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报道  >  炼化
【炼化】燕山石化样样行
2020年12月17日 10:40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卢凯瑞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成立50年来初心不改,燕山石化始终坚持为首都、为人民服务。

 

  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因“硬核”跨界转产熔喷布,以氢调法新技术生产熔喷专用料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石化旗下唯一的驻京炼化企业、国内最大的医卫原料生产基地之一,拥有聚丙烯熔喷料研发优势的燕山石化在其成立50周年之际义无反顾地走上“跨界”之路。人民需要口罩,我们就“为了口罩,我们拼了!”

  回首半个世纪以来走过的路,燕山石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初心不改:人民需要燃油,燕山石化就生产燃油;人民需要碧水蓝天,燕山石化就保护碧水蓝天……

  油品升级扮靓蓝天

  上个世纪60年代,一辆辆拖着巨大煤气包的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街道上。这是新中国当时缺乏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一个历史画面。那时,即使首都北京也缺乏燃油。

  1970年7月20日,为保障首都北京日益增加的成品油需求,燕山石化的前身——北京石油化工总厂正式成立。自此,北京缺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碧水蓝天是人们永恒的追求。地处北京的燕山石化领跑油品升级,为首都“奥运蓝”“APEC蓝”“阅兵蓝”“两会蓝”保驾护航。

  2000年3月,燕山石化攻坚克难,生产的GB17930-1999车用汽油供应北京市场,比规定日期提前了3个多月。2004年、2005年,升级京标A、京标B汽油,之后又生产出符合欧IV标准、京V标准,以及2017年1月1日执行的京VI标准的清洁油品……

  短短18年间,燕山石化完成了油品升级“六连跳”,清洁化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一直走在国内油品升级前列,持续助力首都环境改善。

  “以车用汽油、车用柴油硫含量为例,本世纪初采用的车用无铅汽油标准GB17930-1999要求不超过800mg/kg,京标V和京标VI车用汽油要求低于10mg/kg;车用柴油硫含量要求降至10mg/kg以下。”亲历了油品升级全过程的燕山石化首席专家宋以常告诉本刊记者。

  能源转型迈向新时代,怎能少了燕山石化的身影?燕山石化将目光投向更为清洁的氢能。在燕山石化工业园区内,本刊记者看到氢燃料电池客车来回穿梭,排出无色、无味、无污染的水汽。

  据介绍,燕山石化正在建设的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每小时能生产2000标准立方米的氢气,成为北京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保障。未来,每小时将产出8万标准立方米的氢气,并建设每小时3万~5万标准立方米的氢气提纯设施,服务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

  “该项目2019年10月进场开展施工准备、12月份现场施工圆满结束,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并为二期建设做准备。2020年3月,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高品质氢气产品,未来将扛起冬奥会氢气能源保供的重担,保障冬奥会赛会用车的能源供应。这标志着燕山石化向新能源领域发展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化学品厂综合科科长张建宏说。

  燕山石化日前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携手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产业集群,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北京市的推广应用,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绿色冬奥”的目标,带动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深化治理呵护碧水

  沿着燕山石化污水排放渠道往下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湿地公园:这里碧荷飘香、鱼翔浅底、鸟击长空,昂起头与游人互动的黑天鹅憨态可掬……

  2015年,燕山石化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采用国际先进治理工艺完成了污水处理提标升级改造工程,达到了世界先进的石化污水排放控制水平。2017年,采用国际流行的“天然处理湿地”设计理念,将原来用于储存和处理炼化装置工业用水的牛口峪水库升级改造为湿地公园,改造后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黑鹳、翠鸟等140多种鸟类来此安家落户。牛口峪湿地公园,成为了北京市民周末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排放的污水都能成为湿地公园的水源,而且吸引了那么多珍稀的鸟类。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我们的生产不仅没有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燕山石化工作人员说。

  为减少泄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燕山石化积极利用先进的净化技术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治理,并创新采用网格化管理办法实现厂区内VOCs监测全覆盖。此外,在行业内率先开展无组织泄漏检测及修复(LDAR)工作。2013~2019年,燕山石化共完成12轮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使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优于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

  燕山石化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国内第一家VOCs网格化全覆盖在线监测的石化企业,人工建成的牛口峪湿地公园成功亮相瑞典“世界水周”论坛。公司先后被北京市和国家工信部授予“绿色工厂”称号。2019年,燕山石化获评中国石化绿色企业。

  助力抗疫生产口罩

  疫情之下,口罩成了疫情防控的急需物资。口罩的“心脏”——熔喷无纺布供应告急,价格看涨。数据显示,疫情初期,对标满足全国日产口罩1亿只的需要,国内熔喷无纺布缺口在50%以上。熔喷布,成为制约我国口罩产能的“卡脖子”资源。

  从原料到口罩成品有四个环节:一是聚丙烯原料,二是熔喷布专用料,三是熔喷布,四是口罩生产。这相当于从“麦子”到“面粉”再到“面皮”,最后生产出“花卷”。种了50年“麦子”的燕山石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决定打通产业链,自己“磨面粉”“擀面皮”“蒸花卷”。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危难时刻,更显责任担当。于是,他们24小时恢复熔喷料生产、12天建设熔喷布生产线,拼尽全力缓解医卫原料紧张的局面。

  “能够承担生产熔喷布这个项目,我们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我们不讲条件,不留余地,不辱使命,再难也要坚决完成这项任务!”接到任务后,燕山石化董事长李刚信心满满、意志坚定。

  截至目前,燕山石化疫情期间紧急上马的4条熔喷布生产线累计生产熔喷布超1300吨,供应口罩生产厂家160余家,可助力增产普通医用平面口罩13亿只;应用自主研发的氢调法新技术生产熔喷专用料超1.26万吨,有力支援了全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和全球防疫抗疫。

  责任编辑:郑 丹

  znzhengdan@163.com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