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油气
【开发】新征程起始于科技利器
2020年10月12日 10:25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系列报道(一)

 

  科技利器支撑着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的现在和未来。

 

文/本刊记者 王海坤/马献珍 李刘宝 安 伟

  2020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再创佳绩——生产天然气22.44亿立方米,生产原油8.83万吨,经营收入、账面利润超额完成了总部下达的任务目标。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刻影响和油价低迷的双重压力下,不禁让人好奇:华北油气分公司的生产为什么能逆势上扬?

  “再猛的风浪淹没不了信心,再难的任务压不垮使命担当。”华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总经理吕新华的话语铿锵有力。越是艰险越向前!非凡的勇气造就了非凡的成绩。而这勇气背后,是非凡的科技利器充盈的底气。

  千万吨愿景的支撑

  “‘十四五’我们要确保采油气厂实现百人百万吨目标;‘十五五’末实现公司层面百人百万吨目标……最终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吕新华说。

  华北油气分公司面对未来的宏伟蓝图已经徐徐展开。但是,鄂尔多斯盆地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华北油气分公司仅有2.7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开发区块。这些“边角料”区块资源禀赋本就不高,经过多年勘探开发,剩下的几乎都是“硬骨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千万吨级油气田的愿景需要坚实的资源基础。“要把资源效益发挥到极致,需要自主创新的撒手锏技术。”吕新华说。

  同井采注技术就是一项这样的技术。“它一举解放了我们气田高含水区数千亿立方米的地质储量。”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总地质师雷涛说。

  高含水气井井筒带液能力差、气液混输难、地面废水处理成本非常高。“过去,技术攻关是对这些难题分开解决,同井采注技术能将这些难题一网打尽。尤其是实现井下气液分离后,废液彻底被解决。”华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气所副所长周舰说。

  数据显示,该技术使单井日产气量由0.2万立方米提升至1.5万立方米。上半年,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二厂实施同井采注38井次,日增气16万立方米。

  短间距、密切割大规模加砂工艺技术,是另一项撒手锏技术。华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储层改造研究所副所长李月丽介绍说:“过去压裂段长在100米左右时能保持产量,但随着好储层越来越少,我们研究出了这项技术,使压裂段长缩短到50~60米,实现了更低品位储量的有效动用。”

  多级注入复合酸压技术、超破压注水补充能量技术、集成创新小井眼及丛式井组钻完井技术、超破压注水补充能量技术、老井控递减技术……一系列高效开发技术正在源源不断释放地下的油气藏,支撑起华北油气分公司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的愿景。

  新蓝海的惊喜

  眼下,只要一谈起鄂尔多斯市唐家会矿区地下煤气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华北油气分公司的员工们就会异常兴奋。

  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北油气分公司区块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这些煤炭资源如同油气资源一样,并非天生丽质。以大牛地气田为例,含有多套煤层,累计厚度达几十米,但80%以上埋深在1000米以上,常规技术无法开采,无法形成效益。

  唐家会矿区地下煤气化技术给华北油气分公司带来了新的可能。如果将地下煤气化技术运用到大牛地气田,单井日产天然气量是致密气藏日产量的1倍。所产生的氢气可以用来发展氢能产业,前景更加可观。

  但是,虽然地下煤气化技术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却大多是针对浅层地下煤的气化技术。目前国内也只有600米以浅的地下煤气化技术可以借鉴。像大牛地气田这样的中深层地下煤气化技术难度十分复杂,需要突破。

  “我们从今年4月中下旬开始了地下煤高效气化技术的攻关。一方面与技术提供方合作进行研发,另一方面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开展中深层地下煤气化先导试验。”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勘探研究所副所长尚亚乐介绍说。

  “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虽然艰难,但如果攻下来了,就相当于在致密油气板块之外出现了一个资源规模大于或等于目前油气板块的一个新领域。”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勘探研究所所长马超说,“这是个蓝海市场,一旦技术实现突破,我们就会占领制高点,形成新的核心优势。”

  加快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开发步伐的同时介入地下煤高效气化技术,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地下煤气化合成气……一系列相关计划已经安排进日程。华北油气分公司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巨大的惊喜。

  奉献青春的力量

  在“磨刀石”上开启新征程,在资源“边角料”上辟出新蓝海,难度之大不亚于上九天揽月。但是,华北油气分公司的科研人员日复一日地燃烧青春,化为企业披荆斩棘的力量。

  “为了给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支撑,我们研究所的同志几乎全部下一线,仅有的22人负责17个区块。今年到目前,全所编写了367份设计,做了17个方案,负责30多个项目。”李月丽说。

  刚升级做了爸爸的邵隆坎,是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部油气勘探研究所副所长。为完成泾河断缝体油藏评价井部署工作以及鄂南致密油开发先导试验方案编制,他忍痛离开出生仅5天的孩子和还在病床上的妻子,奔赴生产前线,每天睡在办公室,后半夜甚至常常被冻醒……

  在华北油气分公司杭锦旗天然气开发研究所,24名科研人员基本上都是“85后”。仅今年上半年,就有5名科研人员有了新生的孩子。但他们为了科研攻关,始终坚守在岗位。疫情防控期间,像丁景辰博士一样,连续一个月没有进家门的科研人员不在少数。

  “几乎所有人员的作息规律都是下班回家跟家人在一起待两三个小时,再于晚上9点返回办公室一直工作到午夜。”华北油气分公司杭锦旗天然气开发研究所副所长张占杨说,“研究所的灯光,午夜以后常常仍然亮着……”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华北油气分公司杭锦旗天然气开发研究所副书记吴建彪说:“在我心里,这就是科研队伍为油田发展矢志不渝燃烧青春而迸发出的奉献的力量!”

  责任编辑:陆晓如

  znluxiao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