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毛泽东视察两个石油厂矿
2022年01月11日 17:21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夏先民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毛泽东非常关心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两次亲临石油厂矿视察指导工作。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共中央领导人倾注了大量心血。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工农民主政府主席毛泽东视察了延长石油厂;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视察了隆昌气矿,谆谆教诲,寄予厚望。深切关怀,如炽热的火焰,点燃了职工昂扬的斗志。

  厚望

  中国大陆的第一口油井在陕北,中国共产党人办的第一家石油企业也在陕北。1935年4月,刘志丹率陕北红军解放了延长县。10月,毛泽东率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延长石油官厂”改名为“延长石油厂”。陕甘宁边区政府把延长的石油和定边的盐,作为发展边区经济建设的“两宝”给予高度重视。

  1936年1月28日,毛泽东为部署红军东征,从瓦窑堡经延川到达延长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在延长石油厂工人何延年家的窑洞住了4天;1月31日,毛泽东在延长主持召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进一步讨论战略方针和东征战役问题。其间,去延长石油厂视察了炼油和制蜡现场,找到当时的厂负责人高登榜特派员了解生产情况,还在厂里吃了一顿饭。毛泽东的到来,工人们受到了极大鼓舞,生产热情高涨。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增加煤油生产,实现煤油自给,并争取一部分出口。1943 年,延长石油厂在七里村钻成2口产量较高的间歇自喷油井,当年生产原油1279吨,为建矿38年来的最高。1943~1946年,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2671吨,还生产了大量的汽油、煤油、蜡烛、蜡片等石油产品,不仅满足了陕甘宁边区的运输、照明和印刷等需要,而且有部分煤油运往边区以外换回急需物资,对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奖励。

  暖流

  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甩掉“中国贫油论”的帽子,1950年2月,中央重工业部投资150万公斤小米在四川隆昌建造两座火房,就地利用隆2井的天然气生产炭黑。1958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成都工作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毛泽东乘专列从成都出发,下午5时半途经隆昌,下车冒雨视察我国第一个利用天然气生产炭黑(橡胶原料)的隆昌气矿。

  毛泽东到达隆昌气矿后,由气矿行管科副科长冯占海引领到气矿小招待所会议室。这里曾经是苏联专家楼的一间小会客室。毛泽东稳健地走上一段陡坡,进入招待所。职工林国浓、王大芬、谢丰霞,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这个好消息,三个人气喘吁吁地跑来,一股劲冲上陡坡,走近招待所侧边的走廊,向屋里张望。当看到毛泽东红光满面、精神奕奕的慈祥面容时,他们三个人笑得合不拢嘴。

  “进来吧,进来看毛主席嘛。”陪毛主席一道来矿的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看透了这几个年轻人想进去又不好意思进去的心理,便招呼他们进去。“进来坐吧。”毛泽东也斜着身子笑着说。他们鼓起勇气,跨进门去。

  “毛主席,您好!”他们激动地高声地喊道。“你们好!”毛泽东微笑地回答说。这个时刻,幸福的暖流迅速通过了他们的全身,都高兴得不得了。看到毛主席,和他握握手,成了生活中的现实。人民的领袖,是多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洞察

  毛泽东亲切地与职工群众握手后,就提出去炭黑厂槽黑车间参观。他经过几百公里的路程,没有休息,又冒着风雨到车间看炭黑生产。陪同的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让四川石油勘探局副局长兼气矿矿长刘选伍和毛主席、李井泉坐同一辆车。在去车间的路上,毛泽东问刘选伍:“天然气里含些什么成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我们正要把天然气合成石油。”刘选伍回答说。“天然气合成石油要去掉其中的什么?”毛泽东又问。“嗯……去掉硫化氢。”没有料到毛泽东会提出这个问题,刘选伍回答显得有些紧张。

  在视察过程中,毛泽东问刘选伍天然气含有什么成分,还问天然气要制造合成汽油,应去掉哪些成分。在炭黑厂槽黑车间副主任梁锡远向毛泽东介绍了脱去天然气中的硫化氢的设备脱硫塔,产量及硫化氢对炭黑产量质量、对生产设备的不良影响后,毛泽东关心地问:“脱出来的硫化氢到什么地方去了?”梁锡远回答说:“本来可以利用,但目前还没用起来,随着空气跑掉了。”

  听着介绍,毛泽东来到生产炭黑的火房前面。梁锡远打开1号火房的小门。这时,他弯下腰,蹲了下去,聚精会神地观察火房里面的燃烧情况。当他发现槽铁似乎没有像梁锡远说的那样来回移动时,便问:“怎么没看到槽铁走动?”梁锡远解释说:“槽铁移动得非常慢,不容易看出来。因风很大,看不清楚。”

  毛泽东又冒着风雨走到车间最后的21号火房旁边,打开火房门,蹲在火房门前上下左右地观察。这里能清楚地看到百支紧密排列着的气管,火嘴喷射着橘红色的火焰,炭黑聚集在火焰上方慢慢移动着的薄板“槽铁”上。他关心地问道:“一个有多少个火嘴?能产多少炭黑?”梁锡远回答说:“每台火房点1632个火嘴,今年五矿产量比去年多一倍。”他听了点头称赞说:“好,好!”

  “老柯,老柯!你看到没有,你认为怎么样?”看完了火房的全部生产过程后,毛泽东站起来叫道。陪同的柯庆施走过来对他说:“看到了。自流井是用天然气的热能烧盐,这里是用天然气烧炭黑,热能没有利用。”他接着说:“自流井是利用了热能跑掉了炭黑,这里是收了炭黑跑掉了热能。”

  “这个矿是不是外国专家设计的?”毛泽东十分关心开发天然气中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个成就。他一边走一边问气矿党委书记安增彬。当听到的回答“是我们中国专家设计的”后,他笑了。

  接着,毛泽东又关切地询问气矿建设情况。刘选伍、安增彬向毛主席报告说:“气矿是1953年建立的,已经从解放前的一口小井,发展到20多口井。炭黑厂已能生产3种炭黑,并准备试制一种新产品,高耐磨油机炭黑。炭黑产量已经是建矿时的5倍以上,约占全国炭黑产量的1/4。” 毛泽东边听边点头,微笑着说:“好喔!很好!”

  “天然气要综合利用,发展祖国炭黑,攀登世界高峰。西南地区光搞煤不成,还要搞点石油搞点气。”毛泽东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7点钟过后,雨越下越大,他的衣帽都被打湿了。天快黑了,离开车间时赶到火房的职工已经不少,大家簇拥着毛主席上了汽车。

  责任编辑:陈尔东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