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把握石油的脉搏
2022年10月18日 11:24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于 洋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世界石油贸易格局与供需关系发生改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石油贸易格局与供需关系叠加发生变化,认清这种变化,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所处能源发展阶段,把握能源转型脉搏尤为重要。

  世界宏观石油格局呈现两大特点

  上世纪初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体现出宏观的南北分化,即相对发达的欧亚大陆和北美构成北方大区和相对落后的南美、非洲、澳洲构成南方大区。“二战”后南方各大陆纷纷摆脱殖民地状态而形成独立的国家并进一步寻求经济独立,但南北的差异仍然存在并成为地缘经济、政治格局的首要特点。在北方大区欧亚大陆欧、亚之间的分界线形成了两侧明显的经济差异。恰恰大致沿其分界的两侧地带,形成了中东、里海及两侧、乌拉尔山西侧的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和东侧的西西伯利亚油区组成的石油产区和输出区。他们组成近南北向的石油输出“中轴带”,分割北方大区并形成亚洲油气供销区和大西洋油气供销区。实际上,这一分区向南隐约延伸到南方大区。这种地缘油气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形成当前世界宏观石油的第一个特点相对稳定的南北分区和输出中轴。

  上世纪的后半期,北方大区明显的东西差异表现在油气上是大西洋供销区的活跃程度明显高于亚洲供销区,石油输出“中轴带”主要向西输出。随着经济发展的重心向亚洲东部、南部转移,油气供销的重心逐步发生了变化。这一趋势在上世纪后期,主要表现在日本、韩国和“亚洲四小龙”相继兴起和随之出现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增加上。继之表现在“新四小龙”,特别是中国由出口石油向大量进口石油的逐步转变上。曾经的重要石油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向进口国的转变,也助长了这一趋势。

  与之相应的是,本世纪初北美石油产量的大幅增加和北美、欧洲消费量的大幅降低。前已述及,这一格局的转变2010—2020年在中东和独联体石油出口方向的变化上表现得特别突出。中东2010年向亚洲东、南部的出口量约占75%,2020年增加到83%;独联体在上述两年的出口比例依次为20%、45%。与之相应,2010年美国和欧洲的石油进口量共占世界总量的43.5%,仅以日本、中国和印度三国计共占世界总量的25.7%。可以说,在本世纪的头10年已实现了石油格局的重心从西向东的转变。这使得亚太特别是中国在石油市场上作为需求方,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和相当大程度上的决定权。这种北方大区的油气发展重心从西向东的转移,是 21世纪世界石油格局改变的重要表现。

  “油气G4”发挥重要作用

  从世界石油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的总体上看,居首要和关键地位的是美国、中国、沙特和俄罗斯四国。仿照国际会议称呼的惯例(如七大国会议称G7),业内常称该四国为油气G4。以2020年计,美国是世界一流的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石油和油品贸易量居世界首位,特别是作为经济和金融大国掌控着石油美元,以其软实力和硬实力影响石油格局。

  沙特基于居世界前列的产量和相对小的消费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俄罗斯的情况与其类似,但出口量目前居第二位。中国的快速发展,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特别是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的26.4%,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进一步看,上述四国代表着一批类似的国家:美国背后已有一批与之关系密切的发达国家,沙特和俄罗斯的利益与一大批石油输出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与东亚、南亚各国有着类似的进口要求。中国作为经济总量位居第二位的大国,其软实力和硬实力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着重研究上述四国就可以理解全球石油格局的重大变化。

  处于能源转型过渡期

  从上世纪后半期到本世纪中期的时间轴上看,世界石油的格局可分为三个时期。

  上世纪后半期石油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加,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在上世纪末达到40%的高值。这一时期供应量相对不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欧佩克可以以控制产量来操纵石油的价格,石油成为国际经济政治博弈的一个“武器”。

  第二个时期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持续下降,这个占比由高于天然气占比转向低于天然气占比转变。石油供需在这一时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一时期,自然原因或是人为的原因容易引起供需失衡。2021年以来的油气价格上涨并引发经济衰退,就是一个实例。

  第三个时期的到来伴随着本世纪前半期非化石能源快速成长并将趋于成熟,标志就是其在一次能源中渐占主要地位。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作为化石能源的石油占比进一步下降,需求逐渐居于其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从这种角度上,可以说目前和近期处于能源转变的过渡期。

  近期的能源价格大涨、欧洲能源转型出现某些走“回头路”的现象,我们要特别强调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到适用于我国的转型路径,注意先破后立稳中求进因地因时制宜、为其后期更快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基础。

  中国的转型历程将更为艰苦

  从本世纪世界石油格局的变化和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快速提高到2020年的73.6%、是居世界第一位的石油进口大国。与若干先进国家已进入天然气时期不同,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仍以56.5%的占比居首位,可以说中国仍处于典型的煤炭时代。这是中国能源转型和发展经济的软肋,也说明我国能源转型的基础较薄弱、发展历程将更为艰苦。

  近年来,西欧的若干国家采取了相当激进的能源转型路线,致使供应出现问题时要重新恢复油气和煤炭,并由能源涨价引发了物价全面上涨的经济衰退。这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能源转型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为了保障经济持续发展,近期我国的石油生产量乃至消费量不但不能削减,而且必须有适当地增加。为了保障经济的安全,我国石油产量必须有相应的增长以尽量减少进口依存度。但对照我国目前石油的形势,要做到这一点是有一定困难的。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符合中国特点的能源转型路线,继续开拓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新区、新领域。

  责任编辑:石杏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