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第一个重力勘探队队长翁文波,开创了我国磁法、电法勘探的先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地球物理勘探、地理化学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等应用科学技术的创始人之一翁文波,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开创
翁文波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9年9月,他在英国伦敦获得博士学位后,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回到祖国,在重庆中央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他结合教学,把地球物理方法用于石油勘探之中,创立了测井学科,在我国第一个开设了地球物理课程。任教之余,他到四川省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进行电法测井的试验,成功地测出了电阻率曲线,开创了我国使用测井技术勘探石油天然气的先河。
1940年3月,翁文波提出了物理探测玉门油矿的计划。次年1月,他和赵仁寿使用自制的罗盘磁变仪和电测仪,在石油河、乾油泉、石油沟等地进行地球物理测勘。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开创了我国采用磁法、电法技术勘探找油的新领域。
翁文波1946年从玉门油矿赴上海任中国石油有限公司探勘室主任,兼任第一期赴台湾地质调查队队长,展开抗日战争后台湾油气测勘工作的计划。1949年2月,他们将探勘室绘制完成的一幅二十万分之一的“台湾省重力异常图”寄到台湾油矿探勘处。同年4月,海峡两岸隔绝,此张重力异常图便是台湾油矿勘探处日后于 1955年元旦展开地震波测勘时最重要的依据。
描绘
1949 年,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动员著名科技工作者去台湾。翁文波非但自己不走,还劝说同事们留下。1950 年,翁文波利用保存下来的仪器,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重磁力勘探队。1951年,他又组织了第一支电法队和第一支地震队。
1955年7月,石油工业部成立,翁文波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勘探司总工程师,负责全国的石油勘探领域的技术领导工作。他对海上石油资源的关注由来已久。1957年7月,他南下广州到海上探个虚实。那时,国外海上石油开采信息无从知晓,国内又无先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吩咐人找来图纸和尺笔,当即把钻井船的图纸绘制出来。不久,中国海洋钻探历史上第一座“钻井平台”在南海矗立起来了。广东省燃料化学工业厅派来了一支钻井队,刚打到 100多米时,随即有一股原油涌出井口。
翁文波装满一瓶原油,小心翼翼地一分为二,把半瓶交给广东省,半瓶带回了北京。证明这一带确实有油气显示后,石油部派出一支勘探队。队员们划着小船,自莺歌海渔村沿海岸线由西向东直达三亚,在20多千米宽的海域内发现了30多处油气苗。正当准备大规模进行勘探时,美越战争迫使他们中断了工作。
1960年,在翁文波的积极推动下,组建了中国海上第一支地震队。地震队的勘探目标是,海南岛莺歌海海域。作为中国第一支开展海上地球物理勘探的地震队,他们以独特的首创精神,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无外来经验可资借鉴、装备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群“旱鸭子” 依靠“浮筒”起家,共做了地震测线3202千米,初步确定了一批浅层构造。为后来南海油气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基础。1967年,他又带领一支勘探船队转战渤海。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在改革开放中崛起。他们利用对外合作积累资金、技术,形成了合作与自营分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局面。他们不仅在南海发现了油气田,而且在渤海、东海都发现了油气田。1980年,翁文波作为国家能源委员会顾问团团长,再次对海洋石油可采量进行预测,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前景。
深化
1978年,我国石油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各行各业对石油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当一些科技工作者论证10个大庆的可行性,而且认为“可行”的时候,翁文波在石油学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用投影仪出示了他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显示:2000 年中国的石油产量为 1.6亿吨~1.8 亿吨,2015 年到达2亿吨,以后就开始平稳下降。事实证明,他的预测十分成功。翁氏预测模型,成为目前最好的油气预测模型之一而备受关注。
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人员提出了在国庆40周年之际把胜利油田建成第二个大庆。这个口号,的确令人鼓舞和振奋。因为这意味年产2000多万吨猛增到5000万吨。但根据翁文波预测理论预言,如果按现有油田进行开采,最多年产只会在3300 万吨左右。除非有较大的油田发现,否则大幅度增产相当困难。实践最终证明了他预测的正确性。
在《预测论基础》一书中,翁文波预测1985年世界石油年产量29.8亿吨,比国际权威人士预测的35.8亿吨要低6亿多吨。但他对自己的预测胸有成竹。他认为,实际产量要受到地下资源、世界经济、钻采技术、国内国际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在1亿吨~3亿吨之间的误差是正常的,但不会太大。果然,1985年实际世界产量为27.62亿吨,比实际只多2.22亿吨。预测天然气产量为18.7千亿立方米,比实际17.758千亿立方米只多1千亿立方米。
关于世界石油天然气年产量预测,翁文波绘制了一幅坐标曲线图,把石油天然气产量分为4个阶段:(1)加速上升阶段:1918—1962年。(2)一般上升阶段:1962—1988年。(3)一般下降阶段:1988—2014年。(4)缓慢下降阶段:2014—2100年。
我国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由于缺乏市场及运输条件的限制,重要的是认识不足,一直滞后于石油。翁文波在进行预测时,对各方面的条件深思熟虑。因此,他的超远程预测才有如此惊人的准确性。他早已看到了希望之光——天然气。20 世纪50年代初,他就预言:如果陕北发现大气田,铺个管子进京,那意义可就大了。1982年,他在石油部召开的天然气座谈会上发言,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了我国发展天然气工业的战略意义。
翁文波对埋藏几千米地下的石油资源有着如此的准确预测,并不是他有“超人”的本领。他是根据地质地震、测井等手段取得的数据资料,经过深入分析研究进行预测的。陕甘宁大气田的发现,让他感慨万千。他激动地说:“在陕甘宁盆地发现大气田,其地质意义不亚于我国当年发现大庆油田。”他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