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大油田的大能量
2020年10月21日 22:44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陆晓如/刘学民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产量第一、效益过硬……长庆油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量满格。

 

  50载峥嵘岁月,见证长庆油田前行的铿锵步伐——从诞生之初年产数万吨的小油田发展成为世界级特大油气田,登上中国油气企业从未到过达的产量高峰,又以高质量推进二次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瞄准更高、更远的目标。大器晚成的长庆油田,壮怀激烈,彰显中国第一大油气田为国家奉献更多能源的不凡风范。

  为新中国生产原油3.8亿吨,奉献天然气4570亿立方米;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以上连续7年高效稳产;2019年产量当量达到5703万吨,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1/8和1/4;坚决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建成我国最大区域的油气地面管网系统……长庆50年所生产和输送出的每一滴原油、每一缕天然气,都诉说着长庆能源报国的赤子之心。

  年产量第一

  至2019年12月31日,长庆油田2019年生产原油2416万吨、天然气412.5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5703万吨,与上年实际产量相比增长了238万吨,创造了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的最新纪录,并连续7年实现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

  2020年1月1日6时27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播出了这则新闻。每一年的年终岁尾,中央电视台都会关注长庆油田的发展情况。因为长庆之重,举国皆知。而每一年的每一组数据,长庆油田都没有让国家与人民失望。这也是长庆人的荣耀。

  因何荣耀?

  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天然气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3%。一多半的油气资源依赖进口,能源命脉捏在别人手里,国家能源安全从何谈起?时不时暴发的“气荒”,更是一次次敲响能源安全的警钟。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油气仍然占据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国内油气上产,保住国家能源安全的底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长庆油田以连续稳产5000万吨以上的油气产量,成为扛起这份重担的主要力量之一。”长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付锁堂说。

  焉能不荣耀?

  其实,这份荣耀早已加持在长庆人身上。

  2003年11月29日,长庆油田原油产量达到650.57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44.15亿立方米,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一举成为当时我国陆上第五大、西部第二大油气田,也成为中国石油第四大油气田、第二大气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此后,2000万吨、3000万吨……长庆一次次的跨越令人赞叹。而这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长庆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所做的不懈努力。

  2008年,在国家“东部硬稳产、西部快上产”的油气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石油提出建设“西部大庆”,给长庆定下了2015年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目标。

  2009年6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赴长庆油田陇东生产指挥中心调研,殷切期望长庆油田用科学发展观“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

  国家的需要、总书记的嘱托就是长庆攀登产量巅峰的动力。

  2013年,长庆油气当量达到5195万吨。长庆以此向国家、向总书记汇报:长庆实现了10年时间从1000万吨跨越5000万吨壮举,建成了我国油气当量最高的现代化大油气田,提前两年完成了建设“西部大庆”的宏伟目标。

  5000万吨不是长庆的终点,5700万吨也不是长庆的终点。

  “长庆油田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做‘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决心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于2018年将原定的‘稳油增气、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为‘高质量推进二次加快发展’。”付锁堂说。

  由此,长庆未来的高度清晰可见——“十四五”末,油气当量突破6300万吨;2035年前保持高产稳产,并努力冲刺更高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实现6000万吨以上长期稳产。这是长庆对保障未来国家能源安全许下的承诺。

  效益排头兵

  从油气当量到营业收入,从利润总额到利润率,从现金流到经济增加值,从桶油成本到人均劳效……一项项生产经营指标保持在中石油上游业务前列。中国第一大油气田不仅产量第一,效益同样过硬。

  效益源于产量,但远不止产量如此简单。

  苏里格气田,中国最大的气田。但在发现之初,这个世界上罕见的“低渗、低压、低产、低丰度”的气田,开发陷入了长达5年的困境。

  让它获得新生的是,创造性地运用技术集成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市场化的“四化”低成本开发战略,不仅解决了长庆自身不能解决的资金、装备、技术、队伍等问题,而且将单井综合成本由1300余万元控制到了800万元以内,建设速度也比原来提高了40%。

  “长庆始终把低成本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低成本发展不动摇。在近几年的低成本发展中已经形成了长庆模式,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道路。”付锁堂说。

  油气运行成本连续5年硬下降,勘探成本始终低于1美元/桶,油气综合完全成本持续下降——长庆用数据证明,低成本发展道路可以实现低品位油气资源的高质量、高效益、规模化开发,而且是实现低油价下的高效益。

  自2014年暴跌,国际油价就一直未能再回高位。4月21日,美国WTI原油期货更是跌至-37.63美元/桶的历史最低值。油价跌到了成本价以下,毫无疑问生产越多亏得越多。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国家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舍一企之得失,成国家之大势。长庆果断做出决策:任务不减、目标不变、节奏不慢。

  紧密围绕二次加快发展战略,长庆按照“成本是设计出来的”和“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迅速拿出38项120条硬核措施,共计控投降本25.03亿元,坚决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大效益。

  “我们厂从生产运行过程入手,紧紧牵住主干费用控降的牛鼻子,计划降控成本4918万元,截至目前已降控3093万元。特别是通过精细单井管理,时率影响由2019年的55吨/天下降到43吨/天,上半年相当于多产油2160吨,节约成本1880万元。”长庆油田第十一采油厂地质一级工程师兼地质所所长王联国介绍说。

  所属各单位各出高招,7万长庆人齐心协力,全力以赴鏖战严冬。在低油价与疫情双重打击的极端困难下,开创了近年来最好的生产形势——6月26日,以油气当量达到3012.55万吨为标志,提前4天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的50%。其中,天然气生产提前8天实现全年任务“硬过半”,上半年实现利润62亿元。

  低成本下的高效益,长庆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的使命担当真正靠实——

  50年来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7万亿元,缴纳税费3536亿元。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44亿元、利润935亿元,企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排名国内油气田首位。

  企业综合实力、价值创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长庆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中,能源央企的支柱、表率作用拔地倚天!

  保供桥头堡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体操王子李宁变身空中飞人点燃奥运主火炬时,亿万中国人欢欣鼓舞、热泪盈眶。

  那一刻,长庆人有着更深刻的骄傲与激动——那燃烧着的是产自长庆的高质量清洁天然气!

  早在1997年,长庆天然气就穿越860公里漫漫长路,向首都北京奔腾而去。当年9月1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北京市在亚运村举行点火庆典大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吴邦国点燃火炬,标志着长庆向北京供气成功。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供气。这一刻,标志着世界瞩目下的中国迎来了天然气时代。

  彼时,如果你在北京北三环上走一趟,会发现一块非常醒目的宣传牌,上面写着“长庆大气田可满足北京最大用气量达50年以上”。这是长庆向北京乃至向全国做出的庄严承诺,这也是北京得以成功申办、举办一届精彩的奥运会的重要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庆油田每年的天然气产量都占全国总产量的25%,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净化处理基地。”长庆油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忠兴指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庆累计生产天然气已突破4000亿立方米,可替代燃煤9.86亿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77亿吨,在美丽中国建设及“蓝天保卫战”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此,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常务副厂长兼总地质师晏宁平作为长庆天然气开发的亲历者,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仅靖边气田就已累计贡献天然气超过1000亿立方米。当年西气东输工程输往上海的‘先锋气’就是我们靖边气田生产的。”

  在生产大跨越的支持下,如今的长庆,源源不断地向北京、天津、西安等4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向北京及华北地区供气已持续23年,供气量累计超过2500亿立方米。

  长庆“福气”同时惠及陕甘宁革命老区。

  居住在陕北榆林、延安的市县居民,在国家还没有大规模推广“煤改气”之前就用上了燃气灶具。“炉火一打就着,热水随时可烧,供暖不再用煤。”蓝色小火苗,不但给老区人民带来了光明,而且点燃了生活的新希望。

  每年取暖季,需求旺盛时,天然气供应保障成为全国上下都异常关心的话题。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长庆坚决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以“不让老百姓缺气是我们的责任,能为老百姓供气是我们的荣耀”的理念,在保供期间发挥最大功能,实现所有气井、所有集气站、所有天然气处理厂、净化厂满负荷运转的基础上,即使压减油田自身用气量、关停油田甲醇厂,也要保证下游民众温暖过冬。

  从2013年开始,长庆每年冬供期间的日产量都在1亿立方米以上。2019年冬供日产量达到平均1.28亿立方米的历史高点,最高日产达1.43亿立方米。冬供4个月累计产气155.4亿立方米,是长庆10年前一年的生产量。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武汉“封城”,各地封锁防控……城可封,爱与油气永不断流。

  长庆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疫——在千里气区吹响“抗疫上产”的冲锋号,高峰期日均产气1.24亿立方米,最大日产量1.31亿立方米,实现了防控保供两手抓、两手硬。

  在非常时期,长庆尽着非常之责——春节期间,共生产原油67.08万吨、天然气13.02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总生产量、日产量、外供量均创历史最好纪录。外供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多1300万立方米,高峰期最高日转输气量可达6400万~6500万立方米。同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落实冬季3~5天应急调峰气量300万立方米/天,为助力打赢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能源支撑。

  “长庆油田作为能源央企的排头兵和油气保供的桥头堡,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必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这是长庆人50年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管网通四方

  当长庆油田的滚滚油流涌向各大炼厂、汩汩气流奔向千家万户时,有一位幕后英雄应该被赞美——油气管网。

  纵观鄂尔多斯盆地,一条条输送储存石油、天然气的能源大动脉在50年历史长河中悄然构筑,并已然编织成网。

  原油输送系统,目前建成了以靖惠、靖咸、庆咸、马惠外输主干线,以及靖马、铁西、姬惠、西马、吴定等油区联络线构成的联通南北、调运灵活的闭合环状输油管网,运销能力3070万吨/年。

  “仅我们第二输油处就管理着全长1200公里、设计输送能力1250万吨/年的管道,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3省5市17县区。”长庆油田第二输油处铁西末站站长张锋介绍说。

  原油储存系统,以咸阳、惠安堡、油房庄、西峰等储备库为代表,总罐容453万立方米。“目前,全油田储存天数为51天,可有力应对检修期间原油生产及运输单位生产受到的影响。”长庆油田油田开发事业部常务副经理史成恩表示。

  天然气输送系统,已建成靖边、榆林、苏里格等5大主力气田,共建成至榆林和靖边系统各类输送管线13条、31248公里,年输气能力379亿立方米,就近交接能力172亿立方米。

  天然气存储系统,已建成陕224储气库,库容10.4亿立方米。“下游天然气消费峰谷差明显,对我们上游天然气生产十分不利。提升储气能力是保障生产平稳有序推进的重要手段。”长庆油田气田开发事业部总地质师杨勇介绍说,“储气库建设是长庆油田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长庆气田计划新建苏东39-61、陕17、榆林南储气库,工作气量共计达到27亿立方米/年。”

  这张巨网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肃陇东千万吨能源基地、内蒙古天然气加工输出基地紧紧勾连在一起。我国西部能源发展的产业集群跃然而出。

  这张巨网早已与外部油气管网连通,成为国家油气一张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互通的管网,带着长庆生产的油和气,源源不断注入国家发展血脉中。

  1978年7月,长庆红井子到惠安堡、惠安堡到中宁输油管线一期工程竣工,管线总长144公里。长庆原油正式外输至兰州。

  1997年6月29日,长庆天然气通过488.5公里的输气管道在西安点火成功,标志着当时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靖边气田首次向外输送商品气。

  1997年9月10日,长庆天然气经过陕京管道输送至北京。管道西起长庆气田靖边首站,东至北京市房山区衙门口末站,全长860公里。

  2003年10月1日,长庆天然气作为“先锋气”,通过长庆靖边压气站,进入西气东输管道,历时10天,经过1485公里输气管道,翻越黄土塬、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穿越黄河、淮河、长江及江南水网到达上海。

  ……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鄂尔多斯盆地里,长庆构筑的我国最大区域的油气管网系统,区域相济、调运灵活、运行可靠。西气东输管线、陕京管网、靖西管网等10条主干线在这里交汇,成为中国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枢纽。

  长庆的油,长庆的气,长庆的管网,携手并进,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争气”!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