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随着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显著下降,其对中东事务的兴趣也在下降。拜登的中东政策与特朗普会有战术上的区别,但在总体姿态和战略层面不会有根本变化。
2月25日,作为拜登政府上台后在中东“战场”和该地区地缘政治博弈的“首秀”,美军对位于叙利亚东部伊朗支持的一个民兵据点发动空袭。袭击地点位于叙利亚东部与伊拉克接壤的边境地带。截至27日,空袭已导致至少22人死亡。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拜登政府上台伊始,为何匆忙打击叙利亚?有专家认为,拜登政府在中东准备下一盘“大棋局”,拜登此举标志着美国中东政策的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是这样吗?其实,美国新政府此次打击叙利亚,只是一次非常克制且低调的军事行动。要知道,相比此次空袭,2017年4月,特朗普上台后,首次对叙利亚的空袭的“排场”要大很多,包括从航母上发射了数十枚巡航导弹,而且接下来每隔几个月或一年就有“动作”。可以这样说,近些年,美军对叙利亚的空袭已成常态化趋势。
而此次拜登政府空袭叙利亚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在于此举是拜登上台后,在中东地区的“首秀”,主要是为了报复最近在伊拉克北部埃尔比勒发生的火箭弹袭击。2月15日,伊拉克什叶派民兵袭击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埃尔比勒机场,致使1名美军承包商死亡。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战略考量,美国在刷存在感的同时,敲打一下叙利亚背后的伊朗。我们知道,叙利亚阿萨德·巴沙尔政权之所以到现在屹立不倒,主要靠域外大国俄罗斯和本地区大国伊朗的强力支撑。特别是伊朗,阿拉伯之春后及叙利亚内战以来的数年,伊朗通过经济支持、军事援助、派兵参战、直接指挥战斗等方式,成为了叙利亚政府最强有力、最现实的支持力量。伊朗由此将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地区连成一片,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什叶派“新月地带”,成为唯一控制着四个首都(德黑兰、巴格达、大马士革、贝鲁特)地区的“超级强国”。由于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误,导致伊朗的意外做大和崛起,这是美国及其中东盟友以色列、沙特等国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此次拜登总统下令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亲伊朗民兵组织,实际是敲山震虎。在全球都在关注美国新政府和伊朗的下步关系走向、是否能够重返2015年已达成的伊核协议(JCPOA)、以及伊朗即将于6月份举行的总统选举的关键时刻,下“先手棋”,在战略上赢得先发优势,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为双方下步可能的接触和谈判赢得有利于自己的筹码,是美国极力争取的。
但拜登政府应该不会在叙利亚问题上大包大揽,还是要拉着欧洲一起解决。最大限度地与盟友形成统一战线,一起应对美国面临的突出外部挑战,是拜登政府外交政策与特朗普时期最大的不同。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大致也会遵循这样的思路。
尽管我们不必过度解读此次空袭事件,但依然可以管中窥豹,透过此次事件探究一下美国本届政府在中东地区的大致策略,可以用“先入为主、保持控局、遏制伊朗、留有余地”这四个词来概括。其中,留有余地,意味着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未来一个时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美国是否能够就伊核协议重新进行谈判并达成共识,进而解除对伊朗的制裁,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特朗普执政期间通过“极限施压”等手段在中东地区形成的威慑力,也是拜登这届政府竭力维持和保留的。当然,拜登政府会以寻求与伊朗有限缓和为发力点,争取早期政绩。
回顾过去十年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可以看出,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随着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显著下降,其对中东事务的兴趣也在下降。拜登的中东政策与特朗普会有战术上的明显区别,但在总体姿态和战略层面不会有根本变化。拜登政府将在减少美国对中东的过度投入与保持对中东的主导影响力之间寻找平衡。
责任编辑: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