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大油田的大责任
2020年10月21日 22:57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卢凯瑞/南喜阳 陈志刚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关爱员工,携手伙伴,回馈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是长庆对社会责任的诠释。

 

  50载光阴荏苒,见证长庆日益浓厚的幸福味道——从三块石头支口锅、三顶帐篷搭个窝,到都市里的现代化石油小区,西安、庆阳、银川、延安、高陵……一个个安居乐业的石油城横空出世。不断超越的产量,折射长庆勇往直前的奋进姿态;日益幸福的生活,映照长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之外,长庆油田为23万员工、家属创造幸福家园,为上万支合作伙伴队伍、20余万人搭建发展舞台,引领西部能源发展的产业集群,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创造共赢价值,把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和人民群众。长庆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彰显谋大同、行大道、担大义的社会责任感。

  为员工谋幸福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可能不止有一千种理解。

  对于长庆人来说,宁夏银川的燕鸽湖、陕西西安的未央湖、甘肃庆阳的凤城园小区……那里鳞次栉比的楼房、曲径通幽的步行道、不知名的绿树与花朵,还有湖面上嬉戏玩闹的红嘴鸥,都洋溢着浓浓的幸福的味道。

  想当年,“三块石头支口锅,三顶帐篷搭个窝”,“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陪伴基本靠狗”……

  如今,长庆油田的每一个社区,每一项惠民政策的落实都是以医疗、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建设为支点;每一个暖人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世间唯爱与信任不可辜负。

  “长庆油田50年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贡献。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持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应该给予员工的回报。”长庆油田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逵的话语,是长庆50年为员工谋福利、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注脚。

  油田把惠民工程作为推进油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资金投放坚持向一线基础性条件改善倾斜,重点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的实际问题。

  仅2015年,长庆油田投入的民生工程资金,92%用于改善一线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全年改造水冲厕及淋浴房122个站点,完成三年规划的36.7%。各单位贴心地为6个倒班点接入地方自来水、引入山泉水,打水源井16口,建水窖、水罐227个,安装小型净化设备255台,配置饮水机2000台,使1.4万余名员工喝上了健康水。昔日条件简陋、住宿拥挤的“彩板房”,经过新建、扩建和翻新,已经变身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星级”公寓……

  “早期一线没有房子,吃饭自己带两个馒头和一点咸菜。慢慢有了铁皮房子,但四面漏风,夏天热冬天冷。吃饭给送来,但没什么菜,刚来的年轻人都吃不惯,还常常吃得闹肚子。现在一线的公寓条件非常好,像星级酒店似的,住得好、睡得好、吃得好……”聊起这些年工作生活条件的变化,已经在长庆油田工作41年的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技能专家梁东平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他的记忆里,每天坐卡车往返于井场和驻地曾经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光:夏天太阳暴晒,冬天寒风刺骨;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稀泥四溅。不像现在,上下班交通有专用车,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就连南梁、樊家川、温台等比较偏远的油区,都有正常的接送交通车。

  实现员工最朴素也最现实的安居乐业的梦想,改变的是工作生活环境,温暖的是人心,鼓舞的是士气,拉近的是发展与幸福之间的距离。悠悠岁月里,走着走着,长庆人幸福的花儿就开了。

  不得不说,一个真实的、始终向前奔跑的长庆,在新时代的坐标上,用稳产之笔书写着精彩且有温度的民生篇章。

  做服务型甲方

  稳产5000万吨以上,向6000万吨的目标冲刺。如果仅仅依靠长庆油田自身的7万名员工,无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按照国内油气开发的平均水平,5000万吨产量至少需要20万人才够。

  “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共同发展,构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平等竞争的市场格局,是长庆打破人员严重短缺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长庆油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忠兴指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长庆广袤的油区内,大规模产能建设,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了上万支队伍、20余万人共同参与油田建设。

  他们之中,既有来自中国石油系统内的,也有来自中国石油系统外的;既有来自石油石化行业内,也有来自行业外的。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也不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不计较身份,但看本领高低。在长庆快速上产的巨大舞台上,他们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彰显大企担当。在低油价的严酷寒冬中,长庆保持5000万吨以上稳产的发展规模,为数千家石油企业熬过寒冬增添了底气,为数十万石油人保住了饭碗。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长庆愿意与合作伙伴共谋发展,而且深知最好的合作关系是互利共赢。做“服务型”甲方,是长庆对互利共赢的注释;“一站式”服务、“管帮带”……是长庆这位“服务型”甲方真实的行动。

  自2013年开始,采油三厂推行对外业务“一站式”服务,集中物资管理、合同管理、计划投资、工程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结算等对内、对外业务进驻大厅统一办理,实现了让员工办事只跑一次、承包商最多只跑两次的目标,结算效率较最初提高了65%以上,结算周期缩减到30天以内。

  致密气项目组通过“管帮带”,严抓严管乙方工作质量的同时,为乙方随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促进乙方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管帮带”之下,各施工单位从2019年年初的“不想干、想逃跑”,变成了抢着争着干。在钻井市场1/3盈利、1/3 保本、1/3亏损的大环境下,2019年年底结算时,致密气项目组的所有钻井队竟然都实现了盈利,不少都成为了其所在公司创造效益最多的冠军队。

  助力地方经济

  树高百丈不忘根,饮水一口亦思源。长庆的发展不是独善其身的发展。

  “长庆油田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延安、庆阳等革命老区。在50年发展历程中,长庆油田认真践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积极参与驻地经济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长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付锁堂的话语言简意赅,长庆的贡献实实在在。

  单看甘肃庆阳。

  “采油二厂在庆阳市庆城县开发了49年。油田开发建设带动了当地劳务输出、业务外包、建材、物流、制造等相关产业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行业发展,为庆城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党委书记王翔的话语中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据统计,仅2017年以来,采油二厂在南梁建成50万吨大油田,就为当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1000多个,人均年收入4万多元。“十三五”期间,长庆在庆阳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当地工业产值的50%,上缴税费占当地财政收入的20%。

  “长庆油田已经成为庆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是庆阳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2月22日,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到长庆油田陇东油区看望、慰问油田员工时对长庆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不止在甘肃。

  在陕西,长庆油田已被列为陕西省“保增长”重点企业,并为“气化陕西”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榆林市为例。长庆油田积极配合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先后实现了向榆阳区、米脂县、子洲县等5个县区的天然气直供。“目前,每天仅采气二厂就向榆林市外输气190万立方米,可以保证380万户居民的日常用气。”采气二厂厂长朱浩平介绍说。

  在内蒙古,长庆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催生了当地及周边天然气化工、发电等工业集群的迅速崛起,有力推动内蒙古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加快建设。

  …… ……

  回顾长庆50年发展历史,是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充分发挥油气产业链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扶持当地中小企业6000余家,促进地方就业近百万人;围绕长庆油气田开发形成的石油小镇已达50多个,凡靠近油区的村镇,其经济发展速度及各类税收,明显高于其他地方;20余万员工及家属融入地方生活,建成了陕西西安、宁夏银川、甘肃庆阳三大生活基地,有力支持了西部省区城市化进程;仅2019年,长庆油田对陕、甘、宁、蒙四省区GDP的贡献就超过了800亿元……

  长庆开发一片新区,造福一方百姓,以自身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陕、甘、宁、蒙等省区广大人民群众结成共享共荣的利益共同体。长庆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地方政府对油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扶贫不遗余力

  “长庆油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持续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帮助老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付锁堂道出了长庆人助力脱贫攻坚的愚公移山志。

  修路架桥、发展扶贫产业、资助教育……长庆做的远比说的多。

  庆阳市庆城县南梁镇高台村,如今一半的村民家里都有小车。而在几年前,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阻断他们脱贫路的是一条河——出村的河宽水深,把自家种的水果、粮食拿出去卖,人背驴驮是唯一的方式,效率极其低下。

  改变他们命运的是一座桥、一条路——开发南梁油田的采油二厂南梁作业区,经过多方筹资修建了一座“爱心桥”,而且铺设沙石路50多公里,将公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路通了,经济发展的动脉就打通了。物流、人流带来了财富流,高台村实现了祖祖辈辈盼望的致富梦。

  庆阳市环县车道乡曾是甘肃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贫困发生率39.3%,全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低于甘肃省平均水平近400元。如今,以车道乡刘园子村为代表,93户406人的贫困人口全部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他们脱贫的秘诀是——长庆在帮扶工作中,根据贫困村的地域特点,发展黄花菜、苜蓿等特色种植,以羊入股、代养分红,培训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

  在长庆的帮助下,贫困村的特色农产品搭上了电商快车,赶上了直播带货的潮流。

  5月28日下午,长庆油田采气二厂驻米脂县桃镇王坪村的第一书记杜晓军走进长庆油田官方抖音直播间,首次尝试了直播带货。虽然在直播镜头前有点紧张,但他首次带来的陕北小米、红枣、干菜等纯天然农产品,一下子引起了近万名长庆粉丝围观,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热销。

  输血变造血,贫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感谢长庆!”是脱贫的老乡们从心底涌出的话语。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

  在长庆油田开发地区内,受到油田资助的中小学有200多所,直接受益的学生近万名。至今,黄土高原上依然流传着“红工衣老师”的故事。

  2002年5月,当长庆五里湾一区南一增压站采油女工无意间走进马崾岘希望小学,这里贫困但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就成为了她们的牵挂。

  她们拿出不多的积蓄,为孩子们购买了篮球、羽毛球、呼啦圈等运动器材和各种课外书籍。工作之余,她们利用倒班休息的时间,给孩子们开设音乐、美术、舞蹈、英语等多彩的“第二课堂”。

  18年过去了,南一增压站的女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爱心助学的行动从未中断。29名女工先后接过爱心助学的“接力棒”,成为马崾岘希望小学的义务教师,先后授课近70000个课时。

  50年共创共享,50年共建共荣。长庆50年,静静地把发展的阳光雨露遍洒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黄土高坡、戈壁荒滩、城市乡村……

  回顾50年来时路,长庆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经验,振奋人心,为高质量推进二次加快发展校准方向,长庆开启又一段奋进的新征程,必将在未来标注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