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销售
【文化】是谁让三堡村的日子好起来
2020年11月16日 10:41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陶 炎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在扬子石化的精准帮扶下,三堡村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新农村。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原凌桥乡)三堡村,曾经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该村没有鲜明的主导产业,集体收入几乎为零,130户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近三成。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了,留下的多是妇孺儿童。

  “要想富,先修路”。2016年开始,扬子石化扶贫的“第一炮”就落到了修路上。他们将村里的泥巴路拓宽、硬化,修成水泥路。他们还协调建设了4座便民农桥,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农产品销售也方便了。

  几年来,扬子石化累计组织实施15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和各项物资累计500多万元。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万元,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如今,“出门两脚泥”“夜晚两眼黑”“贫困脏乱差”的三堡村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新农村,村民的日子真正地好起来了。

  新泵站解决种地难题

  六月里,走进三堡村,映入眼帘的是无边的稻田——禾苗在田里茁壮生长,一排排、一列列,如棋盘。这里是万亩优质大米基地。

  “我们现在是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打药,全力打造‘凌桥大米’品牌!” 村支书陈光涛向记者介绍。

  夏日的阳光火辣辣。每年六月至八月,是稻田需水量最大的季节。长期以来,灌溉是“老大难”,现在却易如反掌。“现在都是防渗渠道,从泵站一直穿到田里,灌溉像拧开水龙头一样简单!”陈光涛说。

  这都得益于扬子石化的扶贫项目。

  2017年,扬子石化通过协调地方政府水利基金30余万元新建了1座14吋泵站,铺设了灌溉管道。公司发挥检修技术优势,组织技术人员对原有3座老泵站进行全面维修,对5.5公里干渠完成集中清理整治工作,解决了稻田的用水难题。同时,新泵站还解决了村东北洼地约400亩长期以来的排涝难题,村民从此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

  陈大如的如意经

  在三堡村,种植大户陈大如是出了名的能人。他有40亩大棚、20多亩农田,种植了香瓜、豆角、大椒等瓜果蔬菜。村民们都称赞他是“香瓜田里套豆角,卖了香瓜卖豆角,一块田赚两遍钱!”

  “一年能收入多少钱,有10万吗?”记者尝试着询问。

  “何止啊?今年估计得有20多万!”陈光涛说,“今年价格高,行情好,大椒一开始的批发价都三四块,豆角也涨到了四块一斤。”

  “这么多的香瓜、豆角、大椒卖起来是不是很麻烦呢?”记者又问。

  “有啥麻烦的!现在咱们的香瓜品种好,产量高,都是收购商直接进村收购;豆角少一点,也就几千斤,直接拉到批发市场就卖了!”村民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尽管陈大如是能人,但是搞大棚也不过才五六年。此前,他一直在外打工,虽然能挣一点钱,但毕竟背井离乡,顾及不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

  “以前,我也不懂种啥能挣钱!”陈大如说,“还有,村里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种了也不好卖。”

  为了让村民依靠种植就能致富,扬子石化建立了1支由22人组成的科技服务队伍,团队成员与相关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建立了紧密的对口帮扶关系。

  在三堡村,扬子石化扶贫人员通过启动实施优质生态稻米种植示范项目,遴选跃进家庭农场作为土地耕作合作社的核心成员;通过土地流转,实现300亩种植规模,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目前,每亩纯收益由1300元提高到1860元,总收入提高180万元。

  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在三堡村,像陈大如这样的能人大户毕竟是少数。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留守问题突出。如何让村民不再背井离乡呢?

  扬子石化积极探寻“乡村工业化”发展路径,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2017年,扶贫部门了解到附近的新堡村有一家医疗器械厂,老板一直苦于厂房限制,无法扩大再生产。为此,扬子石化借鉴石化系统异地改造的经验,说服村两委,提出了异地建厂的思路。经与镇党委、政府沟通商议,会同江苏省住建厅、苏源医疗器械公司,共投入240万元(其中,扬子石化投入钢材折价约27万元、国家财政部出资65万元)建设一座医疗器械标准化厂房,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266平方米,筑巢引凤,增收致富。

  为了防止企业老板经营上的短期行为,该项目创新帮扶思路,采取“政府+企业+帮扶单位+村集体”四位一体帮扶机制,由承租企业出资65万元,负责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经营,解决了贫困户和村集体不善经营的问题。

  该项目就近就地解决了200多人就业。企业年上交税金近60万元,租金8.2万元,使得三堡、新堡两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形成企业得利润、乡里得税金、村里得租金、村民得薪金的“多赢”格局。

  村民陈洪刚告诉记者,医疗器械厂扩大了,多年在外打工的儿媳如今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了,一个月几千块,孙子孙女也不愁没人带了。

  “少的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多的能挣四五千,附近几个村的都在医疗器械厂打工。” 陈光涛说。

  村集体收入从零到24万元

  在扬子石化的精准帮扶下,三堡村不仅村民实现了脱贫,村集体收入也步步升高。

  马头镇副镇长涂国俊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数据资料。资料显示,2016年三堡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元,2017年5万元、2018年9万元,2019年更是达到了24万元。这主要得益于扬子石化实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厂房出租项目。

  “以前,村里没钱,啥事也干不成!”陈光涛说,历届村两委因财力问题一直无力改变现状,开展工作也十分被动。现在,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此前,三堡村的村支部是几间破瓦房。扬子石化为村里新建了一栋两层458平方米村综合服务中心,外围配套建设了健身广场,使干部群众办公议事和健身娱乐有了自己的场所。

  涂国俊介绍,扬子石化还实施了村庄亮化美化工程,安装路灯187盏、设置交通安全桩120根,保障了村民夜间出行安全;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养殖污染环境治理、旱厕改造,并协调建设了一座规模为20吨/天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铺设污水管网等。

  责任编辑:郑 丹

  znzhengdan@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