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倾心助学,“龚学”精神在仪征化纤干部员工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甘肃会宁县头寨镇西南部的一座大山顶上,有一座石碑。这座石碑已经在此竖立了20多年。岁月的流逝,没有消磨掉石碑上的仪征化纤公司标识和“龚学,向您致敬”几个字。
“龚学”,是仪征化纤一名职工的化名,谐音“供学”。1996年底,化名为“龚学”的这名职工匿名捐资甘肃会宁县头寨镇中湾小学。20多年来,“龚学”精神像一条丝带,连起了大山里的孩子和仪征化纤干部员工的爱心。
“龚学”精神
冉树苍,原甘肃会宁县头寨镇中湾小学校长,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92年,冉树苍刚刚担任甘肃会宁县头寨镇中湾小学校长时,面对透风漏雨的土教室,他下决心建新校。他用自家12亩上等承包地做校址,带头捐钱捐物。他卖掉唯一的耕牛,为建校倾其所有。
1996年年底,冉树苍给“龚学”寄来一张明信片。附言写道:“龚学是在观看了东方电视台《黄土高坡一校长》后,捐助该校500元,因地址不详,故请查找,以表心意。”公司收发室冯师傅多方查找,均无此人。冯师傅猜想“龚学”是化名,谐音“供学”,于是没有按惯例将明信片退回原地,而是在《仪征化纤报》登报寻人。
不久,龚学回了一封“别问我是谁”的信。他在信中写道:“我没想到冉校长回信,或回信没人收就算了,万没想到你们还在寻找。”龚学在信末强调:“不用再找了!”龚学的回信见报后,在仪征化纤、在会宁县头寨镇中湾小学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由于龚学不露面、不回信,寻找断了线索。
1997年六一前夕,会宁县中湾小学全体师生给仪征化纤寄来了一面“仪征化纤公司,两个文明建设之楷模”的锦旗。公司党委领导批示:“龚学”精神值得宣传、弘扬。为此,《仪征化纤报》在一版刊发了锦旗照片及评论员文章《“龚学”精神的启示》。
“龚学”,如一个谜,在仪征化纤、在贫困山区,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两位妈妈
1998年六一前夕,仪征化纤第三小学与会宁县头寨镇中湾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两校在开展教研教学信息、课内外各项活动交流及开展“手拉手”互助等方面开展活动。
仪征化纤第三小学每个班对口资助一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全校师生捐书为中湾小学建设了一个“小主人手拉手书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一对一”的方式“传‘龚学’接力棒,助老区小伙伴”。一双双温暖的手、一颗颗火热的心、一封封真切的信,跨过千山万水,续编“爱心链”。
2000年冬天,10岁的周萌从仪征化纤第三小学放学回家对马志华说:“妈妈,学校里组织结对助学,我也要帮助一个小朋友。”马志华回答:“妈妈支持你的想法,让我们一同把这件事做好。”在一份介绍中湾小学学生的名单上,高艳的情况介绍引起了她们的注意——11岁,四年级,学习成绩优秀,全家务农,没有其他收入,爷爷奶奶常年患病,欠债很多,面临失学。
马志华与周萌的爸爸说:“你少抽点烟,我们节俭一点,就能帮助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马志华汇第一笔款的那一天,下着雪。千里之外的一个小学生还不知道,有一个好心的阿姨和妹妹的决定,将改变她的一生。
“马阿姨是我一生都感激的人。从小学四年级到考上大学,阿姨每年开学前都早早给我寄来学费,从此我不用再买五毛钱一件的旧衣服,每年开学不用为自己没有书读而发愁。我心里一直告诉自己,我能够穿得暖、穿得好是因为有两位妈妈。”高艳说。
2013年3月,马志华被评为仪征化纤首批社区好人。2014年,马志华被评为中国石化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结对帮扶
2021年,根据中国石化党组部署,仪征化纤又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考勒乡三塬学校进行教育结对帮扶,续编“爱心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2021年,中国石化明确在援建的264所学校中选择37所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着力打造“石化助学”教育示范工程,明确仪征化纤结对帮扶三塬学校。
2022年1月,由中国石化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常委、副州长钟文标带领的东乡县考察团来到仪征化纤走访交流,共商助力甘肃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仪征化纤向全体职工发出“教育帮扶、爱心助学”倡议书,广大干部职工和部分离退休人员踊跃献爱心,累计捐款30多万元,所捐款项注入公司爱心助学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等。同年 6月,仪征化纤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和仪征市教育局联合组成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组,前往三塬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和深化对接,向学校捐赠了20万元爱心助学金和2000册图书,向全体老师和学生赠送了仪征化纤原料生产的终端产品以及书包、文具、保温杯等。
2022年8月下旬,仪征化纤发出甘肃省东乡县考勒乡三塬学校“驻校辅导员”招募倡议书,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首位职工近期将赴三塬学校开展驻校志愿服务。
仪征化纤细化实施《师资培训方案》,确定由仪征市两所名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塬学校教师开展培训。两所学校教师与三塬学校55名教师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更新了三塬学校教学观念,有效提升了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专业化水平。三塬学校校长张自勤表示:“我们要珍惜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感恩奋进,办好农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责任编辑: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