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石油师启幕新中国钻井
2022年09月16日 12:0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抗森栗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延安钻井教导团淬炼出不少赫赫有名的英雄集体和个人。

 

  延安,黄土高原上的革命圣地。党中央驻过的窑洞,又迎来了穿军装的石油人。1952年10月9日,石油工程第一师决定以一团为主和二团第二营及师直部分连队组成延安钻井教导团。从这里,他们奔赴青藏高原、奔向新疆戈壁、奔向石油大会战的最前线,揭开了新中国石油钻井史上光辉的一页。

  摘油盲帽

  鉴于钻井队伍紧缺,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康世恩提议钻井教导团先期从汉中出发到延安。1952年8月28日,石油师党委会向西北石油管理局提交延安教导团配备方案,确定 500人赴延安。康世恩局长和张俊副局长审阅后,与师党委研究,确定钻井教导团以一团为主,由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岁以下、身强力壮的班排连长和战士共815 人组成。一团团长兼政委许士杰任钻井教导团团长,一团参谋长孙继先担任副团长。

  为了甩掉“油盲”帽子,担负起钻井学习、训练任务,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选派永昌勘探大队技术员李腾蛟和西北石油管理局旗下其他单位的技术干部,到汉中为一团进行石油知识启蒙教育和钻井技术培训。师机关领导带头摘“油盲”帽子,拿着纸和笔在教室里等着上课,一团赴延安的指战员紧随其后。在技术人员的讲授下,大家对石油的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等各环节,以及各种型号的石油钻机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汉中南郑,在向石油工业进军的路上,指战员们掀起了学习热潮!短暂的培训结束后,1952年9月,许士杰率钻井教导团先遣队到达延安。为什么选择延安?临行前,石油师政委张文彬告诉许士杰:“延安那里有油苗,离延长老油矿很近,钻井训练有可靠的基地支援;不用盖房子,中央机关和部队迁走后,留下大量现成的窑洞可住,能节省大量资金;在延安这个革命圣地训练,一定会极大地鼓舞学员们的工作、学习热情。”“要记住这是毛主席、中央军委命令的任务,所以只许胜利,不许失败!”

  因材施教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延安钻井教导团开学啦。首先是技术力量薄弱、缺少教员;其次是教学和实习用的设备、器材匮乏。为确保教学质量,西北石油管理局和延长油矿尽了很大的努力,抽调李腾蛟、王典玉等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到教导团工作。地质、钻井等技术部门搞理论教学的开学之初只有3名技术人员,不久又补充了几位大学毕业生。现场教操作的老工人只有十几位,每个工种平均有一两位指导。

  为了解决运输和教学、实习设备器材问题,西管局先后为钻井教导团配备了吉普车、旧十轮卡车、五一型嘎斯车各一台,还有一架马车;在教学、实习设备器材方面,陆续配给钻机5台,其中千米大钻机1台,500米小钻机4台,车床2台,还有钻床、发电机等。即便这样,当时人员、设备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但在新中国初期,石油专业技术人员稀少,全国才几十台钻机,能抽调这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热火朝天的学习场面,隆隆作响的钻机,唤醒了这片黄土地。延安钻井教导团团长兼政委许士杰,坚持以战争时期那种艰苦奋斗精神要求自己,带领部队。没有教室,沿河10多里长的川道就是课堂。教导团在延安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也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实习计划中,团里采取“上课讲理论,现场学操作,学用结合,以会应用、会操作为主”的教学方针,并根据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个工种的学习岗位上去。教导团领导对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在政治上信任、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支持。许士杰经常同他们促膝谈心,问寒问暖,给予鼓励。他经常对这些同志说:过去打仗我们熟悉,现在搞石油你们就是先生。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要求各级领导带头学好。团党委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做学习技术的模范,全团学员要开展尊师活动。

  在这样一个革命大家庭中,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们无不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教员百问不烦,耐心施教;老师傅竭尽所能,手把手带徒弟。地质室技术员王典玉、汤自励,对在本室学井口地质的学员张志良非常关心。张志良学习起来困难很大。两位技术员就热情地鼓励他,并耐心地讲解怎样描述砂样,怎样画柱状剖面图,怎样保护含油岩芯等。他再弄不懂,他们就再一次做示范,再一次耐心讲解,直到他弄通为止。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张志良发奋进取,很快就掌握了录井工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不久就能独立负责一口井的地质工作了。

  教导团学员们住在枣园,延安精神化成了他们无比巨大的精神力量。按照上级要求,学员要在半年内达到五级工水平。这对刚刚接触到石油初步知识的人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课堂上枯燥的专业术语,听起来就像是听天书。听不懂,跟不上,背地里,有的学员急得直落泪。

  白天上课,从教导团团长到战士,统统坐在园内梨树下,拼命地学啊、记啊。晚上却难了,延安的窑洞里没有电灯,一盏如豆的油灯下,几位学员团团围坐在一起,还在讨论白天的课程。太晚了,有的学员怕影响战友休息,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复习;有的学员甚至借着月光,在窑洞外面的土地上练习绘图……第二天不等金鸡报晓,不少人又一骨碌爬起来,到小山坡上去学习。当起床号吹响后,他们又出现在出操的行列中。

  在钻井教导团的一份报告上,西管局局长康世恩表扬道:“看来学习形势很好,只是钻机少了,要争取队长、副队长都能摸一摸刹把子才好,力求做到理论、实际结合起来。”

  学用结合

  学习是实践的准备,主要的学习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在钻井实习中,教导团指战员发扬延安艰苦奋斗精神和人民军队有我无敌的光荣传统,永葆战争年代那股劲儿。庞大的石油钻井设备是相当有分量的,大的可重达数十吨。在那个运输、吊装工具又少又落后的年代,很多要依赖人力,尤其是钻井现场或在深沟或在陡崖,只有靠一双手、两个肩膀。西8井井位在塬上,车子只能望山兴叹,怎么办?“抬上去!一定要保证按时开钻!”教导团的学员们把棉军衣一甩,抄起绳索和杠子就冲了出去。

  数九寒天,北风呼号。“嗨哟、嗨哟”,随着号子的节奏,十几吨重的庞然大物一寸寸向塬上蠕动着。天气严寒,学员们脸上淌着汗,心里揣着火热的决心;狂风逞凶,但压不住高亢雄劲的劳动号子。

  光秃秃的黄土塬,连个攀附的地方都没有,一抓一把松土,一脚滑下老远。此时此刻,谁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一个闪失,就会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拉的拉,扛的扛,滚杠在艰难地向上移动着,血肉之躯在和钢铁较量着……手勒肿了,肩磨破了,汗珠洒在设备上,眨眼成了冰。一尺,又一尺,再一尺……井场终于被踩在了脚下。

  有一次,51井钻杆因河水阻拦无法用汽车送。再不送到,就会影响钻井。这个井场离枣园有几十里路,不但过河还要爬坡。团里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把机关干部组织起来,去抬钻杆往上送。

  河水冰冷刺骨,河石和冰凌像刀子般锋利。延安这地方,同样季节,气温就比西安低得多。平时棉靴里的脚都不会觉得暖和,更不要说跋涉冰河了。抬着沉重的钻杆,小腿以下冻得针扎似得痛,寒气好像从脚底一直通到头顶。一些同志面色发青,上牙直打下牙。有的同志脚下一滑,打了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又拼命挺住。有的同志脚被冰石碰破了,咬着牙也不吭声。这一幅幅肩扛“重武器”、强渡冰河的感人画面,不是战争却如战争。

  经过几十里路程,当钻杆送达井场时,学员们的裤脚结了冰。此刻,他们已筋疲力尽,胸中却涌动着一股自豪感。对于教导团指战员的顽强作风和牺牲精神,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耳濡目染,体会最深。西管局派来的团技术股股长李腾蛟说:“我在教导团工作两年多,再艰苦的任务只要下达给这些穿军装的石油工人,从来没有听到他们说过一个‘不’字、一个‘难’字。我和他们在一起工作,心情感到特别舒畅,虽苦犹甜。”

  虽苦犹荣

  陕北生活之苦,历来是出了名的。解放初期,小米饭沾盐花花,老百姓一年能填个半饱就算好年景。教导团都是龙腾虎跃的小伙子,尽管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工作,部队的供给制无法摆脱周边环境的限制,比老乡也强不到哪去。这一冬天,就是小米、南瓜和土豆。他们穿的更寒酸,没有皮靴、头盔、防水拒油工作服,不管风沙雪雨就是两身布军装。泥里爬,油里滚,风里雨里,雪里冰里,全是它。久而久之,脱下军裤就能竖立在地上,油黑发亮,赛过盔甲。学员们为了早日学好钻井技术,完成毛主席下达的命令,毫无怨言。

  战士如此,干部也如此。在钻井教导团很多的连、排长在分工中同战士一样,被分到普通工种,一样地人拉肩扛,一样地早出晚归。教导团地质室技术员汤自励说:“我刚调到枣园负责搞地质工作,和石油师的基层干部接触最多。他们都有一两套补了又补的军衣,军衣上还留有汗渍斑和战争年代的痕迹。”

  在教导团开学之初的几个月里,不少学员冻坏了手脚,一条条一道道,深深的皲裂里淌着鲜红的血。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忍着疼痛,包块布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的学员摸索出了经验,身体冷时使劲干活,手脚在野外经常用装热水的行军壶焐一焐。学员们一个心眼儿把石油生产技术学到手,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安装井架的实习,是一项技术性要求高而又繁重、危险的工作。井架高达40多米,一些学员爬上几层就头晕目眩。在当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的条件下,危险因素相当大。有恐高病的学员自觉自愿下狠心锻炼自己,拼死也要去适应高空作业的环境,绝不让人说自己是“胆小鬼”。恐高的毛病也真欺软怕硬。你一硬,它就灰溜溜退缩了。其他学员们总是争先恐后,怕漏学关键部位技术。他们把身子绑在下层已装好的角钢上,腾出双手托举井架材料,每一个动作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学员多,设备少,一天能摸上一次操作很不容易。安装延1井时,副班长王文豪利用夜晚给井架站岗的机会摸黑练习爬井架,为此挨了查哨干部的严厉批评。他委屈地说:“白天轮不上我上井架,晚上还不让我练?”还有一次,一位排长也在夜里爬上了井架,连长查哨才把他叫下来,一问原因也是白天没摸着。

  教导团的学员们个个都有股拼劲儿,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拼命精神。延1井开钻前急需坩子土配泥浆,工程师找来总务股长岳德功。这位1937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二话不说,问明情况就率几名战士背上干粮和水壶出发了。

  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几十里的路途中寻找。没有检验设备,岳德功为保证质量,凭着从工程师那里了解到的性能特征,每发现一处就把土放在嘴里嚼一嚼。数日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质量合格的坩子土。没有运输工具,他们硬是人背、骡子驮运回井场。工程师连连跷起大拇指:“你们石油师的同志个个都是好样的!”

  还是这个井场,固井的套管总重量有好几吨,是学员们一根根抬来的。配泥浆要用几十吨的水,也是学员们一桶桶肩挑手提上来的。一次,泥浆泵发生故障,一时排除不掉。为了保证钻机不停,队长王金宝一声令下,带领十几名学员“嗖嗖”地飞身跃下泥浆池,用身体搅动泥浆。

  英雄辈出

  1953年8月,奉上级命令,延安钻井教导团改编为枣园钻探大队,开始正式担负起西管局下达的钻井任务。截至1954年,枣园钻探大队共打中深井2口,浅井26口,总进尺5500多米,试油54层,对延安地区的浅油层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陕北杏子河、枣园地区的侏罗纪地层,枣园钻探大队发现了油气显示并见到少许原油。

  当西2井发现油气显示并出油时,钻探大队上下沸腾了。学员们顶风冒雪,跑步到延安城里给师、局领导发电报报喜。上级对钻探大队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鼓励,拨来两台卡姆500型钻机,还派来了一批技术干部和大专毕业生。钻探大队有能力又组织了几支钻井队和试油队。

  教导团从建立到结束不过两年的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学员们学习了电测、化探等勘探方法,学习绘制地质剖面,学习钻井技术,培养出了又是解放军又是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钻井队伍。从这里,一共走出了包括机关管理干部、正副钻井队长、正副司钻、钻工、柴油司机、汽车司机,车、钳、锻、焊、地质工等1300多人。

  经过延安培养的这些同志,在后来短短的几年内或西去玉门,或南下四川或挺进高寒缺氧的柴达木盆地或开发连鸟也不飞的克拉玛依,从茫茫戈壁到亘古荒原,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他们的汗水。

  石油师警卫排排长张云清率领1202钻井队创造出了超苏联“功勋钻井队”的奇迹,获国家“卫星钻井队”“钢铁钻井队”“永不卷锩的尖刀”等光荣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亲切接见。除此之外,当年在矿区打深井首屈一指并总结出一套经验、后来成为大庆“五面红旗”之一的段兴枝,也出自延安钻井教导团。

  责任编辑:陈尔东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