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观点  >  随笔
多重因素驱动油价大幅回落
2023年12月14日 10:37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朱润民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此轮油价下行,受到了多重因素的驱动。这些因素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短期因素,还有趋势性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进入新周期的主要障碍。

 

  进入9月,国际基准原油近月期货合约结算价格持续震荡盘升,直至9月27日达到年内高点,之后一路震荡下行。截至11月20日,相对于年内高点,Brent、WTI原油价格最高累积跌幅分别达到了22.18%和19.81%,均跌破了80美元/桶。

  此轮油价下行,受到了多重因素的驱动。这些因素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短期因素,还有趋势性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进入新周期的主要障碍。一旦这些因素兑现并在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走势过程中充分显现,国际原油价格将顺利进入一个新的周期。

  市场对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担忧有些抬头。2023年以来,受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阶段、中国在交通领域的新能源技术快速推广的驱动,叠加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变化隐约呈现出触顶、稳定甚至在可预期的将来下降的迹象。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10月,我国原油加工量、原油净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1.31%和14.4%,而10月同比仅分别增长了9.06%和13.5%,均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在中国需求触顶之际,而市场暂时尚未发现新的填补中国需求增长空白的石油消费增长替代者,自然产生了对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担忧。这是国际原油价格进入下一轮新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

  市场基本消化了欧佩克及其盟友的减产影响。受沙特、俄罗斯的自愿额外减产驱动,国际原油价格在今年6月底阶段性触底后持续震荡攀升,一直延续至9月27日触顶。在沙特、俄罗斯自愿额外减产后,叠加季节性的石油消费旺季影响,国际能源署发布了连续3个月的全球石油库存大幅下降,但11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称,9月观察的全球石油库存上升990万桶(折合33万桶/天)。这说明,即使欧佩克维持既有的限产保价政策,加上沙特自愿减产100万桶/天、俄罗斯自愿减少出口30万桶/天,全球石油库存依然出现了上升。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年内高油价有“刺激生产、抑制消费”的倾向。国际原油价格的新周期,必然要以欧佩克的减产保价政策退出为前提。

  美元指数震荡走强,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了下行驱动力。以美元计量的国际原油价格,在经济弹性限度内,美元汇率与以美元计量的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负相关性是与生俱来的。据英国伦敦洲际交易所数据,10月3日,美元指数结算价格创出了年内新高,达到106.719,直至11月上旬一直保持在年内相对高位。随着美国通胀不断接近2%的管理目标水平,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已经接近尾声,后续利率可能会在相对高位维持一段时间,为国际原油价格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提供了条件。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原油出口恢复,进入了最后关键时刻。伊拉克库尔德地区45万桶/天的原油出口于2023年3月25日暂停,已经持续近8个月,最近有消息显示恢复出口已经为期不远了。虽然最终并没有在石油部长所说的“3天内恢复生产”,但终归已经接近恢复生产和出口的最后时刻了。如果伊拉克不调整其他地区的原油出口量,库尔德地区45万桶/天的原油出口恢复必然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至此,阻碍国际原油价格进入一个新周期的因素已经基本兑现或即将兑现,利空兑现即是利好,但短期价格剧烈波动的特点不会随着进入一个新周期的条件形成而消失,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剧烈震荡、中期具有周期性、远期呈上涨趋势”需要继续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周志霞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