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专题  >  封面故事
“三大四出”铸油魂
2023年09月04日 12:38 来源于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玉门油田彪炳史册。

 

文‖本刊记者 石杏茹 付嘉欣 / 肖生科 周 蕊

  祁连高峰红旗镇,石油创业始玉门。

  玉门,一片充满神奇的热土;玉门油田,一枚中国石油家族的特殊标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等75个“第一”在这里诞生,是中国石油工业当之无愧的摇篮。

  84载岁月匆匆而过,新中国第一口油井已功成身退,“战胜戈壁滩,钻透祁连山,快马加鞭进军吐鲁番,玉门关上立标杆”的战歌仍在石油人耳边萦绕。以“艰苦奋斗、三大四出、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为基本内容的玉门精神光耀千古。

  首个石油工业基地的产品底蕴

  “我们玉门人一定要兢兢业业,在党的领导下,把标杆立得更高。咱们争取打个最高纪录,向毛主席去报喜。”         ——王进喜

  春风不度玉门关,5月的玉门油田生产矿区依然劲风凛冽。无怪乎老玉门人穿出了“老羊皮袄无冬夏”的境界。

  气温虽低,但来到中国石油工业梦想和初心启航的地方朝圣,不由地热血沸腾。岁月的起承转合中,是什么让这片土地被我们寄予了如此厚重的深情?

  回溯历史,答案就在其中——在我国石油工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玉门油田担负起了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三大四出”的历史重任,全力支援全国新油田建设。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脚步来丈量玉门作为石油圣地的分量。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滴汽油一滴血”。在国家存亡的危急之际,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严爽等,踏着丝绸之路,追着大漠长风,来到祁连山下、老君庙前,开始在此进行石油勘探。

  缺乏设备,将延长油田的老设备调来用;没有运输车辆,人拉肩扛;没有住房,用荒滩上的芨芨草编席做墙,再抹上泥土,造出“干打垒”……

  移沙运土植杨柳,引得春风见油田。

  1939年3月,在河西走廊宽阔的胸怀中,地质锤敲出了一片黑色的液体,我国石油工业开发的序幕就此揭开了。

  此后,捷报频传——1939年8月11日,老君庙1号井钻至115.51米时探到油层,投产后日喷原油10吨左右;9月15日,老君庙2号井钻至145.88米时见油,日产原油10余吨。

  “从1939年投产到1949年的11年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50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最高年产量达7.7万吨。”玉门油田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战君介绍说。

  它们与采用“茶壶嘴炼油”土办法炼出的第一批汽油,一起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始建于1941年的玉门油田炼油厂。所生产的油品及时把苏联的大炮运到黄河岸边,阻止了日军渡过黄河,侵入陕西的企图。1944年,美国空军飞虎队轰炸东京和被日军占领的唐山开滦煤矿林西发电厂,给予了日寇重重一击,用的就是玉门炼油厂供应的汽油。

  玉门油田,伴祖国建设同行。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保家卫国、经济建设都急需石油。玉门油田肩负起供应石油产品的重任。老君庙油田规模不断扩大,鸭儿峡、石油沟、白杨河油田相继开发,玉门油田石油产量不断攀升。

  1952年底,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14.26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1953年12月15日,首批玉门原油运抵大连石油七厂,创造了中国石油史上著名的“原油东运”传奇。

  1957年,玉门油田原油产量增长到75.5万吨,保证了我国第一座大型炼油厂——兰州炼油厂的顺利开工。“此后,玉门油田炼油厂慢慢成长为现代化大型炼油厂,‘建国’牌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玉门油田炼化总厂联合运行四部主任杨朝华说。

  玉门油田,随时代脉搏奋进。

  时至20世纪末,玉门油田进入了一个较为困难的时期——资源接替不足,产量下降,效益下滑……

  迎难而上!玉门油田大打油气勘探攻坚战。1997年,柳102井和窿101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玉门油田近10年来勘探储量零的突破,结束了原油产量持续多年下滑的局面。2000年,发现了地质储量近亿吨的青西油田。2004年,青西油田原油产量达到40万吨……

  逆风翻盘!2022年,玉门油田原油产量69万吨,天然气产量4000万立方米,以油气产量当量7年持续攀升的业绩,彰显着“出产品”的不竭之力。

  油田企业发展的经验宝库

  “建成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发挥更大的作用。”              ——彭德怀

  走进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一套由手拉钻、铁拐尺、圆规组成的工具吸引着参观者的视线。展柜下的介绍点明了它们的用处——不是用来开采石油的,而是用来建造“干打垒”的。

  “在老玉门人的记忆中,有一个名字最难忘却,那就是‘干打垒’。正是因为有它,早期的油气勘探开发有了充分的后勤保障。也正因为有它,才有了后来的石油城。”谈及“干打垒”,刘战君感慨万千。

  在一片荒漠上勘探开发石油,老一辈玉门人没有地方住,就地取材发明了“干打垒”。

  建造“干打垒”的技术传到大庆油田后,大庆人在荒原上,用榔头一下一下砸出了30万平方米的土房子,在国家经济建设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国家节省了半个多亿元的资金。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戈壁篝火,拥抱着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走向遥远。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的开发建设,奠定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基石,为我国大规模勘探和开发油田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干打垒”仅仅是广厦一隅。

  玉门油田首创的“前三队、后三厂”管理模式,为各油田的管理提供了积极借鉴。

  1954年,玉门油田建立了中国第一部油井管理史,为保护油井,促进原油产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后在各油田全面推广,并一直延续至今。

  当老君庙油田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产量下滑的严峻形势,玉门油田锲而不舍抓勘探、精雕细刻保稳产,创造了三个“10年稳产”的不斐业绩,为兄弟油田的后期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根据地质规律,玉门油田研究出合理确定自喷井长期稳定产量的最佳比值,为油田长期稳定高产做出了贡献。此后,许多油田以此为基础保障稳产,尤其对大庆油田的长期稳产起了积极作用。

  玉门油田还贡献了岗位建设的优秀经验。

  1962年,位于老君庙采油区的603岗位建立。半个多世纪来,603岗位先后创建了玉门油田的第一口“五好”油井、第一台“五好”设备、第一个规格化井……总结出的摸、碰、蹩、控、调、洗、挤“七字管井法”,是中国石油七字管井法的最初版本。

  1965年,603岗位获得石油工业部表彰,并被命名为“学习大庆岗位责任制过硬的样板”岗位,成为全国油田岗位建设上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玉门人足迹遍天下

  “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            ——李季

  1957年,全国石油产量仅为8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作出“石油战略东移”的决策,要在全国更大的范围内开展油气勘探。

  战略东移,需要人才。

  人才从何而出?玉门油田。

  “玉门人足迹遍天下,这话是真真确确的。祖国现在油田很多,几乎每个省市都有石油单位,而哪个石油单位没有几个曾在玉门工作过的同志呢?包括台湾省,也有许多玉门人。”

  这是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孙越崎对玉门油田出人才的高度评价。

  一部艰难创业史,万千覆地翻天人。

  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玉门油田锻炼培养了一大批领导干部、技术精英和英雄人物。

  他们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赤忱之心,谱写了一幕幕艰苦创业,建设油田的英雄史诗;他们高风亮节,高唱着“我们从玉门走来”的旋律,远赴戈壁大漠、白山黑水、黄河两岸、雪域高原,为油而战。

  1954年,玉门油田派出了首批15名技术工人到上海,参加了上海炼油厂建设。

  1955年,5000名玉门石油人挺进人迹罕至的柴达木盆地,开展找油大会战。

  1956年,玉门油田先后派出12000名职工,其中一部分参加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另一部分支援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的筹备建设。

  1958年,玉门油田的44个钻井队、1个试油试采大队、1个运输大队,以及可组建1个机修厂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共3400多人,奔赴蜀地,支援川中石油会战。

  1959年,大庆油田登上历史舞台。18000名玉门石油人奔赴大庆,在一片荒原上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创下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

  到了20世纪70年代,长庆油田成为玉门石油人的新目标。“跑步上陇东”是当时最激动人心的口号。玉门矿务局2/3的领导班子成员坐镇庆阳,把1/3的技术人员和1/2的钻、采、修设备送到了庆阳三线。

  1989年,玉门油田近万名职工西出阳关,参加吐哈石油会战。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建成了年产原油300万吨的吐哈油田。

  …… ……

  “新油田条件差,我们吃点苦没有啥!”新油田需要一台固井输灰车,玉门油田也只有一台。有这台车,固井只需要几个人就行了;没有这台车需要五六十人在一个小时内,将几千袋50公斤的水泥扛到2米高的固井车上。工人坚定地说:“水泥车给新油田,水泥袋子我们扛。”

  20世纪50年代起,玉门石油人践行报国之志,把自己的热血挥洒在了每一个祖国需要的地方,多次组织千人以上的人员大调出,向全国50多个石油、石化、地矿单位输送骨干力量近10万人,各类精良设备4000多套。

  刘战君说:“在大庆会战等一系列支援新油田的态度上,玉门油田是最坚决的。那就是要人才给人才、要设备给设备。”

  这就是玉门人,这就是玉门油田。

  高效开发的技术指导

  “玉门油田创造了成套的中国自己的油田开发经验和新技术,指导了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余秋里

  1978年,大庆油田“早期内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油田开发”荣获了国家科技大会奖。

  在我国石油二次开发技术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大庆油田接连研究出的注水技术,创出了当时油田开发的世界先进水平。如今,注水开发仍是国内外油田保持高产稳产、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主要方式。

  少有人知的是,早在1954年,老君庙油田就开始进行注水试验,在中国油田开发史上立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康世恩曾高度评价说:“这些经验应用到大庆油田后,又发展成为早期、内部、切割、分层注水,创出了油田开发的高水平。”

  不只是注水技术。在发展历史中,玉门油田曾无数次把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播到全国各地,撬动了地下油气藏。

  解放初期,为支撑新中国发展,玉门油田迅速推进技术进步。“首次推行快速钻井法,平均每台钻机每月的钻井速度比之前提高了4倍多。”玉门油田科技处处长赵文义介绍道,“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对油田开发起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缩短钻井周期,当时在玉门油田战斗的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打破钻机搬家需拆卸、搬运、安装的常规模式,在12台拖拉机的牵引下,仅用10分钟就将钻机整体、安全、平稳地搬至760井,创造了省时高效的钻机搬家新工艺。这种搬迁法一直被全国钻井队伍使用到20世纪90年代末。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玉门油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大修、侧钻加深为主的挖潜技术,以压裂为主的稳油技术,以“封、堵、调”为主的控水技术,以“三次采油”为先导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十大采油新工艺,为老油田的稳产提供了宝贵的技术。

  针对低渗透油层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的现状,玉门油田于80年代末,积极开展科研上的横向联合,与机电部204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先后研制成功了“高能气体压裂”“大功率电脉冲处理油层”两项新工艺,在石油沟油田进行试验,效果显著,填补了国内空白,被时任中国石油总经理王涛誉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中国第一对双筒井、第一口定向斜井、第一口侧钻井,中国第一次顶部注水、油井压裂实验,中国第一个泡沫驱油实验区、混相驱实验区、自动化油井控制系统……玉门油田以75个新中国第一,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曾四次荣获中国石油“高效开发油田”荣誉称号。

  当玉门油田产品运往祖国四面八方时,当玉门油田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播到一个个新油田时,当玉门油田走出的石油精英尽显风流时,当白山黑水间的玉门石油人萦怀老君庙的温馨时,玉门人奉献祖国的所有情感都凝结成了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玉门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一起丰富着中国石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内涵,一起淬炼出石油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时代光芒,最终成就了一片属于中国石油工业的茂密森林。

  本文图片均由玉门油田党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陆晓如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