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观察
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掀开新篇章
2023年07月05日 16:18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本刊记者 于 洋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中国与中亚各国以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拓展能源合作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昔日的丝绸之路,如今的灞河之滨。横跨天山的中吉乌公路,征服帕米尔高原的中塔公路,穿越茫茫大漠的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一项项大国工程串联起当代的丝绸之路。历史前进的步伐再次将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推到一个新高度。

  5月18—19日,陕西西安芙蓉湖畔,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中亚峰会举行。这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这次峰会上,能源作为重要话题被多次提及,能源合作亮点频出。正如业界预期的那样:“中国—中亚峰会之后,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将翻开新的篇章。”

  迈上新台阶

  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中亚地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地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区。

  10年间,中国与中亚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中国已经是中亚五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其中,能源合作是比较突出的领域。”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表示。

  作为“21世纪的能源基地”,中亚与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具有良好的互补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亟须破解如何扩大进口来源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明确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而中亚国家希望通过能源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也希望通过能源出口的多元化获得能源和经济上的独立。

  在这股“走出去”大潮中,中国石油来到了哈萨克斯坦。1997年,中国石油获得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的资产经营管理权。以此为标志,中国与中亚的油气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已形成集勘探开发、管道运输、原油提炼、工程技术服务及油品销售等上中下游业务为一体的油气能源合作链,并与管道沿线国家之间建立起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

  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实施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B线、C线(D线正在建设施工中),以及中哈原油管道等一系列战略项目。中国助力中亚国家建立起了完整的油气工业体系,提升了相关国家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力和水平,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一条条管线将中国与中亚紧密连接起来。中亚天然气管道2009年12月投入使用,现已安全平稳运行13年。截至5月19日,中国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已累计接收中亚天然气超4300亿立方米。中哈原油管道2006年5月全线通油,至2017年3月29日,向中国输油已突破1亿吨。

  2022年,在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之际,商务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了中国与中亚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自建交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4.6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86亿美元。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总额超过702亿美元,较原计划2030年实现700亿美元目标的时间大大提前。这其中,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能源产品、矿产品同比增长均超过50%,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近150亿美元。

  继去年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后,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今年前4个月,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1730.5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4月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02.7亿元,迈上新台阶。进口方面,前4个月,我国自中亚五国进口煤、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324.5亿元,占同期我国自中亚五国进口总值的55%;进口金属矿砂105.9亿元,增长13.7%。

  国内外舆论对中国与中亚关系迈上新台阶予以高度关注。《华尔街日报》载文称,多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外交和经贸关系始终稳步发展,为进一步加深双边与多边经济联系奠定了基础。

  合作提档升级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主旨讲话中提到中国陕西的农谚“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中亚谚语也说“付出就有回报,播种就能收获”。与建交初期相比,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前,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国际秩序和国家关系深刻调整、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的形势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面临的困难增多,已知和未知的挑战上升,但也不乏新的机遇。此次峰会的召开恰逢其时,为中国与中亚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前景。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表示:“这次峰会之后,中国—中亚能源合作将提档升级,将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以及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广泛且深远影响。”

  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倡议扩大能源合作,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扩大双方油气贸易规模,发展能源全产业链合作,加强新能源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

  此次峰会中,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对加强能源合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表述,提出要扩大能源合作,将能源合作作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重要基础。

  “成为伙伴意味着将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政策和行动,共同奋斗以达成共同目标。”能源战略专家冯保国说。他认为,建立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将更有利于强化伙伴国之间在能源信息、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共享,深化能源政策、能源生产、能源投资、能源金融、能源贸易、能源结算、能源关税以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使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真正落地生根。比如,推进能源金融发展,鼓励金融创新,按照能源产品价格由期货市场形成的发展趋势,共同发展能源期货市场,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能源价格基准,有效降低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此次峰会中,中国与中亚国家达成了一系列新的油气合作。

  例如,中国石油与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博格达项目补充协议》,并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关于扩大中哈能源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福利基金股份公司关于扩大战略合作协议》等。

  再例如,中国石化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哈萨克斯坦乙烷制乙烯项目关键条款协议。该项目是哈萨克斯坦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的标志性项目,利用伴生气分离的乙烷资源建设单套规模为127.5万吨/年的乙烷裂解装置,下游配套建设2套62.5万吨/年的聚乙烯装置。厂址位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化科技园。双方签署协议标志着中国石化将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共同参与并推进项目开发实施。各方预计2024年做出最终投资决策。

  打造绿色合作新亮点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伙伴关系还包括打造“油气+新能源”能源转型伙伴关系。

  当前,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大势,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核电等可再生新能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指出,过去31年,中国能源企业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中亚五国开展了兼具广度和深度特点的合作,由此形成了中哈石油合作、中土天然气合作、中乌油气通道合作、中塔和中吉可再生能源合作的全方位合作格局。

  中国在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绿色发展。除传统能源领域外,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进程加快,合作种类逐步多元化,从早期的电网改造、输变电工程,拓展到小型水电站、小型风电光伏实验装置,再发展到目前涵盖风电场、光伏发电站、水电站及技改、太阳能热能等众多可再生能源种类和领域。

  其中,中哈合资建设的中亚最大风电项目——江布尔州100兆瓦风电项目于2021年6月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投产后每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2021年,中国电建集团总承包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10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这是乌境内首座大型光伏电站。

  此次峰会期间,围绕清洁能源达成的新合作同样抢眼。

  5月1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电国际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福利基金股份公司、三一重能,签署了在哈建设1吉瓦“风电+储能”谅解备忘录。

  同日,中国铁建、国家电投与吉尔吉斯斯坦签订了伊塞克库尔1000兆瓦光伏发电厂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指出,吉尔吉斯斯坦当前正在进行一系列能源结构改革。伊塞克库尔1000兆瓦光伏发电厂项目是吉尔吉斯斯坦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项目,可大大提升自主供电能力。

  在冯保国看来:“未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将绿色低碳发展贯穿油气勘探开发、运输、加工、贸易和消费的全过程,将成为能源合作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应着力拓展能源合作的新领域,开辟能源合作的新途径,创造能源合作的新模式。这对于油气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在未来的合作中,应着重加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基本要素,充分借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经验。

  “以油气合作为基础,强化对合作项目区域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和潜力的综合评价,创新能源资源系统化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模式,推进实现地下能源资源和地上能源资源综合一体化开发,加快能源产业链的融合协同发展,使新能源成为推动油气实现绿色低碳作业和生产的新方式。”冯保国说。

  全产业链合作是支撑

  激荡31年,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已经结出累累硕果。正如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建中所说,中亚地区是全球重要能源中心。在建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伙伴关系的进程中,石油合作是基础,天然气合作是重点,新能源合作是亮点,全产业链合作是支撑。

  2022年初,在纪念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中方提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面向未来,中国将与中亚国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利用“中国+中亚五国”新合作机制,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原则推进中国与中亚区域整体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先行区,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在这一大思路下,六国将紧密围绕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把握机遇,推进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经历以“产业链本土化、供应链多元化、产业分工区域化”为内容的重新洗牌。面对这一新态势,能源合作还要有全产业链意识。在助推中亚国家工业化、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可谋划构建面向未来的欧亚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各国在市场、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深化各国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领域的合作,比如能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合作等。

  这其中要注意能源金融关系的发展。在冯保国看来,在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能源金融的影响,将推进能源金融发展作为夯实伙伴关系的重要方向和内容。比如,可以优先推进上海原油期货的发展,使上海原油期货价格成为成员国贸易的重要价格基准,支持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该中心打造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区域中心,带动中国—中亚地区能源金融发展,使之成为深化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抓手,满足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新篇章,新征程。把握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从传统化石能源逐步向新型能源结构转型,与中亚各国发展能源全产业链、全方位的能源合作,将为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