊时期的“两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国家出台宽松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推进复产复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通过降准降息、专项贷款及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利率下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利用“两新一重”来扩大有效投资,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2020年新基建、房地产、交通、旅游、制造业升级,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及确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特别是新基建工程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石油石化产品的需求空间。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地区公布的总计30万亿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就包括一大批涉及新基建的项目。其中5G组网带动光纤光缆,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需求;5G基站耗材带动环氧树脂、导电油墨、光电材料、散热材料需求;5G消费电子终端产业的迭代升级,带动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性材料需求;新能源汽车核心电池组件生产,带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介质等众多化工原料和新材料需求;充电桩建设,带动绝缘材料、线缆包覆材料需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也会产生大量的化工新材料需求。

  其次,世界多国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为石化产品贸易和海外投资开辟空间。这次应对疫情过程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暴露出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物资储备不足的“短板”。疫情过后,这些国家大概率将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关联。各国或将倾向于在本土建立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形成区域内的制造业产业链。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因此有机会参与海外相关国家卫生防疫物资生产项目。各国旅游、餐饮、交通等传统工商业恢复、疫情后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力度加大,都将利好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发达国家加大对基建、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也有望带动石油石化产品出口贸易。比如德国就计划出资120亿欧元用于基建,希望借此拉动经济。

  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得到认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可以预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在后疫情时代会更受重视。无论是长期发展动能,还是短期发展机会,都会向绿色低碳的发展主线靠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多国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就应对危机达成致力于发展绿色低碳实体经济、形成新增长点的普遍共识。2015年《巴黎协定》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共识是经济危机的产物。近年由于经济形势低迷,全球碳排放增速开始反弹。2017年,全球碳排放在经历了数年平稳后开始增长,2018年排放量为338亿吨,比上年增长2%,高于过去10年1%的平均增速。经济形势不好让全球碳排放开了“倒车”,但从中长期发展看,从灰色增长转向绿色发展的趋势,不会因为暂时的经济低迷或疫情而出现改变。据英国《卫报》报道,全球各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肮脏的空气会增加新冠肺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哈佛大学一份研究成果表明,细颗粒物污染每增加一个单位,新冠肺炎感染死亡率就上升8%。今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有预防和应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之类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思想准备,而且要警惕气候危机。

  因此,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发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共识会更加强烈和坚定,从而加快绿色能源、低碳石化的发展进程。向绿色低碳转型,将成为石油石化产业不竭的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