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提高非化石能源发展比例目标是好事,将吹响能源供需市场竞争的号角,催生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加快能源行业全面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在气候雄心计划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25%的发展目标,再一次成为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此前《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提出的相应目标是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20%。这一变化再一次体现出我国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雄心和信心。
近些年,我国非化石能源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以及发电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突破7.6亿千瓦;地热发电、生物质发电以及海洋能发电装机规模虽然仅为1650万千瓦,但其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低估。由于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增量空间有限,未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主要依靠风力与光伏。气候雄心计划峰会上,中国提出到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目前两者的装机总容量为4亿千瓦,尚有8亿千瓦的增长空间。
目标提出之后,正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实质性地予以解决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三北地区存在弃风弃光现象其实就很有代表性。补贴退坡后,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可再生能源发电目前在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短板,使其不能很好地融入电网比较有代表性。由于储能等关键技术缺乏,风电、太阳能等发电受供应间歇性限制的“顽疾”被放大,长期受业内诟病。可再生能源发展是系统工程,实施和发展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前依托设备制造端的规模化效应带来的供应成本下降,仅是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中部分问题,其他问题依然需要行业继续通过艰苦努力做好技术创新的途径予以解决。
处理好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协同发展问题,同样至关重要。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自给。发展至今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事实上会造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双方不可避免会存在竞争。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关系,化石能源长期担任主力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按照气候雄心峰会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为25%,其中75%的能源需要依靠化石能源和核电。我们既要看到四分之一,又要看到四分之三。这一段时期对化石能源而言并不是停滞期,而是发展期与并跑期,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化石能源是否退出或者多大程度退出市场和历史舞台,新能源是否能按照预期目标如期而至,取决于政策规划和发展目标导向,也取决于行业自身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能源转型不会剥夺任何能源的发展机会,但能源转型会通过市场机制淘汰没有作为的能源行业。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政策上的偏向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合理的,所有国家都有依靠政策规制手段去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做法。目前,可再生能源实际上享受到了这样的政策“红利”。从能源行业内部竞争角度看,当前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各有千秋。化石能源供应稳定且供应强度高,生产消费与商业模式相对成熟稳定,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低碳环保优势则更为明显。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坚持到最后,取决于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行业自身克服“短板”的能力。总体看来,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提高新的非化石能源发展比例目标是好事。因为这将吹响能源供需市场竞争的号角,催生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加快能源行业全面体制机制改革。
责任编辑: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