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人物
【人物】“风”起渤海
2023年07月14日 16:45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张 妍 叶皓轩 方 舟 邬 静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记第十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杨海风

 

  长期致力于渤海湾盆地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杨海风取得了众多勘探成果。

 

  不久前,第十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地质总师、海洋油气勘探专家杨海风名列其中。

  杨海风,长期致力于渤海湾盆地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工作以来累计参与发现25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8亿吨,为渤海油田建成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我国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15名,获奖者需在45岁以下。该奖项是每一名石油勘探青年心中的“高峰”。这一次攀登,杨海风用了13年,或许并不止。

  敢接烫手山芋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杨海风是幸运的,青春岁月的每一步,都以热血投入到那些无比闪耀的亿吨级大油田的勘探发现。

  石油勘探工作就是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在地下数公里深处寻找油气宝藏。有人把石油勘探人比喻成破译地下密码的神探,抑或是能够点石成金的魔术师,认为他们或许拥有一双慧眼或是一双巧手。

  然而,这份神秘在杨海风身上难寻踪迹。他渐渐靠后的发际线和黝黑的皮肤,已经看不出昔日渤海石油研究院最年轻博士的书卷气,而透着一股在油田摸爬滚打多年的江湖气。

  2010年,刚入职仅半年的杨海风在渤海油田渤中探区接手了秦皇岛29-2构造的攻关研究任务。

  这是一个被搁置已久的烫手山芋——来自地下的各种复杂情况让人目不暇接。更沮丧的是,钻探显示整个构造下“地宫”中捣乱的竟是二氧化碳。

  在传统认识里,地下是贯通的,谁都无法阻止天然气和二氧化碳搅在一起。这可难住了走出校门不久的杨海风。那年的整个5月,他几乎每晚在单位泡到凌晨,连续几个周末在单位绞尽脑汁。

  终于,他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他发现,在二氧化碳聚集成藏区,有4条断层分别从4个方向遮挡了天然气的运移,而气藏的正上方还有一层致密的泥岩阻挡天然气向上运移……

  他将这一现象喻为“流体封存箱”。简单来说,好比二氧化碳和正常的天然气被封闭在不同的抽屉里,完全可以分类开采。

  这一发现,激起了杨海风深入研究的兴趣。在当年的技术交流会上,他打消可能被领导、专家质疑的顾虑,将这种想法大胆地提出来,并通过找到的这把“金钥匙”成功牵住了解决该构造难题的牛鼻子。

  2012年6月9日,该区块评价井QHD29-2E-4井试油成功,诞生一口千方井。由此,渤海古近系首个亿吨级隐蔽型油田宣布诞生,掀开了渤海勘探进军深层隐蔽型油气藏的新篇章。

  之后,他将这项成果总结为了一套适合渤海盆缘凹陷的油气差异富集机理,明确了小型盆缘凹陷的勘探潜力和油气成藏特征,打破了业界长期以来关于盆缘凹陷“埋藏浅、面积小、生烃能力有限、油气勘探价值不大”的认识,并在2017年再次指导了已被西方石油公司判处死刑的渤中36-1亿吨级油田的发现。

  由于这两次发现,他先后荣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一等奖。

  勇攀峻岭险峰

  在山穷水尽之时,要想到柳暗花明之日。杨海风带领团队不断向“不可能”挑战,打破“有油无田”的魔咒,计算出“亿吨级油田”……他相信前路未必光明坦荡,但一定充满无限可能。

  石臼坨凸起早期勘探,曾发现秦皇岛32-6这一我国海上亿吨级油田。多轮钻探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里已是“鱼过千重网”,难找大油田。

  杨海风不信这个结论。在石臼坨凸起勘探蛰伏10 多年后,他用半年时间对该区油气的来源、油气运移规律及富集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

  那半年,他又几乎泡在单位。白天伏在桌前一口井一口井地查阅和分析,对着电脑一条测线一条测线地查看地震资料,分析每一个地质异常;晚上对其他相似地区的资料逐项进行对比。

  终于,通过细致研究,他提出了“脊—圈—砂”定量三元控藏模型,抛出了一个惊人论断:在秦皇岛32-6 油田周边肯定还隐藏着一个大油田!

  而他所指的区域,已无像样的构造圈闭。按照传统的勘探思路,在一个连探井都不知道往哪儿打的地方,怎么能有大油田?有人说,这是天方夜谭。

  随后的两年,在这套技术的指导下,石臼坨凸起成功部署了16 口探井,硬是“无中生有”,在被人普遍不看好的区域“计算”出一个亿吨级油田——秦皇岛33-1 南油田。

  2016年,杨海风担任渤海石油研究院渤南勘探室副主任。这次,等待他的依旧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冷区莱北低凸起。1979年以来,壳牌等多家油公司先后在莱北投入巨资,展开了多轮探索,但仅见零星薄油层。

  当接到领导交付的探索莱北低凸起的任务时,杨海风心里暗暗打鼓。经过多方请教,他带领团队决定优先选择从有无油气大量汇聚的条件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入手。

  又是4个月的埋头苦干,他和团队终于找到该区拥有优越汇油背景的铁证。他自信地提出“莱北低凸起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油气汇聚脊”的认识,从油气汇聚的角度打消了大家对该区勘探前景的疑虑。

  正是基于对地下复杂情况的准确认识和科学预判,在2020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情况下,杨海风带领团队仅用40 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以往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中外多方探索40 多年未获商业油气发现的地区,杨海风和团队勘探发现了我国渤海莱北低凸起浅层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垦利6-1,并创造了国内海上大型油田评价时间最短纪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交上了高质量答卷。

  带好攻坚团队

  地下,勘探人的战场,也是勘探人的舞台。杨海风带领团队在这个战场一路征伐,在这个舞台盛情绽放。

  2021年,杨海风带领团队“乘胜追击”,在垦利6-1油田南侧的渤海莱州湾凹陷区开展攻坚工作。该地区历经多轮次、数十年勘探,始终没有规模性商业发现。

  为此,杨海风带领团队循着油气藏的蛛丝马迹,突破传统认识的束缚,提出新的油气成藏模式,围绕上百平方千米的砂体,自创模式刻画空间形态,大胆猜想,提出新近系岩性油气成藏新模式。

  经过近260天的连续奋战,杨海风和团队不断提交新的井位部署方案。一系列钻探实践,一个个勘探新方法的技术突破,证实了他们的大胆假设。昔日的勘探禁区,变成了一个上百平方公里的大型岩性油藏,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垦利10-2油田的成功发现,打破了渤海油田凹陷带浅层从未获得亿吨级岩性油田发现的局面,展示了渤海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广阔前景,对类似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极大振奋了每个渤海勘探人。

  得益于工作初期的大胆试错,杨海风给予团队很大的包容性。在工作中,他尤其重视对青年员工的引导和培养。“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思路,才能助力团队齐奋进,助力勘探创新。”杨海风说。

  “让听见炮火的人来呼叫炮火。”这是任正非在华为的管理名言。多年后,它成了杨海风的带队理念。他总是叮嘱团队做实做细基础研究,激励年轻人敢想、敢拼、敢闯,亦如当年老师傅叮嘱他的一样。

  2012 年担任室副主任、主任以来,杨海风有力配合科室领导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英才、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人才,带领的渤南勘探室先后被评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最佳科研团队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金牌班组。连续三年提交油气探明储量超过整个渤海的1/3,堪称我国海上油气储量净增长的最佳“摸金天团”。

  十多年来,杨海风对勘探事业的那份热爱抵住了岁月刻痕,带领团队累计为国家提交油气探明储量超8 亿吨,以实际行动践行“将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或许,下一个大油田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悄悄酝酿着。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