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走过高增长时代、跨越大基建时代,石化行业将在后疫情时代迎接新挑战。
2022年,石化全行业经济运行超出预期。经营业绩“两增一减”,即营业收入增、外贸进出口额增、利润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度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进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2.8%。利润总额虽然比上年度减少300多亿元,但这是连续第二年保持在万亿元以上,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3.4%。同时,营业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均连创新高,并且营业收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的12%、行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6.6%,证明了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稳外贸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代已变
走过2022年,我们再次开启了新征程。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高速增长时代已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遭遇了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遭遇了一次强烈地震;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世界经济开启了新的景气周期,步入了全面和快速增长时期;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开启的时候,世纪疫情开始肆虐,叠加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放水又突发俄乌冲突,导致世界经济明显下滑。今年开始,世界经济将步入低速增长时期甚至个别经济体将出现短时期的衰退。在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80%的受访者对未来两年持负面看法,54%的受访专家对未来10年持悲观态度。
中国经济也是一样。十八大以来的10年,经济增速年均6.6%;今后10年的经济增速保持在5%左右是努力目标。可见,中国经济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时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石化行业2021和2022年经营业绩连创历史新高,主要因素是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如此一来,石化行业的这种高速增长将被写入历史,但保持住这样的业绩存在诸多挑战。
高速增长时代已过也告诉我们:短缺经济时代已过,靠规模和数量取胜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只要生产出产品就能销售一空、获得丰厚利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当前,石化行业除了乙烯、聚乙烯以及某些高性能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尚有一定短缺外,其余主要石化产品均呈现产能过剩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过去拼规模、拼投资、拼资源的传统观念,把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把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大基建时代已过。大基建、大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过近20年的集中投资、集中建设,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接近12万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已接近4万公里,数量都是世界第一;北京、上海拥有两大世界级国际机场,我们旅行到任何一个大型城市都有新建成的国际机场;中国已通车的跨海大桥、跨江大桥以及地铁、隧道、桥梁的数量和规模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的数量和工程量也是世界第一。这样的大基建时代还能持续多少年?土地的容量、环境的容量还能承载多少这样的大基建?大基建时代已过的另一个标志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已过,又加上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叠加近几年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将成为过去时。鉴于这样的背景和时代,石化产业为基建领域配套的建筑材料、密封材料、保温材料以及涂料等产品一定要尽早研究转型,石化企业面对这种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需求收缩的压力,首先应当突出创新,通过创新加快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差异化和功能化,通过创新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市场。
后疫情时代已来临。疫情持续了整整三年,在不断变异中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次劫难,给很多人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记忆。今天看疫情肆虐的状况已过,后疫情时代已来临。从去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出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新十条”以后,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变化,绝大多数人经历了与新冠病毒抗争的痛苦与磨难。但今天看一切都在恢复正常,刚刚过去的春节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就是最好的例证。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已开启生产经营正常化、社会活动正常化、日常生活正常化的新阶段。因疫情影响的物流受阻、供应链断供等状况都已过去了。
后疫情时代已经来临,可是我们准备好了吗?疫情过后,世界各地的市场在恢复、生产在恢复,我们这三年的出口市场能巩固得住吗?后疫情时代,北美、欧洲以及海湾和东南亚地区的石化产能充分释放,产品的市场供应量会极大地丰富起来,又叠加世界市场的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产品价格就会在波动中下行,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能应对自如吗?这都是后疫情时代我们不能回避、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新的机遇
共同走过高速增长时代、一起跨越大基建时代、携手面对后疫情时代,我们迎来了新的机遇。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新机遇。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与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一致的,也证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并正视我国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
在由石化大国迈向强国的征途上,一定要深刻领会二十大的精神和战略部署,把握二十大的新机遇,在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石化产业体系上狠下功夫,在科技自立自强和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狠下功夫,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上狠下功夫。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就为我国石化产业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加快解决“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加大培育世界一流石化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培育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为石化产业作为资源型、能源型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为石化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和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机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还要求我们既要稳固和扩大国内循环的基本盘,又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石化产业扩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向发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不断提升石化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的配套能力;要求我们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增强国内国际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
最新产业政策带给我们的新机遇。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一揽子经济稳增长政策。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原料用能不计入能耗总量控制”。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和论证,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明确了科学的界定:用于生产非能源用途的烯烃、芳烃、炔烃、醇类、合成氨等产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属于原料用能范畴。这一政策将更加科学精准地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为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医用化学品、高纯试剂等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有的甚至是被“卡脖子”的高性能材料和专用化学品腾出了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产业政策是我们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性、导向性甚至是约束性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我们的行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广大石化企业都要认真研读新产业政策,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中做好贯彻落实。
重点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行业有五大重点任务。
开拓市场是新一年稳中求进的头等大事。一是与下游用户对接,了解用户需求和要求,按用户所需做到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稳定,确保供应链稳定,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二是通过创新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和专用化,提升供给端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石化材料和石化产品为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开拓市场的重要领域。三是瞄准石化产品供应链的堵点和被“卡脖子”的痛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补短板技术、短缺产品和关键设备难题,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和脆弱点,实现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配套材料和特殊产品的自主可控和自立自强,这是开拓市场的制高点。当然,开拓市场还有一个瞄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大个性化、功能化、定制化以及新能源、生物医学材料3D打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新产品的创新,实现在未来高端领域的创新突破,增强在国际尖端领域的话语权。
保供稳价仍是新一年稳中求进的重要任务。新的一年,石化全行业和相关企业继续将保供稳价作为首要任务,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继续贯彻“稳定老油气田,开拓新油气资源”“陆相、海相并重”“常规、非常规并重”等思路和方针,加大稳油控水、稠油热采、低渗压裂等措施,深化“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以深海和页岩油气为创新和勘探重点,加大创新和勘探开采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力争突破2300亿立方米;化肥农药等农化品生产企业按照发改委等14部委关于春耕期间化肥保供稳价的部署,在做好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持续提质增效,而且不断开发品质高、效果好的专用肥和农药新剂型,满足高品质农产品和绿色低碳农业的新需求。
希望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并继续规范成品油市场、适度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对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生产企业应确保煤炭、天然气等原料供应,改进和科学规范执行化肥出口的法检程序和制度,并予以农化品生产企业电价、物流运输等绿色通道。
降本增效是经济运行永恒的话题。希望广大石化企业认真分析自己的应收款、库存以及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构成、形成的原因、增加的主要因素等,制定并采取具体措施把应收款和库存压缩到合理区间,把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降下来,使企业的资金充分流动起来、运营效率和效益都得到改善和提升,尤其是今年的经济环境企业的现金流更显重要。建议各专业协会对行业做更深入、更具体的分析,指导和帮助骨干企业和重点会员单位做好降本增效的工作。
提升竞争力是企业永恒的目标。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成就是显著的,主业更加突出、战略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但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正视短板和差距。
以世界500强榜单为例。从盈利能力看: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三项重要指标,上榜中国企业分别为5.1%、1.15%、9.5%,而世界500强平均值分别为8.2%、1.94%、14.8%,美国上榜企业分别是11%、3.21%和21.9%。世界500强平均值是中国上榜企业的1.5倍以上,美国上榜企业是中国上榜企业的2倍以上。对比与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做强,对石化企业来说,需要下更多功夫。
扩大开放和深化国际合作是行业发展不变的方向。党的二十大特别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应尽快研究制定交流预案和内容,及时将二十大的最新精神、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最新产业政策面对面传递给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决策者和朋友们,及时沟通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期盼;尤其是与欧洲跨国公司共同探讨在当前能源危机、天然气紧张、装置减产的艰难情况下,如何做好产业链供应链互补、共渡难关。
本文作者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