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生活  >  史鉴
【史鉴】孤岛炼就化学驱先锋
2024年04月12日 11:42   来源于: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李超君 尹东宁   打印字号
  •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孤岛化学驱试验圆满完成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东部老油田长期效益稳产开辟新路。

 

  1968年5月17日,3205钻井队钻探的渤二井获日产13.2吨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孤岛油田。从此,地处黄河尾闾,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孤岛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多年来,孤岛油田是胜利油田的主力大油田及全国高效开发油田,也是我国油田化学驱试验的先锋。胜利油田的化学驱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真正进入矿场试验起始于1992年的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聚合物先导试验,真正翻开了孤岛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篇章。作为先行者,胜利油田的化学驱油技术不仅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而且持续突破了40%、50%、60%的采收率极限,为东部老油田长期效益稳产开辟了新路。

  首个聚合物驱矿场试验

  1968年5月17日,在国家最需要石油的时候,山东东营孤岛地区第一口探井——渤二井喜获工业油流,揭开了孤岛油田开发建设的序幕。这是胜利油区第二个亿吨大油田,当年探明地址储量1.5亿吨。 孤岛油田的发现,开创了中国石油勘探史上“凸起找油”的先河,破除了“突起无油”的禁区。周恩来总理将这片处女地命名为“东方红”。

  1971年3月,油田投入大规模开发建设。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和常规注水开发,孤岛油田走过了24年的辉煌路程。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含水率快速上升、产量大幅递减,1992年含水率已经突破90%,采油厂年产量递减20万吨。

  如何稳油控水?单靠水驱开发很难改变这种趋势。油田能不能继续保持高产稳产?能不能找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孤岛地质人便踏上了探索之旅。

  其实,国内外为开发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将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法基础研究作为战略储备研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胜利油田就着手进行化学驱技术研究攻关,但一直未进入矿场试验。随着问题愈发严峻,最终选择现场开发管理经验较为丰富、油藏条件相对较好的孤岛油田作为化学驱技术的先导试验田。

  1992年,根据统一部署,继大庆之后胜利油田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3单元开展聚合物先导试验,拉开了胜利油田三次采油的序幕。该试验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也是中石化首个聚合物驱矿场试验。

  作为胜利油田化学驱的先行者,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唯有敢闯敢试,把“资源有限、创新无限、解放思想、挑战极限”的信念变成现实。孤岛采油厂首席专家、时任中一区Ng3单元区块长的梁福元回忆道:“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需要驻站观察实时数据、手工录取统计资料,各种难题常常困扰着我们,又苦又累。但我们乐此不疲。”

  当年的迷茫和焦虑,已经成为了温暖的记忆。中一区Ng3单元实施聚合物先导试验后,综合含水率由注聚前的92.1%下降至73.8%,日产油由106吨上升到316吨,项目累积增油20.6万吨,提高采收率12.5%,实现了化学驱先导试验的首次成功,也点亮了胜利油田化学驱的希望。

  鉴于此,1997年,孤岛厂开始在Ⅰ类油藏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化学驱。“九五”“十五”期间,化学驱技术相继在孤岛中一区、中二区、西区的Ⅰ类油藏全部推广应用,覆盖地质储量1.05亿吨,实现了孤岛厂稳产300万吨以上41年、400万吨以上21年。该技术一度成为老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撒手锏”核心技术,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

  2006年,孤岛油田再次在中一区Ng3单元投入试验攻关二元复合驱技术,“聚合物+表活剂”同时发力,提高采收率幅度比单一聚合物驱多3%~6%,实现了化学驱技术的第二次飞跃。2010年,中一区Ng3开展聚合物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实施后,成功突破了60%的采收率极限,实现了化学驱技术的第三次突破。

  Ⅱ类油藏聚合物开发登上历史舞台

  在孤岛油田这个油稠、出砂、强非均质的“石油地质大观园”里,仅仅满足于Ⅰ类油藏的“肥肉”是远远不够的。

  1998年起,Ⅱ类油藏聚合物开发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化学驱技术的主阵地。化学驱面临着从“大块吃肉”转向“骨缝剔油”的新命题。

  相比Ⅰ类油藏,Ⅱ类油藏主力层不突出,油层厚度小,且纵向小层多,上下层系叠合差,对井网调整、层间接替和注采调控上要求更高。这一拨云见日的过程,“中二北”最有发言权。2005年,位于孤岛油田东北部原油黏度高的中二北区块开始注聚,但其注聚开发并不顺利。69口注聚井开启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窜聚现象接二连三地发生,产量不见任何起色。“窜聚”,是从事化学驱技术人员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它意味着流入井筒的不再是预想的地层原油,而是窜入的聚合物。

  当时,国内尚无Ⅱ类油藏注聚开发的经验可以借鉴。一时间,“孤岛油田Ⅱ类油藏不适合注聚开发、项目应该停掉”的声音开始出现。

  鞠秀梅,时任孤岛地质所中二北区块长。她是该项目全程实施的见证者和经历者。“项目要停,我们很着急。”鞠秀梅心如火燎地说,“注聚一旦宣告失败,将意味着化学驱开发在孤岛Ⅱ类油藏受挫!”

  纵使前路遍布荆棘,但鞠秀梅和同事们从未放弃探索这个富有生命气息的宝藏。那段时间里,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对56口注聚井的注入浓度、注入量进行调整,对98口采油井实施合理提液引效……全所技术人员顶住压力,精细论证、大胆探索,连续奋战三个月,拿出了一个大的调整方案。

  天道酬勤。这套大型的以油水井联动为主攻方向的聚合物综合治理调整方案最终获得了成功。2007年10月,中二北Ng3-4单元原油日产量翻了一番,由276吨上升到近600吨。

  由此,孤岛油田Ⅱ类油藏化学驱开发掀开了新的篇章。中二北、东区等四个Ⅱ类油藏主力大段塞注聚项目,注聚有效期大幅延长,创出了Ⅱ类油藏注聚开发的高水平,化学驱各项技术指标位于全国前列,拓宽了化学驱技术应用极限。

  年复一年,从最初单纯注聚合物的一元驱到二元复合驱,再到非均相复合驱,从稀油到稠油,从厚油层到薄油层,从Ⅰ类油藏到Ⅱ类油藏,他们前赴后继地开展先导试验,探索扩展驱油技术,孤岛化学驱一次次挑战着提高采收率的极限。32年逐梦油海,孤岛采油厂累计投入34个化学驱项目,覆盖3.08亿吨储量,阶段累产油4420万吨、增油2055万吨,提高采出程度14.3%,已连续24年保持年增油60万吨以上,成为中石化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

  责任编辑:赵 玥

十大热门文章月排行

活动 更多
杂志订阅