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这里车马很慢,喧嚣很远。他们在孤岛坚守,守的是责任,护的是扬帆起航。
加油站,人们见得最多的是遍布在市区及高速服务区、国道、省道、县道旁的。但还有一种加油站,是建在海岛上、专门给轮船加油的加油站。中国石化浙江宁波铜钿礁供应站就是这样一座加油站。
供应站建在岛上,员工只有4人
铜钿礁供应站,位于浙江宁波石浦镇渔港中路对面,离岸约500米的距离。实际上,这个供应站在附属于铜钱礁的一个名叫“小山”的小岛上,名字起的随意,岛也非常迷你,面积只有1000多平方米。
1997年,中国石化浙江宁波公司在这里建成了铜钿礁供应站,成为附近出海渔船的重要补给站。
现在供应站一共4名员工,两男两女,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站长黄伟说,年轻人他们也招过。但因为上下班要坐船,晚上又要值班,年轻人待不住,往往没几个月就辞职了。
铜钿礁供应站1997年建站以来,有员工在这座小岛上坚守了24年。他就是42岁的洪小敏。
“供应站,现在可比20年前方便多了!”洪小敏说。
如今,这里有了专门的轮渡船,沿铜钱礁渡口—小山—铜钱礁往返。坐轮渡船每人只要1元,实行无人售票,可投硬币,也可刷支付宝或微信。船不大,最大载客量24人。
20余年前,这里的交通并没有这么方便,船也没有这么宽敞,没有客舱,雨天只能打伞。
所以,从建站到现在,除了他们和隔壁船舶修理厂的员工——岛上仅有的两家单位,鲜有外人。船舶修理厂在“小山”岛的右边,主要修理各类渔船;左边就是铜钿礁供应站了。而修理厂每天下班后就没人了。到了晚上,只有供应站还有人值班。
虽然晚上不营业,但偶尔也会有船只过来加油,员工们值班的时候要警醒着。因为有人值班,渔民们到这里加油总是很放心,也更便利。渔民李师傅说:“20多年了,我都在这里给渔船加油。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加到油。我们船老大都特别安心!”
台风天需要抱成团,以防被刮走
回忆起供应站刚建成的时候,洪小敏说:“岛上的水要靠运水船运来,便宜的时候6元一吨,贵的时候12元一吨。”
运来的水先打到水塔上,水塔最多容纳60吨水。基本上半年打一次水,最短要两三个月一次。一到夏天,需要清洗一次水塔,防止水变质。洪小敏记得,有一次,他们发现水龙头放出来的水不大干净,结果绕到水塔里一看发现了一些绿植在里面。
冬天的海岛,海风特别大,哪怕穿上厚厚的棉袄,也格外地冷。渔船加油的时候,一般要一二个小时。这时候,洪小敏他们要戴上连衣帽、手套。“供应站不能用取暖器,所以只能多喝热水、多走走。”洪小敏说。
“有一次强台风来袭,晚上值班的时候,海水把供应站的码头淹没了。”洪小敏指着脚下几米高的码头,心有余悸地说,“供油的浮桥剧烈地上下晃动,岛上不停有泥土、石头掉落。如果窗户开条缝,整个窗户就会被风刮走。”
每次台风来临前,供应站员工都要买好两天的菜,还有方便面、零食等。台风一来,岛上的电就会被切断,全靠供应站自备的发电房发电。所以,这段时间他们要每天关注天气预报,以便及时给发电机加满油。
发电房的发电机只能供24小时的电。没油了需要加油,他们就三个人抱在一起,费了好大的劲才进入发电房。因为“一个人去肯定会被台风刮走。”
台风过后,岛上的竹子就会变得光秃秃的,被台风刮个精光。
加满一艘船,需要一小时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显得更加冷清。只有洪小敏和站里的员工们,依然留守在海岛一线。
2月中旬,供应站终于迎来了新年的第一艘渔船。
“呦,老洪啊,新年好啊!终于能够出海捕鱼了,没想到又是你在啊!”经常来这里加油的张师傅笑道。
“好久不见,新年好啊!今年确实情况特殊,很多人只能在家休息。但是,我们不在,谁来给你们加油啊?”洪小敏熟练地将油品输送管递过去提醒道,“疫情还没有过去,你们出门得小心一点。”
给渔船加油,是一件又耗体力又费时的事情。它对员工的考验不是娴熟的操作,而是时间的等待。加满一艘船有时需要一个小时,尤其是冬天海风刺骨,连续加完几艘船一个半天就过去了。
随着疫情防控的形势不断向好,恢复出海捕鱼作业的渔船也多了起来。但来这里加油的却不多,洪小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没多久,站长黄伟带来了好消息,国际油价低位,公司“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制定了特惠政策,加大了优惠力度,增加了油非互促的活动。
洪小敏就和站长一起,立马联系常来站里加油的船老大们。“现在油价低,是买油的好时机。渔民们很乐意,买的数量也多。”洪小敏乐呵呵地说,“疫情慢慢过去了,站里的生意也逐步恢复了。我们还会继续守护在这里,就像这么多年我们在岛上的生活。”
24年孤岛坚守,他既守住了那一份寂寞,也学会了满足,学会了感恩生活的馈赠,明白了肩上的责任。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