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勘探勇士常年在“死亡之海”里拼搏,展现出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
“征服塔克拉玛干纪念碑”一座大理石碑,高高地耸立在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库尔勒基地大院里。它犹如一位巨人的双手托着锗红色的地球,承载着一幕幕画面难忘……
“出土文物”
1978年5月,石油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探局第三地质调查处近千名职工挺进塔里木,承担起开辟石油工业后备战场的历史重任。他们东起若羌至尉犁公路,西到叶尔羌河,南起叶城、和田、民丰、且末公路,北到塔里木河,3年中完成16000多公里的地震测线和50000多公里的重力测量。
夏季,在沙漠地区施工,白天地面温度70多摄氏度,队员们都戏谑自己是“出土文物”。也就是在这里,他们和美国人开展了劳动竞赛。1983年5月,地调三处和美国GSI公司合作组建了1830、1831、1832三支沙漠地震队,与带着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仪器、装备的美国人发起了挑战!
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1831地震队的一辆满载炸药的沙漠车突然“趴窝”,车辆一个关键部件损坏。司机是中国员工黄景忠。在罕无人迹的茫茫沙海,黄景忠和同车的3个人等待救援,这一等就是7天7夜,第8天,救援车来了,同时也带来一个失望的消息,库尔勒基地库房没有损坏部件的配备件。美方人员说配件只能从地球那边的比利时运来,最快也要一个月。队里决定,受困人员和救援队全部撤回,等配件到了再组织维修。可黄景忠不愿撤。他说:“车上装的是炸药,万一出事,那就毁了几百万的沙漠车。我是司机,我有责任。你们走,我留下。”
时值隆冬,沙漠里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他为了看守沙漠车,只身在沙漠中度过了28天。到第29天,当救援车来到他身边的时侯,他傻了一样失声痛哭,说不出话来。美国人开始看重这些外表不起眼的中国人了。中国工人表现出的勇敢、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令他们佩服。
“要坚持住”
1832队与1830队、1831队这两个中美合作队不同,是清一色的中国人。1983年6月1日,全队120多名职工由东向西进入罗布泊这片素有“风库”之称的地方。7月24日,罗布泊出现沙暴,供应全部中断。8月1日上午,地调三处党委书记兼合同办主任吴群苍急电河北涿州:“罗布泊地区狂风10级,沙漠翻滚。1832队与外界交通隔绝,水断粮尽,处境十分危险……”
8月2日上午,民航的米—8直升飞机实施急救空降,但因风狂沙猛,被迫返航。8月3日凌晨2时,罗布泊风力8级。勘探队员们从呼的风声中听见了飞机的“翁翁”声,营区一片欢腾,为飞机指明目标的手电光时隐时现。飞机盘旋下降,一次次俯冲,终于冒险在距地面不足50米的高度把500公斤新鲜蔬菜和罐头等食品投下。队上按计划统一发放了食品,伙房开始冒烟。
下午5时,吴群苍乘坐米—8直升飞机再次空投。机长为了空投效果好,不顾风速、能见度都不符合飞行要求,两次把飞机降到距地面5米的高度,成功地把300公斤青菜和罐头食品空投到营地附近。吴群苍在飞机上向营地的职工喊话:“同志们,你们一定要坚持住!”顿时,1832队群情振奋。8月5日上午,米—8直升飞机又一次空投成功,500公斤饮用水和200公斤食品完好无损地回收到营地。
8月3日黎明时分,风小了些,1832队副队长郑冰山等7人走出营地,想去收回困在测线上的车辆和测量仪器。可当他们找到车辆和仪器,开车返回时却迷失了道路。他们进退不得,又锇又渴,精疲力竭,只能守在车边,听任狂风沙暴呼啸、肆虐。直到8月4目正午时分,副队长张满刚带领几人去接应水罐车,才在距离罗布泊营地10公里的地方,找到被烈日狂风蒸烤昏迷过去的郑冰山等7人。
8月6日,罗布泊风魔技穷。1832队乘胜出击,马上组织人员到施工测线上,挖出了被沙子埋下2至3米深的电缆线和检波器等设备。8月7日,1832队接到撤离罗布泊工区的命令。8月10日,全队人员带着完好无损的设备抵达一号营地。在这场罗布泊特大沙尘暴中,1832队的勇士们与风沙搏斗了整整15天。石油部党组、物探局党委发来慰问电,并派庄国成副局长前去慰间这些与热浪、狂风沙暴搏斗两个多月的石油勘探队员们。
“物探虎将”
1830地震队副队长张恩亲是一个精干热情的小伙子,有人给他介绍一个在内地书店工作的姑娘。姑娘对他很钟情,但是不满意他在沙漠里搞勘探。她问张恩亲什么时候能调回来?小张反问她:“人人调回来,谁去找油?”最终他们分手了。后来,他遇到一位支持、理解他的好姑娘李爱哲,两人结婚后,妻子毅然离开城市,跟随丈夫来到塔里木参加石油大会战。
地调三处研究所所长赵尚武在1983年地震技术攻关中,累得大口吐血,到医院查出是患了肝癌,弥留之际,他把同自己一起工作多年的物探工程师严伦叫到病房,对他说:“柯克亚的资料没有搞出眉目,我心里急呀……”地调三处领导接维增代表两千多名塔里木石油物探人来看望他。赵尚武说:“我原打算再用半年的时间拿出柯克亚的成果,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你们要继续组织攻关……”为了表彰他对塔里木找油事业的贡献,物探局追认他为劳动模范。
青年大学生王英豪毕业后参加了塔里木地震勘探。他是中美合作队中方的副经理,专业和外语都很过硬,深受美方负责人的赏识。外方几次私下与王英豪协商,合同结束后,邀他去美国GSI公司工作。他谢绝了。他太爱他的妻儿,太爱他的事业了。两种爱都无法割舍,他就把爱寄托在女儿身上,为她起了个“沙沙”的名字。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听到牙牙学语的女儿“沙沙”叫他一声爸爸,就在沙漠中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7岁。
2222队指导员吕元平,1978年进新疆,在沙海里拼打了30个年头,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塔里木油田誉为“沙海铁人”。247队长吉承,征战沙漠19个春秋,先后运作地震项目38个,为发现轮南、塔中、牙哈、英买力、大北3等油气构造奉献了力量,被塔里木油田命名为“物探虎将”。
1978年至1993年,物探局塔里木前指先后有80多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献出了生命,长眠在这片戈壁沙海里。为了纪念征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勇士,这10个大字的碑名,成为石油精神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陈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