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第一套延迟焦化装置的前世今生
2023年05月16日 14:26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李冬铃 赵长伟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诞生于抚顺石油二厂的第一套延迟焦化装置,使延迟焦化这朵“金花”在国内最早实现了工业化。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初春时节的东北黑土地上,凛冽的寒风也逐渐柔软。远眺抚顺石化公司炼油基地,管线矩阵纵横交错,银塔罐群巍然屹立。机声隆隆、哨音阵阵间,升腾起高质量发展的春潮。

  站在石油二厂老焦化装置旁,昔日银光闪闪的炼塔已然锈迹斑斑。这座1964年投产的中国第一套延迟焦化装置,如白发老人般屹立着,诉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

  “金花”绽放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中国扔掉了“贫油论”的帽子。米是有了,可还吃不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因为当年我国的炼油技术十分落后,无法生产出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油品。为此,石油工业部专门召开石油炼制科研会议,决定自主开发流化床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等五项炼油新工艺。当年,《五朵金花》的电影火遍全国,五个聪明、勤劳的“金花”形象深入人心,因此这五项新工艺被形象地命名为“五朵金花”。经国家和石油工业部决定,流化床催化裂化、水力除焦延迟焦化装置、铂重整装置在石油二厂开工建设。

  1962年,由抚顺石油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开始建设水力除焦延迟焦化装置。1963年,完成施工图纸设计。1963年12月8日,装置破土动工,由冶金部包头建设公司承担施工。参建单位热烈响应石油工业部发出的“早日把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为完成建设任务,尽心尽责,紧密配合,英勇战斗。

  当时,我国刚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条件十分艰苦。抚顺石油工人与各路建设大军并肩战斗,克服重重困难,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完成了焦炭塔框架、沉淀池、油泵房、焦场等14项工程项目。装置于1964年10月7日建成,同年12月14日一次投产成功。这套装置采用两炉两塔和全井架水力除焦新工艺,是我国第一套大型水力除焦延迟焦化装置,其工艺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延迟焦化这朵“金花”在国内最早实现了工业化。

  至1966年,三朵“金花”成功绽放,我国的石油制品全部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历史。“五朵金花”在20世纪60年代被列为国家级成果,并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几度风雨

  装置投产初期,并不顺利。由于原料带水含盐,运行周期较短。第27周期时,装置仅运行5天,加热炉的12根炉管烧穿,被迫停工。第35周期以后,装置一直运行平稳。第48周期于1976年9月2日开工,至1978年6月23日计划停工,共运行632天,创装置投产以来最长生产周期。

  焦化装置投产之初的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成品为石油焦,汽油、柴油、蜡油等均为半成品。石油焦的主要质量指标要求是挥发分。1984年前,装置主要生产2号A、2号B、3号、4号等石油焦。1984年以后,经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及改进操作,主要生产1A级焦,其挥发分不大于10%,石油焦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2002年,可以说是焦化装置变化最大的一年。当时,由于重油催化等装置相继开工,焦化装置处理量一降再降,陷于“等米下锅”的窘态。那时,车间发动干部员工通过开展技术改造、革新,自寻出路、“找米下锅”。在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首先针对原料严重不足而厂冷渣油过剩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实施了掺炼冷渣油的技术改造项目,每天可多掺炼600吨冷渣油,既缓解了原料不足的问题又为国家多创造了效益。冷渣油含水量大,温度低,控制不好就容易造成机泵抽空、冲塔等操作危险。车间员工通过反复摸索,实现了稳定生产。此后,装置又先后进行了掺炼油浆、污油等技术攻关项目,生产状况有所改观。

  2002年6月,焦化装置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根据国家实行的汽柴油质量新标准要求及市场对汽柴油产品的需求变化,抚顺石化决定在焦化装置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扩能改造,处理能力由80万吨/年增加到120万吨/年。那时,车间边生产边配合施工,有时动火区离装置在运设备只相距1米远,可谓危险近在咫尺。管理者一边抓在运装置的平稳生产,一边抓改造项目的安全、进度、质量。广大员工更是既当操作员,又当看火员、质监员、施工员。在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改造项目于次年5月圆满结束,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新老交接

  上世纪21世纪初,中国石油运筹建设数个千万吨级规模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博得一席,成为集团公司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建设新焦化的设想成为“千万吨炼油”工程的关键节点之一。2010年,当时集团内加工量最大的年240万吨焦化联合装置成功投产。

  2010年9月21日,伴随一声“降量”的号令,老焦化装置由三炉六塔生产进行分炉操作,降为两炉四塔低负荷生产。新焦化装置缓慢切入渣油进料的同时,老焦化的加热炉开始稳步降量、降温。整个分炉过程安全、平稳,而且实现了产品质量合格。新老焦化装置的“接力棒”,在这一刻完成了历史性的交接。

  20世纪70年代,为了提高操作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厂里对操作员进行“蒙眼操作”的技术练兵,就是让操作员蒙上眼睛后,从泵房出发,摸黑走到百米开外的加热炉区,通过铁梯走到二层平台准确地找到调节阀或是设备进行操作。当时,老一辈工人热烈响应企业号召,纷纷投入练兵中。直到现在,有的师傅还能清楚地记得,从龙门架到加热炉要走22步。现在,有了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有了备用电缆、有了应急灯,“蒙眼操作”逐渐退出。但是,老师傅们的质朴、执着以及对岗位的热爱、对自身职责的坚守,一直传承至今。

  岁月匆匆,抹不去激情澎湃的记忆。如今,已经功成身退的老焦化装置,依旧屹立于风雨中,成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老一辈石油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将永远催促我们向前进。

  责任编辑:郑 丹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