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我国橡胶助剂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应积极创新,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一只轮胎的生产原料包括橡胶、钢帘线、帘子布、炭黑、硬脂酸等等,其中橡胶防老剂的重量占2%,相当于炒菜用的“盐”。业届素有“没有橡胶助剂就没有橡胶工业”之说。我国橡胶助剂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产量目前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十四五”期间,我国橡胶助剂行业应如何把握大势?业界专家指出,我国要积极主动创新,由橡胶助剂大国向强国迈进。
拥有最大汽车市场
2019年,国内汽车销量已连续第二年出现负增长,但依然保持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地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是影响汽车销售量的主要原因。
因为新基建投资回升、国Ⅲ排放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理超载等因素,商用车产销好于乘用车,保持了400多万辆的稳定市场规模。这对用于载重汽车轮胎的橡胶助剂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2020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延续了去年负增长走势。但是,商用车因为新基建、电商发展物流等因素增长很快。三季度开始出现回升,预计全年负增长率为10%,也会好于去年。
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前两年出现负增长,但仍然符合自身发展规律。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水平,在我国人口密度线以东实际千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辆,已经进入普及后期。
截至2019年底,我国机动车驾驶员达4.3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员3.97亿人;机动车保有量3.48亿辆,汽车保有辆2.6亿辆。
全国有14个省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其中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省超过2000万辆,有66个城市超过100万辆。2010年到2019年的平均市场增幅为4.02%。这些主要数据证明,我国进入汽车普及期已达10年时间,还有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仍有汽车发展的巨大空间,农村更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自然条件。即使将来进入了饱和期,我国每年仍有2500万至3000万辆的新车巨大汽车市场。
创新能力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橡胶助剂绿色产品已达95%以上。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2016年版)》出台,为各类工业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明确鼓励和推广对有毒有害橡胶助剂产品替代。至2020年,我国大品种橡胶助剂有毒有害产品已基本被取代。2019年,一批生产企业通过了国家或省级绿色工厂评审。
与此同时,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6年以来,我国微化工连续流新技术在橡胶助剂行业获得快速推进,建成了一批微化工产业化装置,成为行业绿色环保的突出亮点。我国已成功开发了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固废处理技术不断升级。
截至2019年,国内有4家橡胶助剂生产企业销售额超过20亿元,7家达10亿元以上。排名前10位企业销售额占比64.5%,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提升了国外客户对中国橡胶助剂企业的信任度和依赖度,实现了为世界橡胶工业服务的目标。
“十四五”期间,国际局势将更加复杂,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一带一路”将成为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有效载体。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速推进下,科技创新进入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我国已掌握了当今主流助剂品种的先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有保障,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因此,我国要抓住技术创新、技术变革的机会,加速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橡胶助剂行业要依托先进的连续流生产设备,开发新工艺,在实现生产连续化的同时,降低消耗和三废排放量,并逐步实现生产的智能化,提升我国橡胶助剂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要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产品生产,实现优化工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总体目标。
积极持续创新
在新形势下,我国橡胶助剂企业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走内涵发展之路。橡胶助剂行业科技创新要做产业链、系列化,要转变“一提产业链就想着往上下游做”的思路,重点在系列化上下功夫。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科技创新组织,建立从科研开发到技术工人的完整创新链条。始终牢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贴近市场的所长,充分调动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规范管理,走安全绿色之路。安全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橡胶助剂行业要持续开展积极主动的安全环保管理,在绿色环保技术上避免追求不实用的先进技术,要把重点放在用化工的技术做环保,将若干的技术有效地组合起来,打造治理效率最高、运行成本最低的环保方案。
三是科学谋划,走卓越发展之路。一些企业有海外投资的构想,要认真做好政治风险评估。行业协会提出建立轮胎企业黑名单,建议同时建立园区黑名单、橡胶助剂造假企业黑名单等,助力企业走卓越发展之路。
四是践行责任,走和谐发展之路。一个企业要做长远,就必须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做到行业自律、环保自律和市场自律,实施品牌培育和名牌战略,主动归避无序竞争。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